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科教微信订阅号,敬请关注!

人物历史自然科技文化军事文化经济专题

《1937南京记忆》第五集解说词赏析

国家公祭日央视大型纪录片《1937南京记忆》 CCTV 2014年12月15日 11:44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画面】1937年至1947年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忆

中国人民对1937年底发生在南京的惨痛记忆是如此的深刻。事实上,对日军暴行的收集取证,几乎在南京大屠杀发生的同时就开始了。

【采访】南京大屠杀史研究者 孙宅巍 研究员:南京大屠杀它的这个历史记忆我们最早可以追溯到1937年、1938年,就是南京大屠杀发生的那个时代,当时国民政府,它主要是通过国民政府下面的国际宣传处,和军事委员会政治部,这两个机构来收集、调查日军在南京,在各个地方的暴行。

【字幕】程瑞芳日记

当时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宿舍管理员程瑞芳,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看到日军的暴行,看到中国人沦为亡国奴以后生存的悲惨状况,就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下她所目睹的情景。

【字幕】蒋公榖

此外,国民党军医蒋公榖,在1938年逃离南京以后,追忆他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看到的情形,也以日记体做了一个记录,1939年1月在汉口正式出版,书名叫《陷京三月记》。

【画面】南京档案馆收藏的南京大屠杀史料的故事

抗战胜利后,19462月,为了配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东京审判,南京临时参议会专门成立了“南京大屠杀案敌人罪行调查委员会”,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对南京大屠杀做了全面深入的调查。留下了丰富的史料,其中有大量的市民呈文,这些材料现在大部分保存在南京市档案馆。

【字幕】南京市档案馆

【采访】南京市档案馆研究馆员 夏蓓:市民呈文,它有一个特点,一,它来自社会的底层,二,它来自民间。第三个,市民呈文的主人都是南京大屠杀案直接的受害者。目前已经梳理出来的市民呈文大约有2000多封。

从留存下来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当年南京市内散布着许多大屠杀遇难者的丛葬地。

【采访】南京市档案馆研究馆员 夏蓓:这是位于汉中门外二道埂子的一处丛葬地,这个丛葬地埋尸为1123具。这个丛葬地位于莫愁湖广州公墓旁,这个丛葬地共埋尸772具。这两张照片的一处丛葬地位于中华门外兵工厂,此处丛葬地共埋尸26612具。

【字幕】中华门外金陵兵工厂旧址   

【字幕】水西门外莫愁湖公园街边   

【字幕】汉中门外原二道埂子

在一份当年法院的敌寇罪行调查报告书中,检察官陈光虞写道:“敌人罪行残暴凶悍毒辣,无所不用其极,被害人之确数达三十余万,烧毁房屋达四千余栋,实人类史上空前未有之惨剧。”

这些血泪写就的调查报告,成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判南京大屠杀案凶手的重要证据。

【字幕】1947年新闻纪录片

国防部军事法庭公审,南京大屠杀的主角谷寿夫,(民国三十六年二月六日,在南京励志社首次公审。审判长石美瑜严训被告,并指出当年日军入城后大屠杀的实证。为了这个实证,石美瑜庭长曾在中华门外设立临时调查庭。并且挖掘当年日军屠杀平民,草草埋葬的万人坑。这些尸骨经检验后证明非壮丁军人,而是女人同小孩的尸骨。有枪伤、有火伤,这些确实的物证还不够证明谷寿夫部队的罪行吗?

1947年3月10日,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对当年侵入南京的日军第六师团师团长谷寿夫进行最后一次公审,宣判其犯有危害和平罪、战争罪和违反人道罪,判处死刑。

当年参与南京大屠杀的部分战犯得到了惩治,但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血腥与残暴却无法被忘却,它深深地印刻在中国人民特别是南京市民的记忆中,对于这些记忆的保存一直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画面】上世纪六、七年代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忆

【采访】南京大屠杀史研究者 孙宅巍 研究员:1962年,南京大学的高兴祖老师,带领4位老师、7位同学,首先对南京大屠杀的这个事件,从学术意义上、学术层面上来进行收集和整理工作,他的这些工作到1972年的时候,用内部出版的方式,出版了一本《日本帝国主义在南京的大屠杀》这个小册子,从学术研究上来讲,(这是)第一本研究南京大屠杀史的著作。

【画面】上世纪80年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馆缘起

1982年7月,日本在教科书问题上否定南京大屠杀,中国针对教科书事件向日方正式提出交涉,《人民日报》也发表了《必须牢记这个教训》的评论。

【采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副馆长 段月萍:1982年有名的教科书事件,这个事情在报纸上公布以后,老百姓就非常气愤,特别是南京,因为南京遭受日本侵略者屠杀了30万人,那时很多阶层,有学生、有公务员,还有老百姓就写信给市政府,要求市政府为死难的同胞建馆、立碑、编史。

1983年11月,南京成立了“南京大屠杀”编史、建馆、立碑办公室,筹备建立纪念馆,1985年2月,邓小平同志亲自为纪念馆题写馆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画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一期介绍

纪念馆一期的设计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齐康。

【采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一期设计者 齐康 中国科学院院士:原来那个地方是荒地,周围没有任何建筑。那么我第一次去设计的时候,地上一挖,白骨就有了,所以我就用生与死来表现,生就是草坪,死是鹅卵石表现,中间还有枯树,还有母亲在寻找自己的子女(雕像)。

纪念馆广场上以鹅卵石铺地,寸草不生,象征着累累白骨,象征着死亡;远处《古城的灾难》大型组合雕塑,由残破的城墙、残缺的军刀、历史的桥梁和遇难者的头颅、手臂组成,表达着悲与愤的情绪。形似十字架的标志碑更是矗立在广场一侧,上面铭刻着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的黑色阿拉伯数字,肃穆、凝重。

这里,人们仿佛看到覆土之下的无数死难同胞在挣扎,无数冤魂在呼喊,让前来凭吊的生者随之悲痛、为之祈祷。

    198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之际,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落成开放。

【采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副馆长 段月萍:建馆以后反响很大,我们没有想到的,老百姓参观的简直就像看电影那个挤的,陈列厅又小,挤来挤去,挤来挤去,人啊,每天都是五、六千,老百姓热情非常高。有的很多人自己的亲属被害了,他们都往这里跑,来祭祀,自发的献花,因为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建立名单墙,就把花放在平台上。

【画面】徐志耕的长篇纪实报告《南京大屠杀》的故事

【字幕】1987年徐志耕著《南京大屠杀》首发现场

1987年,军旅作家徐志耕的长篇纪实报告《南京大屠杀》出版发行,在社会上引起轰动。

【采访】作家 徐志耕:这件事情(南京大屠杀)就是时间快过去50年了,很多人不知道。一个记者一个作家的责任,历史应该让人们知道,特别是这样一个,南京人民大的这样一个悲剧事件,所以基于这样一个事情,我就决定要写。

    当年的徐志耕,就像今天这样骑着自行车或步行在南京城四处寻找大屠杀幸存者,寻觅着大屠杀的遗迹或遗址。在采访过程中,幸存者对那场劫难的记忆,就是埋藏在心灵最深处的痛楚。

【采访】作家 徐志耕:后来我去采访一个老太太在梅园新村后面,叫桃源新村,这个老太太叫邓明霞,我一敲门,开了,满头白发个子小的一个老太太,小步走出来了,走到门口,我递给介绍信,她拿过介绍信一看,全身都发抖,肩膀、手都发抖,拿到介绍信她就发抖,眼泪哗哗流出来。她一见到“大屠杀”这几个字,要回忆过去的悲痛,她就很伤心,这是她心中永远的痛。

徐志耕当年的采访,按照纪实性创作原则,把真实性和可读性很好地结合了起来。他撰写的这本著作,是一部全面反映南京大屠杀的历史长卷。

【字幕】1999年徐志耕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沈文俊、李秀英合影

当年他所采访的近百位幸存者,现在大多数已经离世。 

我要纠错编辑:李斐 责任编辑:
实时热点
  • 历史
  • 科技
  • 人物
  • 经济
  • 军事
  • 自然
  • 文化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Android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热点推荐更多
《开讲啦》
《开讲啦》是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节目邀请“中国青年心中的榜样”作为..详细 >
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栏目一贯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栏目在专..详细 >
《等着我》
中国唯一一档利用国家力量为普通大众实现“团圆梦”的大型服务类节目。我们..详细 >
百家讲坛 《风云南北朝之苻..
苻坚是南北朝时期前秦的一位君主。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里都空前成功,文治武功..详细 >


热点专题更多

860010-111908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