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国网络电视台 >
发布时间: | 来源:
首播 |
|
重播 |
|
孙丽倩 |
孙丽倩,女,汉族,中共党员,1984年5月出生于河北,2006 年毕业于河北石家庄学院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同年,她怀揣支援西部的梦想,毅然踏上了赴疆列车,带着将为人师的欣喜和离别父母的眼泪,行走几千公里,远赴新疆阿勒泰地区乡村当了一名支教教师。
一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目睹这里的艰辛与荒凉之后的孙丽倩,最终决定留下来,以另一种方式继续支教。2007 年,孙丽倩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一考试,成为富蕴县克孜勒希力克乡喀拉通克小学的一名“特岗教师”。作为“中国麦田计划”的志愿者和“新疆麦田分社”的发起人,孙丽倩在短短几年时间,不仅选择了扎根边疆,守望西部孩子的求学之路,且以实际行动践行和弘扬了志愿者精神。
2010年,孙丽倩被团中央授予第八届“中国志愿者优秀个人”称号。
打开孩子们的心扉
“为了这些孩子们,我坚持自己动手做饭,尽量不买衣物,减少开支,把每月领取的团中央发放的600元生活费尽可能地补贴到贫困学生身上……”
“在这里,我是有用的,因为这里需要我。”这是孙丽倩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在中国“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计划的感召下,孙丽倩在2006年毕业前,和同班同学张巧俐一起报名并通过了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团委组织的笔试和面试,成为当年河北省汉语言支教服务团20名志愿者之一。
22岁的孙丽倩带着最初的理想与憧憬来到了新疆阿勒泰,开始了她为期一年的志愿者之旅。她迫切地想要到最能发挥作用、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选择岗位时,她如愿以偿地去了阿勒泰市切木尔切克乡寄宿制中学教书,因为这个乡缺少语文老师。
切木尔切克乡70%的人口是从事牧业的哈萨克族牧民。为了让这个刚来的大学生能够发挥作用,学校的领导把初三年级42个学生交给了孙丽倩。
刚走上教师岗位的孙丽倩,满腔热情,她甚至觉得自己可以很快提高学生的成绩,以此改变学生的命运。她努力地备课,想尽办法组织活动。可是,很快孙丽倩就变得苦恼起来,因为学生的考试分数依然很低。反思的结果使她很快明白:学生成绩不理想主要还是因为大多数学生不会主动表达自己。她决定利用当语文教师的便利,给学生布置写周记,通过周记和学生进行交流,用这种方式走近学生。
从那时起,批改孩子们的周记就成了她最挂念的事。渐渐地,孩子们的心向她敞开了,很多孩子和她成了好朋友。
“努尔江同学非常内向,第一次见老师,由于羞涩和激动她竟哭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孙丽倩说:后来在看周记时,她发现努尔江透露出对主持人的喜爱,为此,孙丽倩邀请她一起担任辩论会主持人。从此,努尔江逐渐开朗起来,敢于和同学、老师交流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中考临近,马龙同学因为担心考不上高中,思想压力非常大。孙丽倩就巧妙地在周记交流中不断鼓励这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最终,马龙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阿勒泰地区二中。马龙说,“有些话我们可能当面不好意思对老师说,但是可以通过周记以文字的方式表述出来,写周记对我们学生尤其对我帮助很大。”时至今日,马龙还保存着那本
在孙丽倩所教的学生中,有些来自偏远的村子贫困的家庭,营养不足的寄宿生活给他们身心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孙丽倩说:“为了这些孩子们,我坚持自己动手做饭,尽量不买衣物,减少开支,把每月领取的团中央发放的600元生活费尽可能地补贴到贫困学生身上……”
一年支教,孙丽倩与42个初三学生同住学校,朝夕相处。为了帮助这些孩子实现考入高中的愿望,她把所有的时间和心血都扑在了孩子们身上,她与孩子们约定了共同的奋斗目标,一起努力。42个学生参加了中考,26个孩子考上高中,这是学校几年来取得的最好的中考成绩。
贫困中坚守信念
“在这里,我是有用的,至少我能影响这有限的几个孩子的心灵,也许这就是我人生价值的体现,更是使我最终能够坚守这个岗位的最大动力。”
一年的志愿期结束了,孩子们一点一滴的进步,也让孙丽倩喜欢上了乡村教师这个清贫但又充满幸福感的职业。
2007年,孙丽倩参加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分配到富蕴县克孜勒希力克乡喀拉通克小学,一干又是三年。当初和她一起服务的志愿者或者回了内地,或者考取了当地的公务员,而她却依然选择留下来当老师。是什么让她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呢?
“不是没有孤独,不是没有掉过眼泪,不是没有想过离开、放弃!”孙丽倩说,只要她愿意,只要她想离开,她就可以转身。然而,当看到可爱的学生从
教学环境的艰苦是孙丽倩没有想到的。富蕴县克孜勒希力克乡喀拉通克小学是一所哈萨克族的双语小学,只有几排破旧的土坯房子。在这里上学的8个孩子中7个是回族,1个是哈萨克族。
按当地的风俗,是不过中秋节的。然而这一年中秋那个晚上,孙丽倩却跟学生一起过了一个团圆节。那天晚自习时,当孙丽倩拿着水果和月饼走进教室的时候,她看到布置得花花绿绿的黑板上歪歪扭扭地写着“老师回不成家没事,我们都是您的亲人!” 那一刻,孙丽倩的眼泪止不住地掉下来。她知道自己的付出所换回的是一颗颗水晶一般珍贵的心啊,这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礼物!那天晚上,孙丽倩根据学生的提议,拿出自己利用业余时间做的 “沙包”,在明亮的月光下和孩子们快乐地丢起了沙包。学生马辉说:那天晚上很开心,
想念妈妈的电话,想念爸爸嘘寒问暖的呵护,想念跟朋友交心的畅快,孙丽倩也曾偷偷地掉过眼泪……三年来,远在石家庄元氏县姬村镇北吴会村的父母多次来电话让她回去,并为她在河北联系好了工作。面对朝夕相处的可爱孩子们,这个柔弱的女孩也只能一次次地在电话中哀求年迈的双亲,希望得到他们的理解。
现在,因为人少合校,喀拉通克小学的孩子们很快就要到县上去学习了!孙丽倩也被调到富蕴县二中,为了更好地教好学生,去年她考取了新疆教育学院,成为成人与业余教育分院2010级汉语言文学本科班的学生。
为了心中的“麦田”
“当我们每一个人都心怀赤诚地去做我们可以做的事情时,每一个平凡的人都可以很崇高。”
生活的艰苦,使她知道了这块土地的贫瘠与荒凉;一次次的走访,和孩子们长时间的交流让她明白,这些孩子需要她,这块土地需要她这样的人。
一年的志愿服务到期,孙丽倩选择了留下;她以“特岗教师”的身份继续进行“支教”。而在过去的四年中,除了作为支教志愿者,还有一个心愿支撑着孙丽倩走过最艰苦的时刻,那就是“麦田计划”。
2006年刚到新疆,在参加志愿者培训的时候,孙丽倩认识了王晶冰——“麦田计划”的发起者之一。从她那里孙丽倩了解到“麦田计划”是一个民间慈善公益助学组织,主要开展资助贫困学生和建立“麦田图书室”等活动。当然,“麦田计划”资助贫困儿童的行为要求志愿者必须进行实地走访,以保证学生资料的真实性。从此,在支教之余,她进行了大量走访工作。
走访过程是令人难以忘记的。孙丽倩讲了一个故事:他们常在阿勒泰的一个旧书摊上买杂志念给学生听。摊主就是一对姐弟。有一次,和他们聊天,才知道两个孩子家境艰难,于是留下了他们家的地址,不久便去他们家走访了。
“那对姐弟家的情景,我永远忘不了。” 孙丽倩说,用各种编织袋缀起的吊顶,昏暗的房屋里一墙醒目的奖状和证书,屋子里顺着脚心往上钻的寒气,因为严重风湿性关节炎导致骨骼变形的母亲,十几年来饱受疝气折磨的父亲……这便是他们家。家中的三个孩子从上小学起,就开始自己赚钱养家、读书。
当看到那里的小孩,因为贫困,大冬天不得不穿着褴褛单薄的衣衫上学,因为父母病患,而早早扛起家庭重担,看到那里的孩子们那么地懂事,孙丽倩不仅仅是感动,更觉得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
作为“麦田计划”的志愿者和“新疆麦田分社”的发起人,三年来,孙丽倩一直坚守着,她的足迹遍布阿勒泰地区六县一市的很多村落,教学和走访成了她生活的全部。她说:“我看到了让人触目惊心的贫困,也看到了不一样的孩子一样的懂事勤奋,这都让我有心碎的感觉。一开始觉得这些孩子是不幸的,但是看到孩子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得到了帮助,拿到了资助款,我又深深地觉得他们是幸运的!他们今天的贫苦也许正造就着他们将来成功的品质,我觉得我也是幸运的。”
在不断的走访过程中,孙丽倩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很多优秀的老师。面对这些朋友,她常会想到一个词——崇高。她说,当我们每一个人都心怀赤诚地去做我们可以做的事情时,每一个平凡的人都可以很崇高。
自2006年8月中国“麦田计划”在新疆成立分社起,三年来,孙丽倩的足迹遍布阿勒泰地区六县一市的乡镇和农村,实地走访学生146人,资助贫困中小学生90人,募集资助款近25万元。在阿勒泰市、哈巴河县、富蕴县等地的教学点建立“麦田图书室”11间,募集图书12万余册,发放书包、文具等120余套,发放体育器材300余件。在她的感召和吸引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麦田计划”志愿者队伍,目前她已发展“麦田计划”志愿者30人。2008年5月还在乌鲁木齐市建立了麦田图书长期募集点。
作为新疆分社的负责人,孙丽倩常常感到自豪和感动,心中常常涌动着幸福的暖流,“麦田”已然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
热词: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