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新华网悉尼7月2日电(记者赵小娜)澳大利亚研究者日前表示,以iPad为首的便携式数码设备会促发睡眠障碍,从数码荧屏投射出的光线会扰乱人体生物钟。
澳大利亚研究者拉贾拉特纳姆教授对澳大利亚广播电台表示,电灯的出现已经改变了人类睡眠模式,而现在夜间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情况越来越多,人类睡眠障碍将会更加严重。
美国近期一项研究显示,笔记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会释放30到50勒克斯的光照,相当于一间普通房间内照明的一半。
拉贾拉特纳姆教授对此表示,30到50勒克斯的光照若持续一周以上,将会推迟人类进入睡眠的时间,同时抑制褪黑激素的产生。褪黑激素一般在黑暗条件下分泌,助于调节和促进睡眠。
拉贾拉特纳姆教授认为,将电子设备荧屏的亮度调暗是减弱影响的办法之一,但他建议最好的方式还是在睡觉前的一到两个小时关闭这些设备。
澳大利亚临床心理学家甘布尔博士对此表示认同。她说,越来越多的患者出现由屏幕光线导致的睡眠障碍问题,而众多研究显示,年轻人在睡前一个小时均会使用电子设备,并且这一现象正呈上升趋势。此外,使用数码设备者正趋于小龄化,很多小学生不仅拥有自己的手机和电脑,学校也要求他们使用电脑来完成作业。
甘布尔博士总结了荧屏光照对睡眠的三大影响。首先,以iPad为例,它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因此推迟了使用者的入睡时间;其次,电子设备上有趣的信息造成大脑兴奋,人们在使用后,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才能平静下来;再者,年轻人更倾向于在床上使用这些数码设备,床俨然变成了学习、工作、社交的地方,而不再是专门提供休息的地方。
甘布尔博士提示道,缺乏睡眠会导致年轻人警觉性、注意力和记忆力的下降,同时引发焦虑、抑郁、滥用药物等情况的出现。
她说,同样的健康隐患也在威胁着成年人。
央视栏目
|
百家讲坛
|
走近科学
|
探索发现
|
读书
|
自然传奇
|
地理中国
|
科技之光
|
绿色空间
|
讲述
|
我爱发明
|
人与自然
|
科技人生
|
中华民族
|
人物
|
夕阳红
|
欢聚夕阳红
|
走遍中国
|
状元360
|
大家
|
见证·发现之旅(停)
|
创新无限(停)
|
重访(停)
|
见证·亲历(停)
|
科技博览(停)
|
天下大观(停)
|
百科探秘(停)
|
科学世界(停)
|
见证·影像志(停)
|
卫视栏目
|
档案
|
杨澜访谈录
|
丝路发现
|
世界游
|
自然密码
|
这里是北京
|
天下收藏
|
影像世界
|
魅力发现
|
漫游日本
|
故事甘肃
|
今日往事
|
文明中华行
|
武当百谜
|
经典人文地理
|
新杏坛
|
行者
|
中国游
|
玩转地球
|
记忆之红色经典
|
故事中国
经济 | 社会 | 军事 | 文化 | 科技 | 自然 | 历史 | 人物
古迹遗址 | 经典纪录 | 名著名家 | 事件 | 悬案秘闻 | 国学 | 自然发现 | 战争 | 生命星球 | 武侠寻踪 | 名家大师 | 民生 | 动物 | 人文 | 未解之谜 | 宇宙奥秘 | 科学探索 | 海洋 | 专家 | 三国 | 刑侦案件 | 宗教 | 历史揭秘 | 生活 | 民俗民族 | 人体 | 建筑工程 | 气候 | 能源环保 | 运动 | 慈禧 | 皇帝 | 女性 | 女皇女王 | 明星艺人 | 收藏 | 灾难 | 名人 | 红楼梦 | 文化艺术 | UFO | 易中天 | 历史时刻 | 清朝 | 奇幻科技 | 奇趣 | 航空航天 | 中国皇帝 | 考古探秘 | 时尚 | 密档 | 人文地理 | 史说天下 | 国粹 | 行游 | 皇陵 | 二战 | 臣相 | 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