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国网络电视台 >
发布时间: | 来源:
首播 |
|
重播 |
|
网上推荐全国优秀志愿者彭镇秋详细事迹介绍 ——带领600位专家一起奉献 在创业大潮激流澎湃的上海,有一支600多位专家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他们默默奉献,坚守志愿者的精神家园,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智慧,培养创业者成长,结出了累累创业硕果。他们感人的志愿服务行动,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和肯定,为上海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彭镇秋同志就是他们当中的典型代表和“领军人物”。 身体力行,十一年践行志愿服务承诺 世纪之交,上海正值经济结构转换升级、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分流的特殊历史时期,政府为解决大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积极开辟促进创业的新道路,鼓励扶持劳动者自主创业;从劳动者到创业者,两种社会角色的转换,能力要求的大大提高,创业者们迫切需要专家的“保驾护航”。为此,2000年5月,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原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发起成立了这支由成功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和各方面专家组成的志愿者队伍。 组建开业专家志愿团的消息一经发出,彭镇秋同志就积极报名加入,成为最早一批的开业专家志愿者,他带着责任、感情和追求而来,要把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在经济社会领域的研究心得,传授给广大创业者,给他们一些启发和思路。彭镇秋同志工作任务繁重,是个大忙人,曾先后身肩全国人大代表、民主党派领导、市政府参事、市社会主义学院领导、市政风行风监督员等多项职务;关心社会民生的他,在参政议政的“舞台”上忙着四处调研、广献良策。而对于普通的志愿者身份,他显得尤为珍惜,只要创业者有需要,他时常舍下手头工作,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是一位有求必应的志愿者、“老法师”。十一年来,彭镇秋同志累计参加志愿服务时间1300小时,服务的创业者已超过1800人次,其中很多人在他的帮助下实现了成功创业。 志愿者,平淡之中显大爱。彭镇秋同志把志愿者工作看作平常的“份内事”,开业专家志愿团每年组织开展的专家服务活动有数百场,彭镇秋同志总是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在社区、校区、园区的各种创业咨询活动现场,在东方讲坛、广播电视专栏、各种论坛研讨会上,都能看到他孜孜不倦的身影。每次咨询服务活动中,彭镇秋同志都很认真的倾听并记录创业者情况,和创业者一起分析探讨,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他就像一位胸有成竹的长者,给人莫大的信心和动力。多年来,他整理记录的创业材料有厚厚的一大撂。 崇明岛,地处上海远郊,以前交通一直不便,往返市区需要四五个小时,彭镇秋同志主动提出对口崇明,到崇明参加志愿者活动,他常说,“郊区的创业者朋友更需要帮助,我愿意多出一份力”,这就是他十一年践行志愿服务承诺,发出的最朴素心声。 汇滴成海,凝聚团队力量服务创业工作 2006年,上海市开业指导专家志愿服务团探索自律管理的新模式,搭建成立了理事会的管理架构,彭镇秋同志众望所归,被专家们一致推举为理事长。担任理事长之后,彭镇秋同志创新工作思路,通过加强志愿者精神的培养、队伍凝聚力的塑造和团队运作机制的建立,有效发挥了600位专家志愿者的集体力量。 在彭镇秋同志的主持推动下,开业专家志愿团首创并丰富了“5+1”的服务形式,即开展门诊咨询、会诊咨询、上门指导、结对子、网上咨询和举办专家讲座,全方位为创业者提供咨询指导。2006年,为了不断贴近创业者,及时满足咨询服务需求,彭镇秋同志审时度势,在理事会上提出了“面向社区、深入社区、服务社区”的志愿服务理念,在全市各个区县设立区县分团,以区县分团为主开展咨询服务。2009年开始,又探索进一步延伸服务层面,在社区、校区、园区建立咨询服务站点,专家与创业者之间的距离更近了。 长效运作,制度先行。彭镇秋同志非常重视管理制度的建设,担任理事长之后不久,他就牵头组织相关方面的专家,着手制度调研和起草工作,先后制订了开业专家志愿团章程、区县分团管理办法、专家咨询服务办法、专家招募和退出办法、专家志愿者自律守则等七项管理制度,涉及到志愿团的组织行为、管理和日常服务等各个方面,确保了志愿团长效可持续发展。 志愿者组织本身是一个“松散型”的社会组织,尤其是开业专家志愿团,队伍层次高、职业背景差异大,如何把这支600人的队伍凝聚在一起,把他们的作用发挥出来,这是志愿团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彭镇秋同志坚信一点,团结队伍靠的是共同的理想信念,加强志愿者精神的培养和塑造,就能保证队伍的“战斗力”。因此,彭镇秋同志在理事会上提出宣传和培训双结合的工作思路,一方面,积极挖掘专家志愿者的服务事迹,并通过新闻媒体、内部刊物等渠道,进行大力的宣传和弘扬;另一方面,他推动志愿团成立讲师小组,创新性地开展内部培训交流活动,不断提升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在彭镇秋同志的带领下,开业专家志愿团的服务成效、专家队伍建设、自律管理水平等各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截止目前,专家们累计服务的创业者已达24万多人次,帮助成功创业近2万人。 彭镇秋,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专家志愿者,十一年无私付出自己的感情和心血,他又是一位成绩显著的领导者,他放大了志愿者队伍的力量和效应,为广大创业者筑起了避风的港湾,成为上海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 志愿心得 责任·感情·追求 加入上海市开业指导专家志愿服务团、成为一名志愿者已经十一年了,这十一年来,我有幸和所有的专家志愿者一道,为上海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尽一份责任,为广大创业者实现梦想出一份微薄之力;我也有幸见证了上海在改革创新、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城市的创业精神和社会文明风尚在大步提升。作为一名志愿者,十一年来,我对自己的定位始终是: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更带着追求去履行志愿者的使命。 带着责任,是成为一名志愿者的首要前提。我担任过全国人大代表,多年在民主党派工作,也有过企业财务负责人和会计学教学研究的经历,工作涉及面广,接触到很多民生热点问题,在参政议政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不仅要献计,更要出力,这是一种自发的社会责任意识。因此,当得知成立上海市开业指导专家志愿服务团的消息后,我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把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分享给广大创业者,为他们提供一些企业经营管理的建议。 在服务创业者的过程中,更要带着一份责任。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国家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关系民生之本、涉及千家万户。创业者投入资金、花费精力、抱着希望实施创业,他们付出的太多,创业失败不仅会挫伤他们对未来的信心,更会影响一家人的生活。因此,每次参加志愿者活动、面对创业者的“诉求”,我总会感到身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这种责任感也能给人力量,激励我们把志愿者工作做得更好。 带着感情,就是把志愿服务对象当作朋友、亲人对待。我接触过很多创业者,起初,他们对专家们的热心可能不是很信任,或者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有一次我主讲了一场关于“上海世博会与创业商机”的讲座,讲座之后,有几名创业者很感兴趣,希望作进一步的交流,他们试探地要我留下联系方式,我没有犹豫地告诉了手机号码,过后,他们碰到问题会打电话过来询问,我有空的时候也会主动联系他们,问问情况,给些建议,慢慢地,大家就像朋友一样,建立起了很好的信任关系。志愿者,就是通过这些平常、细微的事情,多投入一些感情,才能更好地实现志愿服务的价值。 带着追求,就是把志愿者工作当作自己追求的事业,这份事业不能给人带来物质的回报,但能让人的心灵受到洗礼,获得精神上的最大满足。在上海市开业指导专家志愿服务团,我有幸担任了理事长,为我提供了一个追求志愿者事业的更大平台。因此,担任理事长之后,我思考最多的是如何进一步弘扬志愿者精神,形成团队的核心价值观,实现团队价值的最大化。 几年下来,在全体专家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开业专家志愿团在服务模式上不断创新,首创了“5+1”的服务形式,在社区、校区、园区建立了180多个专家咨询服务站点,每年开展的各种咨询服务活动有数百场,并逐步形成了一些特色的品牌服务项目。在制度建设、队伍建设上也取得了较大突破,先后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章程和管理制度,涉及志愿团的性质、组织管理和日常服务等各个方面,为志愿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这些年的努力,开业专家志愿服务团的服务成效逐年上升,累计服务的创业者已超过24万人次,帮助成功创业近2万人。我想,这些成绩的背后,正是全体专家志愿者的事业心、使命感给了他们强大的精神动力。
热词: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