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科技日报讯(记者常丽君)据物理学家组织网7月17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埃默里大学和佐治亚理工大学研究人员合作,证明让干细胞携带氧化铁纳米粒子,通过静脉注射到小鼠体内后,用磁铁能吸引这些细胞到达身体特定位置。相关论文近期将发表在纳米科技杂志《Small》上。
以往研究中也曾用过纳米粒子,但那些粒子涂层有毒,或者会改变干细胞性质。新粒子的涂层是聚乙二醇,内部为直径约15纳米的氧化铁核,能保护细胞免受伤害。“纳米粒子的涂层是独特的,因此细胞生存能力不受影响;我们也没有发现干细胞的分化能力等特征有任何改变。”论文第一作者、埃默里大学医学院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教授、心脏病学分部主管罗伯特·泰勒说。
实验所用细胞是间叶干细胞。它能很容易地从成熟组织中取得,如骨髓或脂肪,能变成骨髓、脂肪和软骨细胞,但不能变成肌肉、脑等类型的细胞。它们能分泌多种营养和抗炎症因子,在治疗心血管病或自身免疫紊乱方面是极有价值的工具。
在细胞的溶酶体中,粒子会变黏,能停驻在细胞中至少一个星期而不被觉察。研究人员检测了细胞中携带的铁成分,确定每个细胞吸收了大约150万个粒子。给干细胞“装入”氧化铁粒子后,他们分别在培养细胞和活动物身上测试了用磁力驱动细胞的能力。
在小鼠实验中,研究人员将条形稀土磁铁放在尾部靠近身体的地方,吸引注射的干细胞到达小鼠尾部,并给干细胞做了荧光染色标记用于跟踪。一般情况下,大部分间叶干细胞会在肺部或肝脏沉积下来,而使用磁铁时,到达小鼠尾部的干细胞数量是原来的6倍。此外,氧化铁粒子本身也可用于跟踪细胞在体内的进程。
“这是关键的原理实验证据。最终,我们将把这些专门用于特定肢体、异常血管,甚至心脏。”泰勒说,“下一步,我们打算重点研究在动物模型上的治疗应用,用磁铁引导这些细胞到达精确部位,影响新血管的修复和再生。”
央视栏目
|
百家讲坛
|
走近科学
|
探索发现
|
读书
|
自然传奇
|
地理中国
|
科技之光
|
绿色空间
|
讲述
|
我爱发明
|
人与自然
|
科技人生
|
中华民族
|
人物
|
夕阳红
|
欢聚夕阳红
|
走遍中国
|
状元360
|
大家
|
见证·发现之旅(停)
|
创新无限(停)
|
重访(停)
|
见证·亲历(停)
|
科技博览(停)
|
天下大观(停)
|
百科探秘(停)
|
科学世界(停)
|
见证·影像志(停)
|
卫视栏目
|
档案
|
杨澜访谈录
|
丝路发现
|
世界游
|
自然密码
|
这里是北京
|
天下收藏
|
影像世界
|
魅力发现
|
漫游日本
|
故事甘肃
|
今日往事
|
文明中华行
|
武当百谜
|
经典人文地理
|
新杏坛
|
行者
|
中国游
|
玩转地球
|
记忆之红色经典
|
故事中国
经济 | 社会 | 军事 | 文化 | 科技 | 自然 | 历史 | 人物
古迹遗址 | 经典纪录 | 名著名家 | 事件 | 悬案秘闻 | 国学 | 自然发现 | 战争 | 生命星球 | 武侠寻踪 | 名家大师 | 民生 | 动物 | 人文 | 未解之谜 | 宇宙奥秘 | 科学探索 | 海洋 | 专家 | 三国 | 刑侦案件 | 宗教 | 历史揭秘 | 生活 | 民俗民族 | 人体 | 建筑工程 | 气候 | 能源环保 | 运动 | 慈禧 | 皇帝 | 女性 | 女皇女王 | 明星艺人 | 收藏 | 灾难 | 名人 | 红楼梦 | 文化艺术 | UFO | 易中天 | 历史时刻 | 清朝 | 奇幻科技 | 奇趣 | 航空航天 | 中国皇帝 | 考古探秘 | 时尚 | 密档 | 人文地理 | 史说天下 | 国粹 | 行游 | 皇陵 | 二战 | 臣相 | 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