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三号任务圆满成功,首次实现了我国航天器在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勘察,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探索浩瀚宇宙、和平利用太空,让我们共同回顾“嫦娥”一路走来的精彩镜头,感受中国探索未知空间的智慧与勇气。
        从伽利略发明望远镜开始,人们陆陆续续对月球上的一些地形单元进行了命名,绝大多数采用地球上的地名和世界各国历史上著名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以示纪念。
        在月球雨海的西北角,有一片比较平坦的平原,它形似一条彩虹,东西长300多公里,南北宽约100公里,那就是嫦娥即将着陆的区域——虹湾,也叫彩虹湾。中国探月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欧阳自远开玩笑地说,传说中嫦娥奔月居住在广寒宫,虹湾就是这个广寒宫。
        从中国的嫦娥奔月到希腊的月亮女神,许多国家都流传着关于月亮的美丽传说。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航天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不断加大对月球的探索。1958年到2010年,世界上共进行了129次月球探测活动,成功率为51%。
        众所周知,月球是一颗寂静荒凉的星球,没有生命、没有空气、昼夜温差极大、辐射强烈、月表凹凸不平且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撞击坑,可以说,月球上是一个荒芜苍凉的世界。那么,看似荒凉的月球,都有哪些宝贝在吸引着人类呢?
        人类在为探月仪器选择着陆巡视区域的时候,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月球上较为平坦的地带。毕竟现在还处在探月的初级阶段,就像婴儿学走路一样,要给巡视器们找一个平坦开阔的地带。
        月球已经伴随着地球走过了大约45亿年的历程,我们人类也已经习惯了“一轮明月当空照”,但我们对这个天天见面的伙伴却知之甚少。月球对地球来说不仅仅是洒下一片月光,假如没有月球的陪伴,地球将会大不一样。
        月球车,学名“月面巡视探测器”,是一种能够在月球表面行驶并完成月球探测、考察、收集和分析样品等复杂任务的专用车辆。面对复杂的月面环境,“玉兔号”又该如何操作呢?
        “现在我们能清晰看到月球表面,下一步的目标是看清宇宙。”11月30日,在用半年的时间成功自制了一架长1.8米的天文望远镜后,湖北宜昌的三位摄影爱好者这样说道。
        嫦娥一小步,中国一大步。据资料统计,在嫦娥三号之前世界上共进行了129次月球探测活动,成功率为51%。其中,只有苏联和美国完成了13次月面无人软着陆。
        《玩具总动员》系列电影中的主角“巴斯光年”有一句口头禅:“飞向宇宙,浩瀚无垠。”不过“巴斯光年”的原型——“阿波罗11号”飞船的驾驶员奥尔德林和他的同事阿姆斯特朗,在1969年7月20日一起登上月球时,可就没有那么潇洒了。
        月球,俗称月亮,古称太阴,是环绕地球运行的一颗卫星。它是地球的一颗固态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是39万千米)。
        月球表面的地形主要有:环形山、月海、月陆和山脉、月球表面辐射纹、月谷(月隙)。环形山是月球表面的显著特征,几乎布满了整个月球表面。环形山又叫做月坑。
        浩瀚苍穹,璀璨群星,又将见证属于中国的“太空大片”。这部大片的主角——“玉兔号”月球车,将实现中国人与月球首次“零距离接触”的梦想。
        随着嫦娥三号的发射成功,人们也越来越好奇,“嫦娥”和“神舟”究竟有什么区别?它们各自的目标和收获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