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给其他网友 | 加入收藏
节目名称:国宝档案
集  数:
首播时间:
首播频道:
产  地:
年  份:
来  源:
语  种:

[查看全部]
分集视频
  • 《国宝档案》 20110531 黄公望和富春山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为:中国元代画家黄公望除了代表作《富春山居图》以外,还有很多描绘富春山的画作。黄公望不厌其烦的描绘富春山,他和富春山有着别样的渊源,节目讲述黄公望和富春山的故事。(国宝档案2011年第129期)
  • 自相矛盾

    类型:
    来源:
    介绍: “自相矛盾”的故事出自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韩非的著作《韩非子》。以后人们比喻一个人的言语或行为自相抵触时就使用“自相矛盾”这一成语。那么,楚国人的矛和盾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本期节目为您讲述。(国宝档案2009年第195期)
  • 承德外八庙——万法归一殿(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介绍了承德避暑山庄里的万法归一殿,它是普陀宗乘之庙的主体建筑,1929年斯文・赫定为了筹措中国西北的铁路资金,答应文森特・本迪斯将中国一座喇嘛庙搬到芝加哥参加世界博览会,最终将万法归一殿的复制品带到了世界博览会。(国宝档案2009年第201期)
  • 中华国宝海外大巡礼——比利时篇 比利时收藏家尤伦斯(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尤伦斯出身比利时贵族家庭。1921年,他的父亲作为外交官来到中国,在华工作期间,爱上了中国和中国文化艺术,收藏了不少中国艺术品,并把它们带回比利时,陈设在家里。尤伦斯很小的时候就爱上了中国艺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尤伦斯经常来中国,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又唤起了他儿时的记忆,尤伦斯开始收藏中国艺术品。(国宝档案2009年第206期)
  • 比利时收藏家尤伦斯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尤伦斯热爱中国和中国文化艺术,不但收藏中国古代书画,还收藏了不少中国近代绘画大师的作品,并让我们欣赏他收藏的中国古代器物和陶瑞兽。(国宝档案2009年第207期)
  • 走进毛主席专机 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在中国航空博物馆,我们近距离地看到了这架毛主席座机。被誉为镇馆之宝的这架主席座机,是上世纪50年代前苏联制造的伊尔-14飞机。1957年3月19日,毛主席第一次乘坐这架伊尔-14飞机,从北京去济南视察工作。到1958年9月3日为止,毛主席乘坐这架伊尔-14型飞机的次数达23次之多。在当时,乘坐飞机还是有一定风险的,当时的党中央为了安全考虑,不赞成毛主席坐飞机。然而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主席还是不顾个人安危,频繁地乘坐同一架飞机出行工作。看得出,主席对机组人员和这架伊尔-14飞机非常信得过,这架飞机也几乎成了主席的专用交通工具。于是中国航空博物馆又把它称为毛主席专机。本期节目走进毛主席专机,了解机内陈设以及背后的故事。(国宝档案2009年第213期)
  • 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佛像曾经一度以大为美,在承德普宁寺有着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木雕观音菩萨像,为金漆木雕,是清朝制造,有六层楼高。佛像为中空的,里面还有一个暗红色的箱子,内部为何还有一个木箱,请您关注下期节目。(国宝档案2009年第203期)
  • 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河北省承德普宁寺收藏着一尊世界上最大的木雕观音菩萨像。这尊佛像为金漆木雕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身高23.51米,差不多有六层楼那么高。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大佛”。观音大佛雕刻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佛像立于雕刻精美的莲花宝座上,材质全部为木质,由松、柏、杉、榆、椴等多种木材拼接而成。外面采用的是金漆工艺,虽然已经历经200多年的岁月,仍然色彩鲜艳,光亮如新。(国宝档案2009年第204期)
  • 澹泊敬诚殿

    类型:
    来源:
    介绍: 清朝乾隆四十五年乾隆在承德避暑山庄澹泊敬诚殿接见了从西藏到承德的六世班禅,书写了清朝历史上一段民族团结的佳话,澹泊敬诚殿是避暑山庄的正殿,是清朝皇帝处理朝政的地方。(国宝档案2009年第205期)
  • 百步穿杨

    类型:
    来源:
    介绍: 弓箭是中国古老的冷兵器之一,它在战场上的杀敌作用令人生畏,而“百步穿杨”这个成语就是形容弓箭手精准的箭法。2009年5月,在湖北博物馆举办的“凤舞九天-楚文物特展”中,展出了战国时楚人使用的漆弓。弓长157厘米,宽3.5至4.5厘米,是一把复合弓。(国宝档案2009年第198期)
  • 青花之韵(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代尔夫特位于国际法庭所在地荷兰海牙和欧洲第一大港口鹿特丹之间,这座风景秀丽的城市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2009年5月,《国宝档案》海外寻宝摄制组走进了这座不到10万人的小城,探寻中国青花瓷几百年来在这里生根、开花、结出丰硕果实的秘密。(国宝档案2009年第199期)
  • 青花之韵(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介绍了代尔夫特位是座风景秀丽的城市,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在早在十七世纪这座水城就开始仿制中国的青花瓷。现在荷兰皇室依然将代尔夫特蓝陶作为皇家专用瓷并作为国礼赠送各国元首。代尔夫特蓝陶保留了手工绘制的传统,它用独有的蓝和木土化的图案叙写了代尔夫特蓝陶传奇。(国宝档案2009年第200期)
  • 承德避暑山庄——宗镜阁遗案(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在描绘避暑山庄全景的《热河行宫图》中,能清楚地看到清朝时避暑山庄的繁盛景象。在山庄西湖以西的山坡上,有一处名叫珠源寺的大型佛寺建筑。可如今,当避暑山庄的专家带我们再次来到寺庙原址上时,历史留给我们的只有珠源寺的上山步道和一处上山接引的红色门楼,而两幅图画中的佛寺胜景,已经全部荡然无存了。(国宝档案2009年191期)
  • 青花之吻(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节目从中国人民熟悉的两小无猜青花瓷说起,带领观众走进有荷兰景德镇之称的代尔夫特,介绍了青花瓷从中国到荷兰后蓬勃发展。(国宝档案2009年第192期)
  • 青花之吻(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节目从中国人民熟悉的两小无猜青花瓷说起,带领观众走进有荷兰景德镇之称的代尔夫特,介绍了青花瓷从中国到荷兰后蓬勃发展。(国宝档案2009年第193期)
  • 刻舟求剑

    类型:
    来源:
    介绍: 在中国的语言中,流传着许多古代成语,比如亡羊补牢、南辕北辙、卧薪尝胆等等,它们不但是一段有趣的故事更有着深刻的寓意。其实,许多成语故事的背后还与一些文物有关。本期节目为您讲述“刻舟求剑”的由来。(国宝档案2009年第194期)
  • 高山流水

    类型:
    来源:
    介绍: 琴是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在中国,有一个流传了2000多年的关于古琴的感人故事。这就是春秋时期的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本期节目我们就一起去探寻千年前古人所用的传世名琴。(国宝档案2009年第196期)
  • 射洪泰安作坊遗址 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2007年,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的一处施工工地上,突然挖出了许多古代瓷片,有的还是一件件完整而又精美的瓷器,这里显然是一座被埋在地下的遗址。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几乎都是承装液体的容器,都与酒有关。考古专家对遗址的细致挖掘,使遗址的本来面目渐渐变得清晰起来:原来这就是泰安作坊遗址。遗址中出土的数量惊人的酒器,以及遗址内复杂的结构,窖池、接酒坑、凉床这些遗迹的有机组合,为世人呈现出古代酿酒工艺的流程。可以看出,早在明清时期,这里的酿酒工艺就已经非常成熟了。(国宝档案2009年第208期)
  • 射洪泰安作坊遗址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2007年,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的一处施工工地上,突然挖出了许多古代瓷片,有的还是一件件完整而又精美的瓷器,这里显然是一座被埋在地下的遗址。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几乎都是承装液体的容器,都与酒有关。考古专家对遗址的细致挖掘,使遗址的本来面目渐渐变得清晰起来:原来这就是泰安作坊遗址。遗址中出土的数量惊人的酒器,以及遗址内复杂的结构,窖池、接酒坑、凉床这些遗迹的有机组合,为世人呈现出古代酿酒工艺的流程。可以看出,早在明清时期,这里的酿酒工艺就已经非常成熟了。(国宝档案2009年第209期)
  • 海上丝绸之路——广州十三行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公元1685年,清朝康熙皇帝颁布命令,开放海禁,对外开放广州、漳州、宁波,以及云台山港口也就是今天的连云港四个港口。对外贸易当然少不了精通外语、熟悉洋务的商人,于是,清朝的广州官府就组建了十三行。据记载,十三行名称起源于明朝,到了清朝继续沿用这个名称,也称“洋行”或“洋货行”,是清朝政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专业商行,也是具有半官半商性质的外贸垄断组织。十三行不仅享有外贸特权,还代表政府向外商传达政令,收缴税饷,甚至管理外商人员。每当外国商船到达广州时,十三行就会派遣精通外语、熟悉业务的人员与他们接洽。十三行的所在地也就成为清朝的外贸特区。(国宝档案2009年第151期)
  • 和气吉祥——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

    类型:
    来源:
    介绍: 中国有许多年画产地,其中四川绵竹、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的木版年画最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其中,苏州桃花坞年画和天津的杨柳青年画齐名,因此又有“北杨南桃”的说法。桃花坞年画形式多样,主要有门画、中画和屏条等。有趣的是,不同房门贴的年画也各有讲究,如正门贴《郁垒》、《神荼》,后门要贴《钟馗》;谷仓贴《蚕花茂盛》;婚房卧室贴《麒麟送子》、《送子观音》等;书房门贴《五子登科》、《福字图》;中堂则以《吉星高照》、《花开富贵》、《天官赐福》等吉祥寓意的年画为主。(国宝档案2009年第154期)
  • 古代婴戏图

    类型:
    来源:
    介绍: 在古代,人们通常把庙会孩子玩耍的图案叫做婴戏图。宋朝时期婴戏图大量的出现在陶器和绘画中,这跟当时比较富足的时代背景也有关系。本期节目就详细介绍了婴戏图。(国宝档案2009年第152期)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成都漆艺

    类型:
    来源:
    介绍: 成都是中国漆艺最早的发源地之一,起源于距今三千多年的商周和战国时期,到了汉代,四川蜀郡、广汉郡都是中国漆器生产中心。成都漆艺的特色是以天然木材、生漆为主要原料,以手工制作为主。在流传的三千多年岁月中,成都一直保持着这一古老的制作工艺,这在当今世界上也是极为罕见的。2006年,四川成都漆艺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尹利萍、宋希平也被定为这一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国宝档案2009年第156期)
  • 故宫藏宜兴紫砂器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皇室不仅将宜兴紫砂视为茶具制作的首选材质,而且也将它也应用于宫廷文房。节目介绍紫砂制作工艺。(国宝档案2009年第163期)
  • 三星堆青铜人像 中

    类型:
    来源:
    介绍: 三星堆博物馆陈列着大大小小上千件造型奇特的珍稀文物,有陶器、青铜器、金器、贝币等等,其中最让人震撼和不可思议的是这些造型怪异的青铜人像。这些青铜人像都和祭祀有关。分为写实性的全身像、人头像和造型夸张的人面具两大类,共有100多件。它们反映了三星堆古蜀国最高首领、巫师、酋长和一般祭祀人的形象,是古蜀国祭祀活动的一个缩影。(国宝档案2009年第160期)
  • 万里探青花 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被誉为“欧洲景德镇”的荷兰水城――代尔夫特。这里俨然就是一个青花瓷的世界!走在代尔夫特的大街小巷,青花瓷器无处不在。橱窗里、商店里、餐厅里处处都有青花瓷,青花的品种造型包罗万象。(国宝档案2009年第164期)
  • 探秘曾侯乙墓 沉睡千年的古墓

    类型:
    来源:
    介绍: 介绍了曾侯乙墓的发掘过程,以及曾侯乙墓的特点、考古价值。(国宝档案2009年第145期)
  • 海上丝绸之路——美洲篇(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介绍了中国清朝乾隆四十九年,美国纽约的码头上一艘重达360吨的豪华货船“中国皇后号”解缆启航,此行的目的地是中国的广东。这一天,意味着中国外销瓷的海上丝绸之路,又抵达了美洲。皇后号的开通,也标志着中美贸易拉开了序幕,中国外销瓷开始销往美洲。(国宝档案2009年第144期)
  • 探秘曾侯乙墓 千年古墓重见天日

    类型:
    来源:
    介绍: 1978年5月29日清晨,考古人员在墓葬的主棺底下惊喜地发现了一批珍贵的黄金制品,其中的云纹金盏重2156克,其形体大、分量重、制作精美,属于国家一级甲等文物。这件楚王�D钟,为我们判断墓主人的身份,以及墓主下葬的年代,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充分的实证和历史文献表明,此墓墓主人就是曾侯乙。曾侯乙是中国战国早期一个诸侯国的国君,曾是国名,侯是爵位,乙是他的名字。(国宝档案2009年第146期)
  • 探秘曾侯乙墓 饮酒之风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节目介绍了曾国国军曾侯乙墓中的青铜酒器。曾侯乙不仅崇尚,还饮酒成风。曾侯乙墓出土的酒器极为众多,其中有四件酒器非同寻常,有联禁铜壶、曾侯乙大尊缶、青铜冰鉴、尊盘。从出土的青铜酒器看,曾侯乙君臣及宫室贵族饮酒之风极为盛行。(国宝档案2009年第149年)
  • 收藏情缘 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2009年5月,我们《国宝档案》海外寻宝摄制组来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进行采访拍摄。在我们采访的人中有一位是比利时籍华裔收藏家,他就是勾永东先生。当我们如约走进勾先生的家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摆在桌上、书架上、地上各种各样的中国文物,其中数量最大的是瓷器。勾先生正在专心地整理自己的收藏,他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都是伴随这些心爱的文物度过的。(国宝档案2009年第234期)
  • 鸿山奇迹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介绍了鸿山遗址博物馆的建造过程、风格、面积,对鸿山遗址的保护起到的作用,并介绍了博物馆内收藏物品的特点、价值。(国宝档案2009年第167期)
  • 温酒器与冰酒器

    类型:
    来源:
    介绍: 酒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独特的地位,而酒器也是酒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期节目为您介绍的国宝,就是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越国人所使用的酒器。这套鸿山越国贵族墓葬中出土的青瓷温酒器和青瓷冰酒器,以它们独特的结构可以达到给美酒加热或者制冷的效果。(国宝档案2009年第168期)
  • 吊釜与沥水器

    类型:
    来源:
    介绍: 讲述了在无锡鸿山遗址中,出土了一件十分奇特的器物,它共分为三件,他们是专门用来给酒具等器物消毒的,也就是消毒柜。由吊釜与沥水器两部分主要组成。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越国,王室就已经使用消毒用具了。温酒器、冰酒器、吊釜、沥水器,可见皇室贵族对于高品位生活的追求。(国宝档案2009年第169期)
  • 琉璃盘蛇玲珑球

    类型:
    来源:
    介绍: 2003年3月,中国江苏省的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和无锡市锡山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组成联合考古队,对无锡锡山区鸿山镇开发区的土墩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在发掘中,考古人员在邱承墩大墓的墓室东部,发现一些红、蓝、白三色的陶片,带着众多的疑问,专家们展开了对碎片的清理和修复工作。修复好的器物为四件球形器,每件通高6.1厘米,底径6.5厘米,其质地为泥质灰白陶,中间镂空,下部为矮圈足,圈足内侧有单向凹槽。这四件拳头般大小的球形器,器身是由八条盘曲的蛇互相交叉缠绕组成,专家们把它定名为琉璃盘蛇玲珑球。(国宝档案2009年第170期)
  • 阳春白雪 下里巴人

    类型:
    来源:
    介绍: 节目中介绍了与成语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有关的历史故事,和与其有关的文物介绍。(国宝档案2009年第197期)
  • 倒装壶(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一天,陕西省彬县一位姓晁的农民在地里锄地时,发现了一件清润的瓷壶。瓷壶高19厘米,壶身整体呈圆形,从上到下装饰繁缛:最上面是双层的柿蒂钮盖,下面有一周线刻的团菊纹,再饰连珠纹、锯齿纹各一周;圆鼓鼓的壶腹上雕刻着缠枝牡丹纹,壶下部饰一圈仰开的莲瓣;整个壶身的装饰疏密有致、层次分明。壶盖部分与提梁衔接。提梁为凤形,凤首高高仰起,凤冠迎风飘逸,凤形作展翅欲飞状立于壶顶正中;凤尾垂坠至壶的肩部,并用连珠纹作装饰,既别致又美观实用。专家给这个没有盖的瓷壶,起了一个颇有意味的名字,叫倒装壶。(国宝档案2009年第244期)
  • 靖安大墓疑云(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2007年,在江西省靖安县水口乡李洲坳附近,一处古代墓葬由于被盗墓贼盗掘,考古工作者决定展开抢救发掘。在考古学家看来,这极有可能就是古代墓葬的封土堆。随着墓葬发掘工作的展开,专家考证出,这是一座东周时期的墓葬。在这个墓坑中,竟然密密麻麻地排列着47口棺材。经过专家的妙手回春,墓中出土的丝织品有部分复原,并在首都博物馆展出。(国宝档案2009年第247期)
  • 中华国宝海外大巡礼 比利时篇 吉赛尔藏 中国青铜器

    类型:
    来源:
    介绍: 2009年5月,我们《国宝档案》海外寻宝摄制组远赴欧洲,来到比利时王国首都布鲁塞尔,采访了比利时收藏家吉赛尔女士。被人们称为“青铜女王”的吉赛尔女士,对中华青铜文化几十年如一日的不倦研究和追求,使她对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这是她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件件中华国宝就像一个个中国文化的使者,架起了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让世界了解了中华文明和古老的中国。(国宝档案2009年第255期)
  • 吉赛尔收藏中国珍宝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海外寻宝》介绍了中国文物收藏家吉赛尔女士。被人们誉为“青铜女王”,她的收藏以青铜器为主,同时还有其它一些门类的中国文物。在吉赛尔的陪同下,我们走进了她的艺术品陈列室看到了唐代的陶俑和陶罐、清朝的景泰蓝大盆、香炉等等。(国宝档案2009年第256期)
  • 井冈山——行洲红军标语群旧址

    类型:
    来源:
    介绍: 介绍了江西井冈山市行洲村红军标语群旧址的特点,以及在行洲村发生的几起战斗的经过。(国宝档案2009年第261期)
  • 一条珍贵的毛毯

    类型:
    来源:
    介绍: 延安革命纪念馆里有一条经过缝补的珍贵毛毯,毛毯是宁都起义领导人董振堂当年送给朱德御寒的礼物,在跟随朱德经过长征住进延安凤凰山窑洞后朱德把毛毯转送给周恩来。这条珍贵的毛毯记载着中国老一辈革命家的深情厚谊和感人故事。
  • 实事求是 石刻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节目介绍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内展出的镇馆之宝由陕北沙石刻成的石刻毛泽东亲笔手书“实事求是”。
  • 油画《开国大典》

    类型:
    来源:
    介绍: 195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委托中央美术学院组织完成一批表现新中国的油画,其中有巨型油画《开国大典》,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由中国著名画家董希文创作。它描绘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天安门国庆典礼的盛况。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国旗

    类型:
    来源:
    介绍: 在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格外引人注目。这面五星红旗的原件珍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一件有着重要历史价值和珍贵纪念意义的馆藏国宝。今天,节目中介绍了关于第一面五星红旗诞生过程中鲜为人知的故事。
  • 海上丝绸之路——广州十三行 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公元1685年,清朝康熙皇帝颁布命令,开放海禁,对外开放广州、漳州、宁波,以及云台山港口也就是今天的连云港四个港口。对外贸易当然少不了精通外语、熟悉洋务的商人,于是,清朝的广州官府就组建了十三行。据记载,十三行名称起源于明朝,到了清朝继续沿用这个名称,也称“洋行”或“洋货行”,是清朝政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专业商行,也是具有半官半商性质的外贸垄断组织。(国宝档案2009年第150期)
  • 国宝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类型:
    来源:
    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中国人民革命胜利和民族团结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民族精神的象征。那么,您知道我们的国徽是怎样诞生的吗?今天就为您讲讲国徽诞生的故事。
  • 开国大典礼炮

    类型:
    来源:
    介绍: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庄严隆重的开国大典在北京举行。当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亲手按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时候,位于广场东南角的54门礼炮齐鸣。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礼炮声和国歌旋律。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人们随着礼炮声默默地计着数:共鸣放了28响。为什么是28响?有什么特殊讲究呢?本期节目就为您讲述开国大典礼炮不同寻常的故事。(国宝档案2009年10月04日)
  • 开国大典上的战鹰

    类型:
    来源:
    介绍: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伴着共和国成长的步伐,人民空军也走过了60个春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在1949年创建之初仅有一个中队、十多架飞机。就是这个只有十多架飞机的人民空军,在开国大典阅兵仪式上的首次亮相就震惊了世界。
  • 太行丰碑

    类型:
    来源:
    介绍: 中国美术馆珍藏着一副由著名画家贾又福创作的《太行丰碑》大型中国山水画。本期讲述太行革命精神。
  • 毛泽东骑过的马 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1947年至1948年毛泽东主席带领中央机关胜利转战陕北,他的坐骑在转战陕北期间为毛主席的安全立下过汗马功劳。如今,毛泽东的坐骑标本被珍藏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向前来参观的观众讲述着那段辉煌的历史。
  • 毛泽东骑过的马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毛泽东在延安时的战马小青马是毛泽东转战陕北的主要交通工具,在转战途中小青马带领大家躲过几次敌人的追踪,立下战功无数,在东渡黄河时与部队分散。
  • 王家坪革命旧址

    类型:
    来源:
    介绍: 王家坪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方向,1937年1月1947年3月期间这里是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和八路军总司令部的所在地。本期节目介绍了王家坪革命旧址的历史。
  • 延安——王家湾 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介绍战争时期毛泽东在王家湾的故事。
  • 延安——王家湾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从1947年5月开始,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上演了一场决定中国命运和前途的战略大决战。国民党发现王家湾有一个强大的电台群。蒋介石叫嚣就是牺牲两个师也要活捉毛泽东。而毛泽东当时只有四个半连保护。但是国民党用了一年多时间居然连我们的部队都没有看到。
  • 王者之剑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节目讲述并展示了两千多年前吴越两国所留下的王者佩剑。(国宝档案2008年第254期)
  • 北宋铜身妈祖像(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节目介绍从海底打涝上来的古船船舵揭开庙岛显应宫的妈祖神像是否为海船中供奉的马祖神之谜,引出沿海居民信奉马祖神像的历史典故和不同地区马祖神像的区别。(国宝档案2008年第305期)
  • 解放号炮艇

    类型:
    来源:
    介绍: 中国海军博物馆坐落在黄海之滨著名的旅游城市――青岛,它是由海军组织筹建的一座大型专业性军事博物馆。在展出的神武雄壮的战舰中,有一艘小型的江河炮艇,它看似普通,却有着传奇式的经历,它就是创造了人民海军海战奇迹的功勋战舰――解放号炮艇。(国宝档案2009年第288期)
  • 解放号炮艇

    类型:
    来源:
    介绍: 中国海军博物馆坐落在黄海之滨著名的旅游城市――青岛,它是由海军组织筹建的一座大型专业性军事博物馆。在展出的神武雄壮的战舰中,有一艘小型的江河炮艇,它看似普通,却有着传奇式的经历,它就是创造了人民海军海战奇迹的功勋战舰――解放号炮艇。(国宝档案2009年第288期)
  • 济南号导弹驱逐舰 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济南号导弹驱逐舰是新中国研制的第一艘舰艇,舰上的武器装备和技术指标。舰艇进行高速转弯时舵机失控,险些撞到小岛。舰艇进行高速倒车时,锅炉蒸汽管道破裂,战士抱石棉布扑救,身体受伤。舰艇进行抗风浪测试。(国宝档案2009年第289期)
  • 济南号导弹驱逐舰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为适应现代化战争的需要,提高战舰的作战能力,工程技术人员对济南号导弹驱逐舰进行了改装。济南舰又成为人民海军第一艘可以搭载的直升飞机的战舰,担负起舰载直升机起降,在直升机引导下实施导弹攻击等多课目的测试和训练任务。本期为您讲述中国人民海军发展的光辉历程。(国宝档案2009年第290期)
  • 245号鱼雷快艇

    类型:
    来源:
    介绍: 鱼雷快艇是以鱼雷为主要武器打击敌人的小型水面战斗舰艇。245号鱼雷快艇,1956年服役,舰长25.8米,宽6.18米,安装两门双联装25毫米舰炮,两座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可携带2-4枚鱼雷,具有体积小、隐蔽性好、机动灵活、攻击力强等优点,适宜在近海防御作战。轻轻敲击245号鱼雷快艇的艇体,你会听到一种非金属的“咚、咚”声响。原来,艇体不是用钢铁而是用松木建造的!(国宝档案2009年第291期)
  • 江山如此多娇

    类型:
    来源:
    介绍: 悬挂在人民大会堂的迎宾大厅上的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是由江苏画院院长傅抱石和国画大师关山月联手创作的作品。周恩来总理提出以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江山如此多娇”为画题,展现共和国气壮山河的气魄。(国宝档案2009年第292)
  • 开国大典上的战鹰

    类型:
    来源:
    介绍: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阅兵式,人民空军17架战机以整齐威武的队形飞过天安门上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人民空军的首次公开亮相震惊了世界,它向世界宣告:刚诞生的人民共和国从此拥有了自己的空军部队。伴随着共和国成长的脚步,人民空军走过了不平凡的成长之路。如今,第一代战机曾参加过开国大阅兵的P-51战斗机已作为珍贵文物珍藏在中国航空博物馆,静静地讲述着它那不平凡的历史和传奇。(国宝档案2009年第209期)
  • 蟠龙盖兽面纹铜罍

    类型:
    来源:
    介绍: 1959年冬季,四川省彭县竹瓦街的工人们修建铁路时,发现一口大陶缸,陶缸内共有青铜容器8件、兵器13件,包括铜��、铜尊、铜戈等,总共21件,最吸引人的便是五只青铜��。如今,它们全部收藏在四川省博物馆,蟠龙盖兽面纹铜��格外引人注目。蟠龙盖兽面纹铜��,铜��的器盖上盘踞着一只昂首挺立的蟠龙,蟠龙双目凸出、双足前踞,背部还铸有立棱。在铜��的肩部,装饰有两只夔龙纹的耳,��身上则装饰着精美的纹饰,包括兽面纹、夔纹、凤鸟纹等,显示出商周时期的典型风格。
  • 油画《毛泽东在十二月会议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于1947年12月在陕西米脂县杨家沟召开重要会议,称为“十二月会议”。本期节目为您介绍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画作《毛泽东在十二月会议上》。(国宝档案2009年第285期)
  • 老头坦克

    类型:
    来源:
    介绍: “老头坦克”参加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大大小小无数次战斗,战功卓绝,为建立新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国宝档案2009年第286期)
  • 四川博物院陶俑

    类型:
    来源:
    介绍: "在四川博物院珍藏了许多珍贵的陶人俑,它们生动地再现了1800多年前中国古蜀人的生活饮食习俗。四川博物院收藏的陶人俑千姿百态,精美异常:有的表情滑稽;有的手拿托盘,盘中的各种美食,引起人无限遐想。
  • 百花潭铜壶

    类型:
    来源:
    介绍: 上世纪60年代,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百花潭中学正在进行扩建工程。随着施工的进行,工人们在挖开的地层中,陆续发现了许多古人留下的遗迹,以及一些墓葬。在其中的一座古墓中,人们意外地挖到一只铜壶。铜壶被送到成都当地的文物部门,专家对器物表面的泥土进行了细致清理后,铜壶上竟然露出了一圈精美的纹饰。经鉴定,专家认定这件铜壶是一件中国战国时期的器物,根据器物出土的地点,专家把这件铜壶命名为百花潭铜壶。百花潭铜壶出土以后,专家经过对比研究,发现这件铜壶与北京故宫所藏的铜壶是同一时期的器物,而百花潭铜壶出土时器形完整,壶盖也完好无损,盖面有三只鸭形纽,内圈饰卷云纹,外圈饰动物纹,十分生动,它为考证故宫战国宴乐攻战纹铜壶的壶盖形制,提供了新的依据。(国宝档案2009年第295期)
  • 井冈山——行洲红军标语群旧址

    类型:
    来源:
    介绍: 重复节目
  • 兽面象首铜罍

    类型:
    来源:
    介绍: 兽面象首铜��的纹饰主要为三部分:一是肩部为4个圆形蟠龙和夔龙纹的纹饰;二是腹部4组巨大的夔龙纹,夔龙张口蜷身,4爪分明,更为奇特的是,巨形夔龙之间还各有一个跪坐伸臂、方头双角的祭祀人像;而第三部分的纹饰,就是圈足上装饰的4只跪着的牛。专家分析,象首铜��的纹饰中,象、牛、祭祀人的写实形象体现出四川地方的浓郁特色,同时,夔龙纹、兽面纹等夸张的纹饰则带着中原青铜文化的印迹。通过这些纹饰可以做出这样的推论:象首铜��上的纹饰由下至上分别铸刻跪坐着的牛和主持祭祀的人,描绘了两千多年前的祭祀场景。(国宝档案2009年296期)
  • 一顶珍贵的八角帽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介绍的文物是一顶红军八角帽,说起这顶八角帽,首先想到的就是毛泽东带着八角帽拍摄的照片。离开中国后,斯诺就把这顶毛泽东戴着照相的红军帽作为非常珍贵的纪念物一直带在身边。在长征胜利40周年前夕,斯诺夫人为了表达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将这顶帽子回赠给中国人民。(国宝档案2009年第268期)
  • 罗马——秦汉古文明巡礼 庞贝古城与汉阳陵

    类型:
    来源:
    介绍: 庞贝古城被火山岩掩埋,近两千年之后的今天,科学家从庞贝古城的遗址中发现出了粮食的痕迹和很多金币,显示了古城的繁华和富足。汉阳陵中发现了粮食和钱币的印迹,显示了西安古城的人们生活的安居富足。(国宝档案2009年第297期)
  • 中华苏维埃大印

    类型:
    来源:
    介绍: 两枚国家一级文物中华苏维埃大印被珍藏在军事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它们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一个红色政权的象征,而且还纪录着中国共产党的一段艰难岁月。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力揽狂澜,建立了新中国。将中华苏维埃政权建立,大印也就成了镇馆之宝。(国宝档案2009年第263期)
  • 罗马— 秦汉古文明巡礼 庞贝古城与古滇国

    类型:
    来源:
    介绍: 在两千年前,古滇国将美丽的鹿视为母性的象征;而在古罗马的文化里,鹿也被认为是月亮女神的坐骑。古人们将对鹿的喜爱之情融入到器物和绘画之中,为后人了解古老的文明留下了最珍贵的实物证据。(国宝档案2009年第298期)
  • 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旧址

    类型:
    来源:
    介绍: 在陕北的志丹县有过这样一所大学,大学的教室是石崖上开出来的山洞,学生的桌椅就是一些简单的石凳,学习用的笔记本是用敌人的传单装订的。然而,这样一所学校却是中国著名军事院校的前身,它培养出许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将军。(国宝档案2009年第269期)
  • 延安宝塔(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介绍了延安宝塔千年如一日地静静的矗立在宝塔山上。自唐代以来,这座古塔迎来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如今这里依然能吸引很多游客,因为在中国人的心中延安宝塔不仅是一座古代的遗迹更代表了中国人的精神。(国宝档案2009年第270期)
  • 凤舞九天

    类型:
    来源:
    介绍: 《凤舞九天-楚文化特展》从湖南安徽等四省博物馆选择出优秀的物品,在众多文物中,不难发现,许多与凤鸟有关。楚人喜欢凤鸟,这要与他们的文化历史有关。在当时,楚国是问鼎中原的大国。祝融是他们信奉的祖先,也就是鸾,既凤,是天下太平的象征。(国宝档案2009年第299期)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石印机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节目介绍的是收藏在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的国家一级文物,一台普普通通的石印机。这台石印机虽然其貌不扬,却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一台印钞机。(国宝档案2009年第264期)
  • 青铜之礼(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标志之一,除了用作盛器,更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礼器。作为礼器,它们可是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的。2009年5月,湖南博物馆举办的《凤舞九天――楚文化特展》中,就展出了楚人上至天子下到贵族的各种青铜礼器。在这次特展中,九鼎八簋、王子午鼎、曾侯乙铜冰鉴、铜浴缶、铜方壶、铜方鉴等众多精美的青铜器让人目不暇接。大型的青铜器是国家社稷、王权的象征;一般的鼎、敦、尊之类,是贵族、卿大夫的用器。(国宝档案2009年第300期)
  • 药王山医方碑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节目介绍了药王孙思邈的长寿之谜,以及药王山医方碑的内容。(国宝档案2009年第243期)
  • 青铜之礼(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介绍了古代楚人九鼎八簋的历史故事,九鼎是政权的象征,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详细介绍了铜镬鼎。(国宝档案2009年第301期)
  • 中华国宝海外大巡礼——荷兰篇 寻访荷兰瓷器博物馆(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莱瓦顿是荷兰最北部的弗里斯兰省的首府,有700多年的历史。在这里有一座莱瓦顿公主博物馆,这座博物馆以收藏欧洲和亚洲的瓷器而闻名于世,因此它也被称为瓷器博物馆。这里收藏的瓷器有瓷盘、瓷罐,小型瓷器有茶壶、茶碗等等。博物馆收藏有3000多件来自世界各地的精美陶瓷,其中中国陶瓷占有很大比重,从最早的原始瓷器一直到明清的青花、五彩瓷,各朝各代名窑精品数不胜数,其中有不少是中国销往海外的外销瓷。(国宝档案2009年第248期)
  • 丹漆之韵(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两千多年前,漆器在楚人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精致的食器、华美的家具、祭祀的礼器,甚至作战的兵器。这些漆器大多施红黑二色,黑红的强烈对比,既华贵典雅又充满了神秘感。楚人的漆器精美,充满了轻快飘逸之感。千姿百态、变化莫测的漆器,或写实或抽象,或夸张或变形,体现着楚人的理想,寄托着追求真善美的美好愿望,为人们展现出了一个无比绚丽的古代楚人的漆器世界。(国宝档案2009年第302期)
  • 国宝档案 2009年 第265期

    类型:
    来源:
    介绍: 在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陈列的文物中,有大量的苏维埃国家银行发行的货币,它们大致分为纸币和金属货币两种。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革命战争公债券和经济建设公债券。(国宝档案2009年第265期)
  • 多友鼎

    类型:
    来源:
    介绍: 1980年11月12日陕西省长安县下泉村的农民在挖地时发现了一件青铜鼎。经专家鉴定,鼎从用来煮熟食物到祭祀用具。本期节目介绍了这件三足鼎与以往出土的鼎的不同之处,就是腹内刻有的铭文使之显示出特殊珍贵。铭文中反复提到的“多友”即是鼎的主人,因此命名为多友鼎。(国宝档案2009年第306期)
  • 鎏金竹节熏炉

    类型:
    来源:
    介绍:
  • 靖安大墓疑云(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2007年,在江西省靖安县水口乡李洲坳附近,一处古代墓葬由于被盗墓贼盗掘,考古工作者决定展开抢救发掘。在考古学家看来,这极有可能就是古代墓葬的封土堆。随着墓葬发掘工作的展开,专家考证出,这是一座东周时期的墓葬。在这个墓坑中,竟然密密麻麻地排列着47口棺材。在考古史上,一个墓葬坑内出土数量如此众多的棺木还是第一次。至于靖安大墓的墓主人到底是谁,这些棺木中的年轻女子到底都是什么人,至此仍是一个谜。(国宝档案2009年第246期)
  • 三军过后尽开颜

    类型:
    来源:
    介绍: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中国革命的战略大转移。今天,节目中为您介绍的就是反映红军长征的画作。(国宝档案2009年第267期)
  • 煤精印(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1981年11月9日,中国陕西省旬阳县旬阳中学一个名叫宋清的中学生在回家的路上捡到了一块奇怪的石头,没想到这竟然是煤精印。煤精印有14个印面,从印文所镌刻“大司马印”、“刺史之印”、“臣信上疏”、“臣信上章”、“臣信上表”等印文来看,这枚印是一枚官印。围绕着煤精印的众多谜团,文物工作者百思不得其解。就这样,煤精印陈列在了博物馆并不起眼的角落里,一呆就是十年。十年后的一个清晨,一位老者站到了煤精印的面前,对着煤精印看了许久,突然兴奋地喊道:这很有可能是独孤信的印!(国宝档案2009年第309期)
  • 煤精印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1981年11月9日,中国陕西省旬阳县旬阳中学一个名叫宋清的中学生在回家的路上捡到了一块奇怪的石头,没想到这竟然是煤精印。煤精印有14个印面,从印文所镌刻“大司马印”、“刺史之印”、“臣信上疏”、“臣信上章”、“臣信上表”等印文来看,这枚印是一枚官印。围绕着煤精印的众多谜团,文物工作者百思不得其解。就这样,煤精印陈列在了博物馆并不起眼的角落里,一呆就是十年。十年后的一个清晨,一位老者站到了煤精印的面前,对着煤精印看了许久,突然兴奋地喊道:这很有可能是独孤信的印!(国宝档案2009年第310期)
  • 远古之音

    类型:
    来源:
    介绍: 上世纪八十年代,考古人员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陆续发现三十多个笛子。经科学检测,分析出这些笛子是由仙鹤的骨头制作而成,并且深埋地下已有八千年左右了。贾湖骨笛的发现,证明了早在八千年前,中国古代先民就已经有了音阶和音律的基本概念。到目前为止,贾湖骨笛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吹管乐器。在首都博物馆的这次展览中,有一件在河南省洛阳二里头出土的陶埙,距今已经3500多年了,它通高6.6厘米,腹径6厘米,形状呈椭圆形,器身只有一个音孔,虽然吹奏的曲调无法与后来发展的6孔埙相比,但它却让人们看到了较为原始的陶埙形态。(国宝档案2009年第254期)
  • 走进毛主席专机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1956年,毛泽东第一次坐专机到广州视察工作,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主席不顾个人安危,频繁地乘坐空军里-2型飞机出行工作,因此空军的政委等干部谨慎的检查飞机的准备情况。之后,毛泽东来到武汉,飞机飞过长江大桥时,毛泽东非常兴奋,这时他已经63岁的年龄,但还是依然畅游长江。在飞回北京的时候,飞机飞到河北衡水时,遇到了雷雨云,飞行员采取措施躲过了这场灾难,但是毛泽东临危不惧,终于安全降落到了北京西郊机场。如今,这架空军里-2型飞机静静地安放在中国航空博物馆,讲述着它那不平凡的故事。(国宝档案2009年第214期)
  • 罗马——秦汉古文明巡礼 帝国军团的战衣

    类型:
    来源:
    介绍: 中国和罗马分列欧亚大陆的东西两端,迥然各异的东西方文化平行发展。本期节目介绍了罗马军团和大秦军团从兵器到铠甲的异同。(国宝档案2009年第311期)
  • 马王堆漆色之光

    类型:
    来源:
    介绍: 西汉时期,漆器是一种高档的奢侈品,只有贵族才能享用。据史料记载,在西汉时期一个有花纹的漆杯相当于十件铜杯的价格。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七百余件精美漆器,以红、黑两色为主色,装饰花纹多为云朵和螺旋图形,彰显出优雅的曲线,虽历经千年,看起来依然光鲜亮丽。这些漆器以实用器为主,种类齐全,涉及礼器、乐器、兵器、葬具以及生活用具等,几乎囊括了西汉初期所有的漆器种类。工艺上也出现堆漆、锥画、镶嵌等新工艺,代表了汉初漆器工艺发展的最高水平。(国宝档案2009年第211期)
  • 罗马—秦汉古文明巡礼 盛世华服与佩饰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海外寻宝介绍了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迎来了一批来自意大利的文物。几个工作人员摆好一尊天真可爱的欧洲女孩雕像,另外几个工作人员又将一面中国古代铜镜放在女孩雕像的旁边,就像是女孩在照镜子。如诗般的寓意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惊叹不已。(国宝档案2009年第312期)
  • 国宝档案 2009年 第266期

    类型:
    来源:
    介绍: 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者之一朱德的手枪被称为第一枪。80年前的1927年8月1日,朱德就是拿着这支枪与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人领导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创建了人民军队。这把枪也成为了那次伟大壮举的直接见证。在今天的军事博物馆里,我们还可以看到任弼时、聂荣臻和徐向前等使用过的毛瑟手枪。(国宝档案2009年第266期)
  • 画说乾隆 (一)

    类型:
    来源:
    介绍: 乾隆在中国可谓是一个家喻户晓的皇帝,民间流传有不少关于他的野史和传说。那么他究竟是怎样一位帝王呢?在北京故宫,珍藏着许多乾隆时期的清代宫廷绘画《平安春信图》、《弘历采芝图》等。本节目通过这些珍贵画卷,为您展示乾隆皇帝的几个不同侧面。(国宝档案2009年第313期)
  • 画说乾隆(二)

    类型:
    来源:
    介绍: 乾隆在中国可谓是一个家喻户晓的皇帝,民间流传有不少关于他的野史和传说。在北京故宫,珍藏着许多乾隆时期的清代宫廷绘画《平安春信图》、《弘历采芝图》等。本期节目我们就通过这些珍贵画卷,展示乾隆皇帝的几个不同侧面生活。(国宝档案2009年第314期)
  • 倒装壶(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一天,陕西省彬县一位姓晁的农民在地里锄地时,发现了一件清润的瓷壶。瓷壶高19厘米,壶身整体呈圆形,从上到下装饰繁缛:最上面是双层的柿蒂钮盖,下面有一周线刻的团菊纹,再饰连珠纹、锯齿纹各一周;圆鼓鼓的壶腹上雕刻着缠枝牡丹纹,壶下部饰一圈仰开的莲瓣;整个壶身的装饰疏密有致、层次分明。壶盖部分与提梁衔接。提梁为凤形,凤首高高仰起,凤冠迎风飘逸,凤形作展翅欲飞状立于壶顶正中;凤尾垂坠至壶的肩部,并用连珠纹作装饰,既别致又美观实用。专家给这个没有盖的瓷壶,起了一个颇有意味的名字,叫倒装壶。(国宝档案2009年第245期)
  • 井冈山——八角楼

    类型:
    来源:
    介绍: 1928年10月7日,井冈山茅坪的谢家祠堂前热闹非常,井冈山地方武装首领袁文才和中共宁冈县委的同志与当地群众一起,热烈欢迎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来到井冈山。为了迎接这支部队,袁文才、龙超清动员茅坪一带的群众,家家户户做好准备,安排战士们的住宿。毛泽东被安排在了茅坪村中央的老中医谢池香家的楼上,因为阁楼上的天窗呈八角形,因此,阁楼也被称作“八角楼”。(国宝档案2009年第258期)
  • 画说乾隆 (三)

    类型:
    来源:
    介绍: 介绍了清代乾隆皇帝的骑马图,乾隆非常喜欢骑马,清朝的统治来自于北方的游牧民族,马对满族的崛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故宫收藏的这些绘画中就能表现出来。(国宝档案2009年第315期)
  • 画说乾隆(四)

    类型:
    来源:
    介绍: 清乾隆皇帝,他功名显赫,兴趣广泛,尤其喜好游山玩水。本期节目向大家介绍的是几幅乾隆皇帝宫外生活的珍贵画卷。乾隆南巡每次都要带画师随行,将他喜爱的江南景色描绘成图《万笏朝天图》、《乾隆南巡图》。(国宝档案2009年第316期)
  • 瑞金纪念馆

    类型:
    来源:
    介绍: 中国江西省瑞金市地处赣江源头,闽、粤、赣三省交界,是一个人口六十多万的县级市。今天节目中为观众介绍的就是国家一级博物馆――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国宝档案2009年第262期)
  • 油画《南昌起义》

    类型:
    来源:
    介绍: 讲述了南昌起义的经过和意义,并详细介绍了画家莫朴创作的油画《南昌起义》。(国宝档案2009年第259期)
  • 《四库全书》——玉玺 玉册

    类型:
    来源:
    介绍: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丛书。这部书于乾隆三十八年开始编篡,历时近十年成书。本期节目就介绍这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与《四库全书》息息相关的玉玺和玉册。(国宝档案2009年第317期)
  • 汉字探源

    类型:
    来源:
    介绍: 中国的汉字发展史,历经了从甲骨文到小篆,再到隶书,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可是您知道吗,其实,在甲骨文形成之前,中国已经有类似文字的符号出现了。在首都博物馆举行的早期中国展览中,设立了专门的展柜,对数千年前的文字做出了解读。以往人们总认为,三千多年前诞生的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而展览中的文物,却告诉了我们,在六七千年前的中原大地上,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开始用一种特殊的符号来记录他们的生活了。(国宝档案2009年第252期)
  • 马家乡 木椁墓谜案(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讲述了四川省博物院收藏的三件棕提梁壶的出土过程,它们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可是铜壶仍然通体泛金,棕绳也保存完好。专家分析有膏泥包裹和清水浸泡使得铜壶没有被腐蚀。(国宝档案2009年第320期)
  • 马家乡 木椁墓谜案(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1980年3月,中国四川省新都县马家乡,考古专家发现了一座长方形土坑木椁墓。当专家清理出墓葬外层的木椁时,发现它们全部是楠木所做,共用34根长枋和12根短枋叠砌而成,结构宏大、十分罕见。但令专家失望的是,清理墓葬的过程却几乎是一无所有。这座墓葬曾经多次被盗,墓室内破坏得十分严重,偌大的墓室,没出土一样像样的宝贝。就这样,发掘连续进行了几天。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竟然在底部还有一个腰坑!当腰坑打开时,坑内积满了清水,满眼炫目的金黄让考古专家吃惊不已。专家确定,马家乡墓葬为一处特别的木椁墓。(国宝档案2009年第321期)
  • 神龙探源

    类型:
    来源:
    介绍: 龙的形象自古就是中华子孙的代表,彩绘蟠龙纹陶盆上面画的就是发现的迄今最早的蟠龙。还有刻划纹陶尊,距今有4700年,上面的龙的图案是能考察到的龙的形象。还有很多,他们都是华夏文明星火相传的象征。(国宝档案2009年第251期)
  • 巴蜀图语

    类型:
    来源:
    介绍: 中国考古专家在四川省新都县马家乡发掘出的铜器当中,有数十件器物表面都镌刻着一个神秘标记。专家们把这种巴蜀地区所特有的图案、戈文、印文统称为“巴蜀图语”。有专家认为,巴蜀图语的记录方式有点类似于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国宝档案2009年第322期)
  • 虎头灶

    类型:
    来源:
    介绍: 在北京首都博物馆举办的展览上,我们看到了一件中国2500年前的青铜炉灶。它的造型独具匠心,以虎头为灶身,虎口为灶门,灶的两侧上方有一对圆睁睁的虎眼,看上去,就像一只样子凶猛的老虎。虎背上有灶眼,上面放置釜,在釜上置甑。专家小心翼翼地转动釜和甑,以便使它们扣合。釜和甑组合在一起就是古代炊具中的蒸煮器:釜的形制近似于现在的罐,敛口束颈,鼓腹圆底,口径比腹径小得多,肩部还有两个环状耳;甑是古代蒸饭的一种器具,它的底部有许多透蒸气的孔格,可以说,它就是古代的蒸锅。(国宝档案2009年第250期)
  • 井冈山——龙江书院

    类型:
    来源:
    介绍: 位于江西井冈山龙市镇的龙江书院,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年也就是公元1840年。建成后它不仅成为了周围三个县客家人的最高学府,而且,也是中国南方湘赣一带客家书院建筑的典型代表。龙江书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院校的摇篮,为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斗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军政人才。(国宝档案2009年第260期)
  • 男装女佣

    类型:
    来源:
    介绍: 据专家考证,唐代妇女着男装已经蔚然成风,形成了一种社会时尚。《旧唐书・舆服志》就记载了当时女子着男装的盛况,“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内外斯一贯矣。”也就是说,从宫廷侍女到士流之妻,无论尊卑贵贱都以着男装为美。“三彩男装女俑”和“三彩骑马带犬狩猎俑”正是当时女着男装这一社会风尚的真实反映。(国宝档案2009年第323期)
  • 中华国宝海外大巡礼——荷兰篇 寻访荷兰瓷器博物馆(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莱瓦顿是荷兰最北部的弗里斯兰省的首府,有700多年的历史。在这里有一座莱瓦顿公主博物馆,这座博物馆以收藏欧洲和亚洲的瓷器而闻名于世,因此它也被称为瓷器博物馆。这里收藏的瓷器有瓷盘、瓷罐,小型瓷器有茶壶、茶碗等等。博物馆收藏有3000多件来自世界各地的精美陶瓷,其中中国陶瓷占有很大比重,从最早的原始瓷器一直到明清的青花、五彩瓷,各朝各代名窑精品数不胜数,其中有不少是中国销往海外的外销瓷。(国宝档案2009年第249期)
  • 宝五堂——海外藏 中国古代书画(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2009年11月5日,在首都博物馆内,工作人员正在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一场名为“宝五堂--海外华人旧藏书画展”的展览即将在首都博物馆拉开序幕。此次展览汇集了30余件不同时期的古代书画珍品、孤品。3天后,这些旷世奇珍就将与全国观众正式见面了。这30余件古代书画作品,全部都是来自一个人的旧藏,他就是旅居海外的著名中国书画收藏大家王己迁。在这次展览上,王己迁最为得意的收藏作品要属这幅《秋山行旅图》了。(国宝档案2009年第323期)
  • 二里头青铜器

    类型:
    来源:
    介绍: 介绍了徐旭生在河南省的二里头村发现二里头遗址的过程,以及当地的历史、研究价值。(国宝档案2009年第253期)
  • 胡服女立俑

    类型:
    来源:
    介绍: 通过胡服佣的出土,本期介绍了大唐时期胡服的特点、文化、作用、来由,反映了大唐社会的开放、包容、丰富多彩。(国宝档案2009年第324期)
  • 玉华寺佛足印(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陕西铜川市玉华山的一个山沟里,出土了一块残破的石刻,经考证,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块佛足印雕刻,雕刻于唐朝659年至664年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国之瑰宝。通过玉华寺佛足印讲述玄奘当年的取经历程和译经的过程。(国宝档案2009年第239期)
  • 宝五堂——海外藏 中国古代书画(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旅居海外著名的中国书画收藏大家王己迁,一生有着众多的旷世奇珍。2003年97岁的王己迁因病去世,但是他的作品却被保留了下来。对于挚爱中国绘画艺术的西方学者来说,他的去世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终结。本期节目就欣赏了王己迁的《溪岸图》、《溪山仙馆》、《锦鸡图》等作品,并对这些作品作出了具体的解释。(国宝档案2009年第326期)
  • 井冈山——黄洋界

    类型:
    来源:
    介绍: 讲述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珍藏的国家二级文物1928年黄洋界保卫战修筑工事的铁镐,以及铁镐的一段军民团结的感人故事。(国宝档案2009年第257期)
  • 海峡两岸文物展——书画篇

    类型:
    来源:
    介绍: 2009年10月,首都博物馆举办的《盛世气象--海峡两岸重要藏家文物收藏展》,引起了观众们的广泛好评。此次文物收藏展荟萃了海峡两岸著名文物收藏家的顶级藏品,有宋、元、明、清时期的书画、瓷器、玉雕、文房清供等70余件。在这些展品中,有不少是海内外闻名遐迩的文物瑰宝。本期继续走进首都博物馆,为您介绍其中最为珍贵的书画珍品。(国宝档案2009年第328期)
  • 延安宝塔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节目介绍的是延安宝塔千年如一日地静静的矗立在宝塔山上。自唐代以来,这座古塔迎来了无数的文人、游客、商贾、士卒。如今,即使在普通的日子里,这里都会游人如织。因为在中国人的心中,延安宝塔不仅是一座古代的遗迹。(国宝档案2009年第271期)
  • 釉上多彩陶瓷(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2009年10月,深圳市博物馆热闹非凡,工作人员有钉展板的、抬箱子的、摆文物的,他们都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很快,各式五彩的陶瓷映入人们的眼帘,红得娇艳,绿得发翠。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即将展现在人们面前。这是一场名为《精彩・中国--公元12-13世纪彩瓷的辉煌》的瓷器展览。展览展出的是中国陶瓷中一个鲜为人知的品种,叫釉上多彩陶瓷,它被誉为中国彩瓷之祖。展览共展出釉上多彩陶瓷220多件。有大肚子的弥勒像、雍容华美的贵妇像、天真无邪的童子像,也有以动物为题材的陶瓷俑和盘、碗、瓶、碟等各种生活用品,造型栩栩如生,内容包罗万象。(国宝档案2009年第329期)
  • 海峡两岸文物展——瓷器

    类型:
    来源:
    介绍: 2009年10月,首都博物馆举办的《盛世气象--海峡两岸重要藏家文物收藏展》,引起了观众们的广泛好评。此次文物收藏展荟萃了海峡两岸著名文物收藏家的顶级藏品,有宋、元、明、清时期的书画、瓷器、玉雕、文房清供等70余件。在这些展品中,有不少是海内外闻名遐迩的文物瑰宝。(国宝档案2009年第327期)
  • 八步床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节目比利时皇家艺术历史博物馆中国馆中珍藏的一件中国文物――八步床。从远处看,它的形状像一座小房子,前面装饰着雕花前檐,中间是圆形门,走进仔细观看,家具内外到处雕刻楼台、山水、花卉、人物,上面涂了金漆,非常精致漂亮。这张床做工精致,雕刻精美,本身就是一件独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品。更重要的是,这张床与西方人使用的床大不相同。(国宝档案2009年第228期)
  • 南齐永明造像碑 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物以稀为贵,能够流存至今的这块南齐永明造像碑,可说是千年不遇的珍品。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中国四川省茂汶县出土的南齐永明造像碑,在屡遭战乱之后,落到了盗贼黄某的手里。按照黄某的计划,这块造像碑将被运往成都,然后转运上海,再销往海外。然而如此一来,千年古碑就将会流失海外,古碑的命运令人担忧(国宝档案2009年第222期)
  • 釉上多彩陶瓷 中

    类型:
    来源:
    介绍: 2009年10月,深圳市博物馆热闹非凡,工作人员有钉展板的、抬箱子的、摆文物的,他们都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很快,各式五彩的陶瓷映入人们的眼帘,红得娇艳,绿得发翠。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即将展现在人们面前。这是一场名为《精彩・中国--公元12-13世纪彩瓷的辉煌》的瓷器展览。展览展出的是中国陶瓷中一个鲜为人知的品种,叫釉上多彩陶瓷,它被誉为中国彩瓷之祖。展览共展出釉上多彩陶瓷220多件。有大肚子的弥勒像、雍容华美的贵妇像、天真无邪的童子像,也有以动物为题材的陶瓷俑和盘、碗、瓶、碟等各种生活用品。造型栩栩如生,内容包罗万象。(国宝档案2009年第330期)
  • 汉阳陵女俑

    类型:
    来源:
    介绍: 汉阳陵是汉代景帝刘启和他的皇后合葬的汉阳陵,陵中出土最多的就是陶俑,而其中的侍女俑,可以说是汉阳陵陶俑中最为精美的部分。汉阳陵墓葬出土的陶俑非常多,特别是人物俑,它们都按照真人的三分之一大小来制作,各式各样,造型生动。本期节目为您介绍汉阳陵的侍女俑。(国宝要案2009年第215期)
  • 釉上多彩陶瓷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釉上多彩陶瓷被誉为中国彩瓷之祖。本期节目展现的童子俑等瓷器再现了宋金时期的生动世俗生活画面,形形色色的彩俑都是宋金社会各阶层的人物。除了独特的金代釉上多彩陶瓷,还有一种在瓷器上写字的釉上多彩瓷。釉上多彩陶瓷具有珍贵的历史资料价值和艺术价值。(国宝档案2009年第331期)
  • 罗马—秦汉古文明巡礼 帝国娱乐 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不久前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办的《秦汉--罗马文明展》中,通过中国秦汉时期和罗马时期的文物展出,人们领略到东西方古代文明的绚烂多姿。本期节目我们将通过一些有趣的文物,来看看这两个东西方文明古国在娱乐方式上的相同与差异。(国宝档案2009年第332期)
  • 汉阳陵珍宝

    类型:
    来源:
    介绍: 迄今为止,陕西汉阳陵遗址区内共发现了近300座墓坑,出土文物共3万余件。这些随葬品几乎囊括了汉景帝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将汉景帝的生活展现在了世人眼前。在汉阳陵博物馆收藏着一件与众不同的藏品,它就是这块大石头。其实,这是一个边长30多厘米的“六博棋盘”。您看,这石棋盘上的横纵刻痕,正是走子的方向。不过,东汉时期记录着六博棋玩法的《博经》早已失传了。据宋代《古博经》推断,六博棋大致是两人对坐,在棋盘上移动黑白两色的圆形棋子,因每人执子六颗,故称“六博棋”。(国宝档案2009年第218期)
  • 南齐永明造像碑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物以稀为贵,能够流存至今的这块南齐永明造像碑,可说是千年不遇的珍品。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中国四川省茂汶县出土的南齐永明造像碑,在屡遭战乱之后,落到了盗贼黄某的手里。按照黄某的计划,这块造像碑将被运往成都,然后转运上海,再销往海外。然而如此一来,千年古碑就将会流失海外,古碑的命运令人担忧(国宝档案2009年第223期)
  • 中华国宝海外大巡礼 秦汉-罗马古文明巡礼 帝国娱乐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不久前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办的《秦汉--罗马文明展》中,通过中国秦汉时期和罗马时期的文物展出,人们领略到东西方古代文明的绚烂多姿。本期节目我们将通过一些有趣的文物,来看看这两个东西方文明古国在娱乐方式上的相同与差异。(国宝档案2009年第333期)
  • 泾川百里石窟长廊 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介绍了在丝绸之路北线的故道上,有一段长达百里的石窟长廊,这些石窟是佛教刚开始传入中原的时候,在泾河两岸的山崖上开凿的。早期开凿的石窟大多是供僧人起居的僧房窟和修行的禅窟。这些窟中都没有雕刻佛像、绘制壁画。到了中国历史上的十六国时期,这里才出现了有佛像的石窟,开始在石窟中供奉佛塔。中间的佛窟里还立有一根石柱,这根柱子就是洞中佛塔,是早期佛教石窟的重要标志。(国宝档案2009年第334期)
  • 倪瓒与秋亭嘉树图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节目为您介绍的国宝是北京故宫收藏的一幅书画。这幅画的作者大名鼎鼎,因为他开创了中国山水画的一种新的画风。他就是被誉为元四家之一的中国元代著名画家――倪瓒。《秋亭嘉树图》也是其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本期节目介绍了这样一幅看上去内容并不丰富、画工也不复杂的绘画,如何成为倪瓒开创了一种新的画风之作的。(国宝档案2009年第224期)
  • 泾川百里石窟长廊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在泾川百里石窟长廊中,早期开凿的石窟大多是供僧人起居的僧房窟和修行的禅窟。这些窟中都没有雕刻佛像、绘制壁画。到了中国历史上的十六国时期,这里才出现了有佛像的石窟。《南石窟寺之碑》镌刻于北纬永平三年,也是公元510年,碑上记述了北魏泾州刺史奚康生命工匠开凿南北石窟寺的历史。(国宝档案2009年第336期)
  • 揭秘地下博物馆 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1990年,咸阳国际机场专用公路修建前夕,考古工作者在随工清理和考古勘探中发现了汉代的古墓。考古工作者经过数年的发掘,对这座汉墓定名为汉阳陵,推断出汉墓是汉景帝刘启的陵墓。汉景帝是一位美食家,墓坑中的动物俑和装粮食、肉汤的器皿是汉景帝的食物,同时也反应了当时人们生活的富足。(国宝档案2009年第214期)
  • 泰伯庙与泰伯墓

    类型:
    来源:
    介绍: 在无锡古镇梅里,现在叫梅村,泰伯之名家喻户晓。梅里古镇的泰伯庙始建于公元154年,是东汉桓帝追慕泰伯的美德,命吴郡太守修建的。泰伯是吴氏同宗的同一祖先。位于鸿山南麓的泰伯墓与泰伯庙同时修建,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青石砌筑的平面圆形墓墩,直径约4米、高2米多。(国宝档案2009年第226期)
  • 重修回山王母宫颂碑

    类型:
    来源:
    介绍: 自1990年开始,每年都会有几十个台湾朝圣团到甘肃省泾川县朝圣谒祖,是什么吸引了这么多的台湾同胞来到这个中国西部的县城,台湾同胞虔诚地在回山上顶礼膜拜,为的是来到西王母的祖庙甘肃泾川回山西王母宫,拜谒他们心中的中国女神西王母。是什么使得信仰西王母的海外同胞认同甘肃泾川回山上的西王母宫是西王母祖庙的所在地,在泾川县回山脚下的西王母文物管理所有这样一块石碑。这是一块宋代碑刻,名叫“重修回山王母宫颂碑”,也叫“陶谷碑”、“天圣碑”。全碑通高2.83米,宽0.83米,厚0.18米。碑额梯形,上刻五寸篆书“重修回山王母宫颂”。碑文为篆书,二十行,每行四十六字,由于年代久远,现在碑文残缺140余字。(国宝档案2009年第337期)
  • 泾川百里石窟长廊 中

    类型:
    来源:
    介绍: 华尔纳等人以考察队的名义,来到的泾川百里石窟的1号和4号窟,进行破坏和掠夺。在当地村民的阻止下,索要了华尔纳等人的钱作为对遭到破坏佛像的修复,并保存了一号窟的佛像。(国宝档案2009年第335期)
  • 中国亭 一

    类型:
    来源:
    介绍: 中国亭是一座两层建筑,最初是比利时国王用于招待各国来宾和社会名流的宴会厅,如今,它已经成为比利时皇家艺术历史博物馆的一个分馆,展出的都是中国清代的外销瓷。步入中国亭,一层是当年的宴会大厅,今天依然保持着当时的设计格局,欧式装潢,非常豪华。环顾四周,映入眼帘的是各种精美的中国瓷器,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有青花、五彩、粉彩、广彩、单色釉瓷等等,涵盖了清代外销瓷的主要品种,俨然是一座辉煌的瓷器博物馆。(国宝档案2009年第220期)
  • 镇海寺碑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介绍了甘肃省泾川县的王母宫文物管理所一间普普通通的房间里,矗立着一块刻有神秘文字的石碑。这块石碑由青石刻成,正面刻楷书“镇海之碑”。仔细观察这些残留下来的文字很像今天中国藏族地区人们正在使用的藏文。然而,经过专家的考证,它们并不是藏文,而是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八思巴文。因此这块石碑又被称作《八思巴文碑》,这些八思巴文讲述了一段神秘的历史故事。(国宝档案2009年第338期)
  • 揭秘地下博物馆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2009年6月27日,一场以“微笑”为题的中国古代精品文物展,在台北历史博物馆开幕。作为全场焦点的“微笑陶俑”,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同时展出的西汉裸体俑、女骑兵俑等,一共261件。它们全部来自陕西省西安的一处地下博物馆。(国宝档案2009年第216期)
  • 刀光剑影

    类型:
    来源:
    介绍: 作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的楚国军事强大,其兵器更是独具一格。2009年5月,湖南省博物馆举办了《凤舞九天楚文物特展》,展出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各种各样的器物,如漆器、青铜器和兵器等等,其中的兵器更是五花八门,矛、戈、戟、剑等等,应有尽有。(国宝档案2009年第225期)
  • 中华国宝海外大巡礼 日本篇 千年寻罗汉 一

    类型:
    来源:
    介绍: 贯休,字德隐,中国五代时期的著名画僧。贯休所画,不是一般的文人画,这位诗僧画僧一生所画的都是罗汉画。相传贯休画的真迹在宋代已佚失。2008年的一天,原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副院长、中国知名的书画鉴定专家杨新接到电话,说有一张贯休的画请他鉴定。为此专家团沿着佛教历史留下的线索,飞赴日本开始寻觅贯休的罗汉画。(国宝档案2009年第339期)
  • 中华国宝海外大巡礼 日本篇 千年寻罗汉 二

    类型:
    来源:
    介绍: 2008年的一天,原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副院长、中国知名的书画鉴定专家杨新家的电话响了,一个朋友打电话给杨新,说有一张贯休的画请他看一下。贯休,字德隐,中国五代时期的著名画僧。贯休所画,不是一般的文人画,这位诗僧画僧一生所画的,都是罗汉画。相传贯休画的真迹在宋代已佚失。于是,杨新心里就怀疑了。可没想到,就是这个电话,却引发了一次千年罗汉的寻访之旅。(国宝档案2009年第340期)
  • 中国亭 二

    类型:
    来源:
    介绍: 中国亭是一座两层建筑,最初是比利时国王用于招待各国来宾和社会名流的宴会厅,如今,它已经成为比利时皇家艺术历史博物馆的一个分馆,展出的都是中国清代的外销瓷。外销瓷的分类、色泽、制作。(国宝档案2009年第221期)
  • 说唱陶俑

    类型:
    来源:
    介绍: 四川省郫县宋家林出土的陶俑是目前出土的说唱俑中最为精彩的两件,它们滑稽的造型,惟妙惟肖的神态,让人看后忍俊不禁。它们不仅在研究中国汉代社会生活、文化艺术、精神信仰等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同时在中国艺术史上也闪耀着夺目的光芒。(国宝档案2009年第219期)
  • 燕晋遗珍 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在首都博物馆《千古探秘--考古与发现》展览上,有两件西周时期燕侯的青铜器,可奇怪的是,燕侯的东西却出土于晋侯的领地。走进展厅,我们看到了晋侯墓出土的一些珍稀文物:这件青铜兔尊体积小巧,但做工精致,造型逼真,背上留口并加盖,造型十分可爱。据专家介绍,在晋侯墓共出土了7件兔尊,都是出自晋献侯和晋穆侯父子墓中,可见这两位晋侯对兔子情有独钟。(国宝档案2009年第342期)
  • 万法归一殿(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 燕晋遗珍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在首都博物馆《千古探秘--考古与发现》展览上,有两件西周时期燕侯的青铜器,可奇怪的是,燕侯的东西却出土于晋侯的领地。走进展厅,我们看到了晋侯墓出土的一些珍稀文物:这件青铜兔尊体积小巧,但做工精致,造型逼真,背上留口并加盖,造型十分可爱。据专家介绍,在晋侯墓共出土了7件兔尊,都是出自晋献侯和晋穆侯父子墓中,可见这两位晋侯对兔子情有独钟。(国宝档案2009年第343期)
  • 伏羲女娲图麻布画

    类型:
    来源:
    介绍: 2009年8月,在首都博物馆举行的《千古探秘--考古与发现》的展览中,展出了《伏羲女娲图麻布画》,画中画了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伏羲和女娲。这幅画是用麻布纺织而成,画的上半部是两人的上半身,左边是女娲,画的右边是伏羲,伏羲右手揽着女娲的肩,左手执矩举在头上,用食指与女娲对指着。(国宝档案2009年第344期)
  • 承德外八庙——万法归一殿(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 皇后之玺

    类型:
    来源:
    介绍: 1968年夏天,在中国陕西省咸阳市韩家湾村,小学生孔忠良放学回家的路上发现了一块刻着小动物和奇怪字符的石头印章。后经专家鉴定,它是一块上好的新疆和田羊脂玉。玉石上雕刻的是一只螭虎。更让专家惊讶的是,玉石上竟雕刻着“皇后之玺”四个篆体字。字体庄重流畅,颇具书法意趣,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专家立即意识到,这极有可能是一位皇后的玉玺。(国宝档案2009年第345期)
  • 承德外八庙——万法归一殿(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 中华国宝海外大巡礼 日本篇 千年寻罗汉 三

    类型:
    来源:
    介绍: 海外寻宝组赴日本奈良等地寻找中国五代著名的画僧贯休罗汉画真迹,寻宝之旅没有预想那么顺利,日本东京皇居外苑还藏有珍贵的画迹。据《宣和画谱》记载,到北宋徽宗时期,松御府已藏有贯休绘佛教人物图30件,罗汉像就占了26件,这些是主要记录来源。益州名画录中记载了贯休的作画风格。(国宝档案2009年第346期)
  • 承德外八庙——万法归一殿(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 素纱襌衣的秘密

    类型:
    来源:
    介绍:
  • 中华国宝海外大巡礼 日本篇 千年寻罗汉 四

    类型:
    来源:
    介绍: 海外寻宝组赴日本奈良等地寻找中国五代著名的画僧贯休罗汉画真迹,寻宝之旅没有预想那么顺利,日本东京皇居外苑还藏有珍贵的画迹。北京某博物馆一幅麻布本《��怙罗尊者》和日本高台寺本的《��怙罗尊者》的对比后发现,这幅麻布本《��怙罗尊者》罗汉图就是贯休留下的唯一一件绘画真品。(国宝档案2009年第347期)
  • 鹿形金怪兽

    类型:
    来源:
    介绍: 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有一件小小的金器。它的样子像鹿,可又不是鹿,头顶上长着比身躯还大的角,通体用纯金打造,整个身躯及四肢上部满饰凸云纹,颈及胸部以细线条刻画成鬃毛,双角及嘴部饰凸棱纹。这件造型奇特的器物叫鹿形金怪兽,是公元前三世纪时期铸造的,属于中国古代北方匈奴游牧民族留存下来的器物。
  • 彬县大佛 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大佛寺石窟位于陕西省彬县,它南依清凉山,北傍泾河水,绵延错落在400米长的奇峭崖壁上,共有大小石窟130多孔,造像1980多尊。远远望去,宏伟壮观,一派佛国气象。被称为陕西第一大佛。彬县大佛寺石窟也被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宝档案2009年第236期)
  • 汉代画像砖 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画像砖在秦代随着墓葬制度的发展而兴起,到了汉代则发展到了顶峰。在这一时期,墓葬由战国时期的木椁墓演变成了砖室墓,因此人们用空心砖来修建墓室,用画像砖来装饰墓室。本期节目介绍了存放在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的汉代画像砖、画像石。(国宝档案2009年第349期)
  • 耀州窑大观碗

    类型:
    来源:
    介绍: 2009年3月13日,宋代耀州窑青釉大观铭文牡丹纹碗入藏耀州窑博物馆的仪式发布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件宋代耀州窑大观铭文牡丹纹碗,口径只有9.7厘米,虽然是小盏,但器形十分完整,精巧玲珑。最令人叫绝的当数瓷器上面的刻花纹饰――折枝牡丹,其刻法传神地勾勒出牡丹盛放时的形象。塔形牡丹花的最下两层花瓣呈俯仰莲基座形,另外五层花瓣取鱼鳞式逐层递减地排列其上,有“大观”二字铭文以楷书刻于折枝牡丹纹的花蕊中。纹样布局规范,整器在青釉的映衬下,犹如美玉一般圆浑柔美。(国宝档案2009年第29期)
  • 中华国宝海外大巡礼 中国亭 三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节目带您了解在中国亭陈列的明清时期的外销瓷在造型和装饰上的特点。中国亭以其独特的造型和丰富多彩的中国瓷器收藏闻名欧洲,成为外国朋友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国宝档案2009年第227期)
  • 汉代画像砖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画像砖在秦代随着墓葬制度的发展而兴起,到了汉代则发展到了顶峰。这一时期,墓葬由战国时期的木椁墓演变成了砖室墓,因此,人们用空心砖来修建墓室,用画像砖来装饰墓室。在四川博物院的汉代陶石艺术馆,满眼的汉代画像砖、画像石让人震惊。(国宝档案2009年第350期)
  • 潞河督运图(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潞河督运图纪录了中国清朝时期运河漕运的繁华景象,展现了当时的经济、商贸、习俗及社会风貌,是研究中国大运河漕运经济和文化不可缺少的国宝文物,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国宝档案2009年第142期)
  • 青州佛造像文物展 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节目带我们去恭王府欣赏精美的佛教文物。介绍了恭王府的建筑特点。还介绍了静谧・顿悟文物特展所展出的山东省青州市龙兴寺佛造像出地的故事和它的外形特点及历史特征。(国宝档案2009年第351期)
  • 青州佛造像文物展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为北京恭王府全面对外开放一周年,恭王府与山东省青州市文物局共同举办《静谧・顿悟--文物特展》,展出了龙兴寺出土的佛造像。恭王府是北京现存清代王府中布置最精美、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也是唯一一座全面对外开放的清代王府,多姿多彩的府邸布局、美轮美奂的王府建筑,巧夺天工的园林艺术,让人流连忘返。(国宝档案2009年第351期)
  • 宜兴前墅古龙窑

    类型:
    来源:
    介绍: 在中国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前墅村里,居住着许多半耕半工的制陶人家。就在前墅村西一处平缓的山坡上,有一座酷似巨龙的建筑,远远望去,像一条蜿蜒而上的巨大卧龙,而这里就是已有600多年历史的古龙窑。龙窑是中国古代陶瓷窑炉之一,也称长窑。在中国古代,最原始的窑是利用现成的山洞或挖掘洞穴,在里面焙烧如“缶”等瓦器和陶器。从汉字“窑”上,我们不难发现,“窑”字上部分代表洞穴,而下半部分则是所烧制的盛酒器――缶,这也是“窑”字构成的由来。(国宝档案2009年第230期)
  • 中华国宝海外大巡礼 秦汉—罗马古文明巡礼 帝国医学

    类型:
    来源:
    介绍: 节目从两千多年前留下的文物入手,探索秦汉与古罗马这两大文明古国在医学上的成就。从一张古罗马时期的就医示意图能看出,那个时期已经有了针管,而1800年前的医生已经掌握了食疗药疗等方法。中华世纪坛展出了一些独特的医疗器具,有着古老的妇科检查器具。考古发现说明古罗马时期医学文明已经达到一个高度。与西方医学体系不同的是,中医以阴阳五行为基础,以望闻问切四方法诊断病情,使用中药、针灸、拔罐、食疗等手段。(国宝档案2009年第353期)
  • 中华国宝海外大巡礼——比利时篇 收藏情缘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介绍了比利时华人勾永东收藏的白釉镂空双耳瓷瓶,并介绍他的其他的收藏文物,节目还介绍了中国的外销瓷。
  • 中华国宝海外大巡礼 秦汉—罗马古文明巡礼 丧葬之礼

    类型:
    来源:
    介绍: 介绍了古罗马帝国与中国秦汉王朝独特的丧葬习俗。古罗马帝国由于日益流传的神话与宗教神圣的象征意义,人们将神的形象融入在了丧葬文化中。中国秦汉则是将凶猛威严的神兽和神像守护死者。(国宝档案2009年第354期)
  • 莱顿博物馆寻珍(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荷兰王国的人口稠密程度名列欧洲首位,除了阿姆斯特丹、海牙、鹿特丹等享誉全球的大城市外,星罗棋布遍及全国的是一个个小城小镇,莱顿就是最具代表性的荷兰小镇之一。莱顿市位于古莱茵河畔,面积23平方公里,人口约10万人。2009年4月,我们《国宝档案》海外寻宝摄制组来到了这座风光秀美的小城,寻觅那些来自中国的艺术瑰宝。(国宝档案2009年第242期)
  • 孙思邈与药王山

    类型:
    来源:
    介绍: 药王山坐落于中国陕西省铜川市,面积约10余平方公里,海拔812米。药王山原名五台山,因为这里是隋唐时期著名的医药学家孙思邈老年隐居的地方,所以清朝时期就改称为药王山。孙思邈人称“药王”,在中国的医药历史上,他著录的《千金方》被誉为我国古代的医学百科全书。为了纪念他,历朝历代的人们都在药王山上修寺建庙,用来祭祀他。至今药王山仍然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国宝档案2009年第240期)
  • 揭秘中山国 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千古探秘--考古与发现”展览上,一些来自一个古老而神秘国度--中山国的文物让众多参观者都十分好奇。做工精致的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虎噬鹿器屏风底座等精巧华美,体现了古时工匠的高超技艺。还有巨大的山字形青铜器也十分独特,它的整体就像汉字中的“山”字,它通高1.19米,重达50多公斤。根据王馆长介绍,这几件风格独特的文物都出自中山墓。这个墓葬的发现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一项重大考古发现成果。这次考古发现让一个两千多年前的神秘历史古国--中山国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国宝档案2009年第355期)
  • 揭秘中山国(中)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介绍了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千古探秘--考古与发现”展览上,一些来自一个古老而神秘国度--中山国的文物让众多参观者都十分好奇。做工精致的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虎噬鹿器屏风底座等精巧华美,体现了古时工匠的高超技艺。还有这件巨大的山字形青铜器也十分独特,这几件风格独特的文物都出自中山墓。这个墓葬的发现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一项重大考古发现成果,这次考古发现让一个两千多年前的神秘历史古国--中山国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国宝档案2009年第356期)
  • 玉华寺佛足印(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陕西铜川市玉华山的一个山沟里,出土了一块残破的石刻,石上刻着一对巨大的精美脚印。这块石刻的出现,震惊了文物界与佛教界。这是一块大青石,残宽72厘米,残高66厘米,复原宽度为88厘米。石上雕刻一对巨大的脚印,足有半米长,20厘米宽。脚印上的图案,雕刻华美,单从艺术价值来看,堪称艺术精品。经考证,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块佛足印雕刻,雕刻于唐朝659年至664年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国之瑰宝。(国宝档案2009年第238期)
  • 彬县大佛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通过彬县大佛的形神可以看出李世民一直就有当皇帝的野心。大佛寺石窟也反映了丝绸之路的繁盛,为专家研究唐朝历史提供了实物。彬县大佛寺石窟也被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宝档案2009年第237期)
  • 揭秘中山国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介绍了中山国的文化,以及从考古墓穴中发掘的文物。中山国墓葬的发现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一项重大考古发现成果,这次考古发现让一个两千多年前的神秘历史古国--中山国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国宝档案2009年第357期)
  • 蟠桃会泥塑 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1884年农历十月十日,慈溪太后举办生日庆典,无锡地方官员呈上蟠桃会泥塑,受到慈溪的喜爱。蟠桃会泥塑中的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展现了无锡惠山艺人的高超技艺。(国宝档案2009年第231期)
  • 追忆李先登先生 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李先登,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中国文物协会专家委员、《国宝档案》栏目首席顾问于2009年11月26日病逝,终年71岁。2004年10月,《国宝档案》栏目正式开播,从节目开创初期到他离世前,李先登先生都勤勤恳恳地工作在幕后,为编导们解答很多关于国宝方面的问题。本期节目是对李先登先生的追忆。(国宝档案2009年第358期)
  • 追忆李先登先生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李先登,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中国文物协会专家委员、《国宝档案》栏目首席顾问于2009年11月26日病逝,终年71岁。本期讲述李先登先生退休之后就一直在《国宝档案》栏目组工作,同时也广泛的参加了文博事业的各项社会活动。本期讲述李先登先生退休后的忙碌生活。(国宝档案2009年第360期)
  • 莱顿博物馆寻珍(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节目介绍了荷兰莱顿博物馆里收藏的中国艺术瑰宝,有木雕观音像、十八罗汉像等珍品。(国宝档案2009年第241期)
  • 中华国宝海外大巡礼 荷兰篇

    类型:
    来源:
    介绍: 荷兰阿姆斯特丹博物馆瓷器馆馆长以廉价的100荷兰元购得了一件稀世罕见的汝窑瓷器,几年后他带着这件古董去参加东方瓷器展的时候震撼了所有藏家。本期节目通过这个故事抛砖引玉,来到了今天的阿姆斯特丹博物馆,详细的介绍了这件震惊古董界的稀世汝窑。(国宝档案2009年第360期)
  • 无声的乐器

    类型:
    来源:
    介绍: 2003年,考古人员在无锡鸿山镇的7座越国贵族墓葬中,发掘出土了瓷器、陶器、玉器等陪葬物品2000多件,种类涉及乐器、礼器、首饰、生活用品等等。其中,出土的乐器有500多件,包括编钟、甬钟、编磬、�T于、句�S、三足缶等等,数量之大,实属罕见。但是这些乐器与我们通常所见的乐器却大不一样,在琳琅满目的乐器里面,竟然没有一件能够敲击演奏。因为,鸿山遗址出土的这些乐器,都是古代先人仿照青铜乐器的造型,所烧造的青瓷和硬陶乐器,不能敲击,一敲就会破碎。(国宝档案2009年第233期)
  • 蟠桃会泥塑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1884年农历十月十日,慈禧太后在紫禁城的储秀宫举办生日庆典,来自全国各地的地方官员都带着贵重的礼品前来为慈禧祝寿。华贵的玉器、璀璨的金器、淡雅的瓷器,可谓样样精美,件件珍贵。名为《蟠桃会》的大型泥人作品,是无锡的地方官送给慈禧太后的生日礼物。这是一组高达一米多的手捏泥人。泥人整体像一座山,最上面是一个大红色的阁楼,阁楼上的牌匾上写着“蟠桃会”三字。阁楼下方,25位神仙分四层站立,王母娘娘高高坐在最上层,南极仙翁和麻姑分站两侧。每个神仙的表情都不一样,服装也不一样,他们有的手上捧着仙桃,有的拿着荷花,个个表情生动,面带微笑,就像缩小的真人,站在山上,一副飘飘然的模样。喜气洋洋的祝寿气氛,让慈禧非常高兴。(国宝档案2009年第232期)
  • 国宝档案 2009年 第361期

    类型:
    来源:
    介绍: 介绍了庞贝古城出土的精巧的饮食器具,同样中国古代南越王墓中也出土了两千多年前的食器,两千年前对美食的追求促使分处东西方的古人们同时创造了许多兼具实用性与功能性的精美食器。(国宝档案2009年第361期)
  • 探秘曾侯乙墓——饮酒之风

    类型:
    来源:
    介绍:
  • 2009古代国宝大巡礼(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节目,与您一起回顾2009年,曾介绍过的重要国宝。回顾了摄制组拍摄采访过的北京首都博物馆举办的《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四川省博物院举办的以《千年一笑》为主题的陶俑展,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常设展《陕西古代文明》等几次文物展览。(国宝档案2009年第364期)
  • 走进荷兰——凡露博物馆(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海外寻宝摄制组来到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拍摄。拍摄的第一站是凡露博物馆,凡露博物馆的前身是阿姆斯特丹市显赫一时的家族――凡露家族的私人宅邸。1973年,家族的最后一位男性继承人把这栋私人宅邸改建成了博物馆,对外开放。本期节目介绍了收藏在丹露博物馆的中国文物。(国宝档案2009年第305期)
  • 走进荷兰——凡露博物馆(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开始了与东方特别是中国的贸易。1604年东印度公司的商船载着许多瓷器返回荷兰,并且公开拍卖。在其后的近二百年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为最大的中国瓷器商之一。其一百多年在中国进口的瓷器虽没有具体的数目,但分析下来大概数千万之多。这些瓷器中保存完好的已经成为珍品。(国宝档案2009年第304期)
  • 五祀卫鼎

    类型:
    来源:
    介绍: 1、英国:最大“海怪”头骨化石现英南海岸2、了解关于上龙的知识3、“挑战杯”:地方院校作品夺人眼球4、北京:快乐家庭实验室快乐走进社区5、贵州:作业有代写网上随意卖6、每日邮报:灰熊妈妈教孩子捕鱼技巧7、国际在线:科学家发现远古“独角苍蝇”8、国际在线:摄影师拍到抹香鲸领幼仔捕食乌贼9、日本:生日快乐!阿西莫10、新奇产品豆腐,沙发灯泡瓶装饮料印象派蛋糕11、上海世博:各地精彩创意先睹为快12、图书推荐:《虫――昆虫家族与它们的亲戚》
  • 走进荷兰——城市博物馆(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节目继续介绍荷兰城市博物馆,一幅海上贸易油画,荷兰在中国定制的许多外销瓷,中国工匠仿制的各种各样的瓷器,他们借鉴西洋绘画画法,表现了中国人大胆吸收外来文化,洋为中用的创新精神。有些从中国运往欧洲的瓷器又经过金银装饰,充满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浓浓意味。(国宝档案2009年第319)
  • 走进荷兰——城市博物馆(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介绍了阿姆斯特丹城市博物馆是一家公立博物馆,展出的文物绝大多数都和阿姆斯特丹城的发展有关。荷兰阿姆斯特丹城市博物馆展出的瓷器绝大多数都是中国明清时期的外销器。这些民窑烧制的青花瓷运到荷兰,被荷兰博物馆完好无损的保存下来的。(国宝档案2009年第318期)
  • 国庆领袖画像(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200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六十华诞。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轰鸣的礼炮声响彻长空。共和国的武装力量踏步在庄严的广场,三军列阵,铁甲生辉!从1949年到2009年,六十年,新中国的每一步都曾留下坚实的声响!从威严的阅兵,到盛大的群众方阵表演。这一天,每一位中华儿女热血奔腾……国庆阅兵和群众游行的场景至今令我们难忘。在群众游行方阵中,出现了新中国四代国家领导人的巨幅画像,给人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现在,这四幅画像已经作为珍贵的国宝文物入藏首都博物馆。(国宝档案2009年第362期)
  • 国庆领袖画像(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国庆六十周年典礼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四位领导人的画像作为珍贵的文物已经被首都博物馆收藏。本期节目继续为大家介绍这些画像创作过程的故事。邓小平画像的原素材来自国庆35周年庆典,王少伦创作这幅画像的重点放在突出邓小平的亲切上。江泽民主席画像的原素材也来自国庆阅兵的资料,王晓宏很注重细节的处理。胡锦涛主席的画像背景是人民大会堂会议厅,贺羽几易其稿,精益求精。(国宝档案2009年第363期)
  • 红色文物巡礼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节目,与您一起回顾《国宝档案》在2009年推出的30多集红色国宝的系列节目。一件件饱经沧桑的革命文物,一个个继往开来的历史瞬间。国宝档案盘点红色文物:1、2009年《国宝档案》走进延安2、2009年《国宝档案》走进井冈山(国宝档案2010年第1期)
  • 2009海外寻宝之旅(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2009年,《海外寻宝》摄制组走访了加拿大、比利时、荷兰、日本、意大利等国,播出了百余期不同主题的节目。在这些节目里,占有很大比重的当数中国古代外销瓷了。本期节目带观众一起回顾了2009年播出的中国外销瓷系列节目,并介绍流落异乡的华夏珍宝,介绍与中国珍宝结下不解之缘的人。(国宝档案2010年第2期)
  • 海外寻宝之旅(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2009年,《海外寻宝》摄制组走访了加拿大、比利时、荷兰、日本、意大利等国,播出了百余期不同主题的节目。在这些节目里,占有很大比重的当数中国古代外销瓷了。本期节目带观众一起回顾了2009年播出的中国外销瓷系列节目,并介绍流落异乡的华夏珍宝,介绍与中国珍宝结下不解之缘的人。(国宝档案2010年第3期)
  • 走进恭王府——弦索备考(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节目主要介绍弦索乐与恭王府的关系,这种音乐在古代,多流传于北方。这些古曲谱后来被手抄为弦索备考,同时它也成为孤本。此外,恭王府供养着很多这样的艺人,古老的音乐在恭王府这一特殊的环境中传承了下来。(国宝档案2010年第4期)
  • 走进恭王府——弦索备考(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弦索,又叫弦索乐,是一种以弦乐器为主的中国传统乐曲体裁。因为历史上多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就有了“北弦索,南丝竹”之说。在中国古代,音乐采用师徒传授,口口相传的方法传承。为了避免古曲谱失传,1814年,中国蒙古族音乐家荣斋收集整理了13套中国古代弦索曲,把它们编辑成工尺谱手抄本,定名《弦索备考》,俗称《弦索十三套》。现存的《弦索备考》成为极其珍贵的存世孤本。(国宝档案2010年第5期)
  • 小河墓地之谜(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介绍新疆罗布泊人奥尔德克带领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发现小河墓地遗址的经过,以及在墓地中发现的高贵而美丽的女性木乃伊的特征。同时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新疆考古所所长王炳华等人两次进入罗布沙漠都未能找到小河墓地遗址的情况。(国宝档案2010年第6期)
  • 小河墓地之谜(中)

    类型:
    来源:
    介绍: 2002年,小河墓地出现在新疆考古所所长伊第利斯眼前。伊第利斯说,这真是一座死亡的殿堂,墓地破坏得相当严重。2003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小河墓地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开始。小河墓地有墓葬约330个,其中被盗扰的约160个。新疆考古专家对全部编号的167个墓葬发掘了163个,还发现了最小的婴儿墓葬。小河是世界考古史上的孤本,伊第利斯所长这样感慨地说。小河墓地,被评为2004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国宝档案2010年第7期)
  • 小河墓地之谜(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小河墓地有墓葬约330个,其中被盗扰的约160个。新疆考古专家对全部编号的167个墓葬发掘了163个,还发现了一位美丽微笑女人的墓葬。被称为小河公主。这是一个具有白种人特点的美人。这个世人关注半个世纪的墓葬揭开了。此外,麻黄枝还摆在死者旁边。这个世界考古史上的孤本,是4000年前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国宝档案2010年第8期)
  • 中华国宝海外大巡礼——美国篇 海外寻马

    类型:
    来源:
    介绍: 在过去的一年中,《国宝档案》栏目组,曾经飞赴美国,马不停蹄地走访了美国多个著名博物馆,寻访了一批流失海外的珍贵国宝。收获非常大,在寻访的珍宝中,发现了不少关于马的中国古代绘画,令人惊叹的是,这些绘画大多存世孤本,堪称国宝中的珍品,展示了流失海外的宝“马”图。(国宝档案2010年第9期)
  • 宝岛寻宝——金门访古(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在过去的一年中,《国宝档案》栏目组曾经飞赴美国,马不停蹄地走访了美国多个著名博物馆,寻访到了一批流失海外的珍贵国宝。在寻访到的珍宝中,我们发现了不少关于马的中国古代绘画。令人惊叹的是,这些绘画大多是存世孤本,堪称国宝中的珍品。本期节目我们就向您展示这些流失海外的“宝马图”。(国宝档案2010年第11期)
  • 宝岛寻宝——金门访古(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介绍了台湾金门地区民居的特色,那里有闽南式建筑和水头聚落。金门随处可见各式形态的石狮,石狮是金门人的守护神。(国宝档案2010年第12期)
  • 宝岛寻宝——金门风狮爷(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2009年11月,国宝档案摄制组来到了金门。本期节目就介绍了金门人民传统中的保护神――金门风狮爷。随着两岸三通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人来到金门旅游。金门风狮爷是一座雕像,虽然显得非常奇怪,但却异常威武。随着文化的沉淀,这座雕像也成为了民族传统的代表。(18:50:0010国宝档案:2010-13)
  • 宝岛寻宝——金门风狮爷(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介绍了金门风狮爷文化,金门矗立着各种姿态风狮爷造像,金门人眼中风狮爷具有避风消灾的神奇力量,本期介绍了最大的镶壁风狮爷,陶艺家王明宗运用柴陶和当地陶土烧制陶土风狮爷。(国宝档案2010年第14期)
  • 宝岛寻宝——走进金门民俗村(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 宝岛寻宝——走进金门民俗村(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金门地区流行着一句俗语叫“有山后富,无山后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金门比山后村富裕的村落多的是,但却没有一个地方的民俗建筑比得上山后村。金门山后民俗文化村位于山后村中堡,原为金门一百五十五个自然村之一。村庄建于清光绪26年,也就是公元1900年,是王国珍、王敬祥父子构建分赠王氏族人居住的宅第。整个村落费时二十余年建成,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金门地区保存最完整的闽南民居建筑形式之一。(国宝档案2010年第16期)
  • 宝岛寻宝——走进水头聚落(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在金门寻访古迹的过程中,给我们印象最为深刻的要数中西合璧的水头聚落了。在靠近码头的水头聚落,闽南建筑风格的古厝与西洋风情的小楼交相辉映,形成了金门地区一道独特的景观。金门有很多美丽的村庄,这其中要数水头聚落的民居最有特色。来到水头聚落,远远就能看见高高的小洋楼矗立在闽南式建筑群中,中西合璧的独特形式让人耳目一新。(国宝档案2010年第17期)
  • 宝岛寻宝——走进水头聚落(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节目介绍台湾金门水头聚落得月楼的建筑特点、用途等情况,同时介绍水头聚落的发展历史、院落式古宅的建筑特点等情况。(国宝档案2010年第18期)
  • 宝岛寻宝——虚江啸卧石刻群

    类型:
    来源:
    介绍: 金门岛位于厦门东面海外,地处厦门港咽喉,为闽南屏障,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自古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所以这里曾经出现过不少抗击侵略、保家卫国的民族英雄。本期的《国宝档案》要寻访的就是位于金门岛上的一处与民族英雄俞大猷有关的古代遗存--虚江啸卧石刻群。(国宝档案2010年第19期)
  • 宝岛寻宝——金门朱子祠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节目介绍位于金门岛的朱子祠的建筑特点,以及朱熹的人生成就。同时介绍浯江书院的历史,以及在当地的威望。(国宝档案2010年第20期)
  • 宝岛寻宝——郑成功在金门

    类型:
    来源:
    介绍: 民族英雄郑成功打败了盘踞在台湾长达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者,使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当时,为收复台湾,郑成功曾在金门操练兵马,很多地方都留下了这位民族英雄的足迹。本期节目,与我们一起在金门寻访郑成功当年的足迹。(国宝档案2010年第21期)
  • 宝岛寻宝——台北故宫珍藏(一)

    类型:
    来源:
    介绍: 采访的第一站就是台北,这里有中式建筑、也有西式的摩天大厦,此外,还有殿堂般的艺术馆和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座。在器物部,我们看到了大量文物,有类似红烧肉的玉雕肉形石,工艺精细。此外,还有利用玉的本身颜色分布雕琢出饱满的翠玉白菜。(国宝档案2010年第22期)
  • 宝岛寻宝——台北故宫珍藏(二)

    类型:
    来源:
    介绍: 台北故宫博物院位于士林区至善路,沿着台阶向上,穿过刻有“天下为公”的高大石牌坊,我们就来到了掩映在青山绿树中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它是一座古香古色的建筑群,建筑借鉴中国传统宫殿的建筑形式,碧瓦黄墙,白色的大理石围栏,庄重典雅。台北故宫博物院1960年破土动工,1965年11月12日落成,此时,恰逢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因此,台北故宫博物院又称“中山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藏品超过60万件,其中包括中国各个时期的瓷器25423件、青铜器6044件、玉器12104件、绘画5287件、书法3046件、法帖474件、拓片895件、珐琅器2510件、善本书籍198464�裕�其中很多藏品都是原来珍藏在北京紫禁城,也就是北京故宫里的皇家御用品,堪称是一座巨大的中华文物宝库。(国宝档案2010年第23期)
  • 宝岛寻宝——台北故宫珍藏(三)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节目介绍台北故宫博物院内珍藏的清代紫檀家具的特点等情况,同时介绍相关的历史知识。(国宝档案2010年第24期)
  • 宝岛寻宝——台北故宫珍藏(四)

    类型:
    来源:
    介绍: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藏品超过60万件,其中包括中国各个时期的瓷器25423件、青铜器6044件、玉器12104件、绘画5287件、书法3046件、法帖474件、拓片895件、珐琅器2510件、善本书籍198464�浴F渲泻芏嗖仄范际窃�来珍藏在北京紫禁城,也就是北京故宫里的皇家御用品,堪称是一座巨大的中华文物宝库。(国宝档案2010年第25期)
  • 宝岛寻宝 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 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2009年2月14日,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飞赴北京,访问了北京故宫博物院,他此行的目的是与北京故宫商借文物,为台北故宫将要举办的《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做准备,这是两岸故宫第一次合作交流,台湾同胞有幸见到了北京故宫的雍正时期的珍品。(国宝档案2010年第26期)
  • 宝岛寻宝 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 中

    类型:
    来源:
    介绍: 2009年12月初,我们《国宝档案》摄制组飞赴宝岛台湾,走进台北故宫,采访拍摄了这里正在举办的大型展览《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这个展览荟萃了北京故宫、上海博物馆和台北故宫珍藏的有关雍正皇帝的文物珍品。本期节目介绍了这些皇家珍品的特质特征,以及它们所代表的美好寓意。(国宝档案2010年第27期)
  • 宝岛寻宝 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雍正皇帝上承康熙,下启乾隆,为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是一位出色的皇帝,台北故宫举办的《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中收藏了大量的雍正朱批奏折,让人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勤于理政的雍正皇帝。(国宝档案2010年第28期)
  • 宝岛寻宝——情系国宝

    类型:
    来源:
    介绍: 说起台北历史博物馆收藏的来自河南省的文物,就要讲一讲台湾一些特殊的老人,年近90高龄的杨祥麟老人就是其中的一位。杨祥麟先生和河南省运台古物监护委员会的每一位委员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监护文物60年,为后人保留下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杨祥麟说:我这么做是因为对祖国、对家乡、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国宝档案2010年第29期)
  • 宝岛寻宝——台北历史博物馆 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节目讲述了台北历史博物院的建筑风格,及其里面陈列的诸多中国古代的器皿。龙耳虎足方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蟠龙方壶藏于台北历史博物馆。(国宝档案2010年第30期)
  • 宝岛寻宝——台北历史博物馆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介绍了台北是一座有着浓厚文化气息的历史古城,坐落在台北市南海学园内的台北历史博物馆,是台湾地区成立的第一家大型博物馆,这里也是以展示中华文物为主。台北历史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从殷商时期到清朝末年有6万多件,有南北朝、隋唐时期的石雕、造型古朴的远古陶器、凝重大气的先秦青铜器、多姿多彩的唐三彩、宋元时期的官窑瓷器、清代的珐琅器、牙雕等。(国宝档案2010年第31期)
  • 宝岛寻宝——台湾博物馆藏珍 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台湾的历史要从台湾省博物馆了解,摄制组乘车来到台北二二八和平公园,天后宫的残迹就在这里,已成为市民游憩的场所。台湾博物馆就在公园北边,前身是日本殖民侵略者在台湾建立的总督府博物馆,近百年的历史使它本身就成为了一处古迹,博物馆是台湾岛内第一座以台湾岛自然史,台湾少数民族人文史料为收藏中心的博物馆,共有藏品11万余件,这里藏有刘铭传引进的蒸汽机车,博物馆还有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物展厅,藏有众多珍贵藏品。(国宝档案2010年第32期)
  • 宝岛寻宝——台湾博物馆藏珍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台湾省博物馆建立于1915年。台湾省博物馆与一般博物馆不同的是,台湾省博物馆坐落于公园当中,使它更加贴近市民的生活。台湾省博物馆采用西洋古典建筑风格,外覆铜皮的中央圆顶、入口门廊一字排开的6根仿希腊神殿巨柱给人一种气势磅礴之感,大门前的两只铜牛在阳光下闪耀着古铜光泽。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台湾省博物馆是台湾岛内第一座以台湾岛自然史、台湾少数民族人文史料为收藏中心的博物馆,共有藏品11万余件。(国宝档案2010年第33期)
  • 宝岛寻宝——康熙台湾舆图

    类型:
    来源:
    介绍: 台湾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长卷《康熙台湾舆图》,画心长522.9厘米,宽64.2厘米,全图绢本设色,以中国传统山水技法绘制,画中山脉、河流、屋舍、船只、人物、动物应有尽有。除此之外,农桑、狩猎、运输等生活场景也历历在目。这幅看似山水画的长卷,其实是一张地图。长卷上所描绘的就是康熙年间台湾西部地区由北到南的山川地形、兵备部署与城乡生活等人文景观,所以这幅长卷被命名为《康熙台湾舆图》。(国宝档案2010年第34期)
  • 宝岛寻宝——走进奇美博物馆 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节目介绍了台南的城市特点,并介绍了台南具有现代气息的博物馆奇美博物馆的建筑年代,以及博物馆内珍藏的各种宝物。(国宝档案2010年第35)
  • 宝岛寻宝——走进奇美博物馆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在台南这座古城中,有一座相当现代化的博物馆--奇美博物馆。奇美博物馆建成于1992年,常年对外免费开放。奇美博物馆由西洋绘画雕塑、乐器、古兵器、自然史和古文物等五个部分组成。在古兵器展厅和古文物展厅都有珍贵的中国文物。(国宝档案2010年第36期)
  • 宝岛寻宝——郑成功在台湾 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介绍台南市这座古城中,与郑成功有关的地名、著名建筑等情况,并具体介绍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情况,以及在安平古堡发掘遗址出土的各种文物。(国宝档案2010年第37期)
  • 宝岛寻宝——郑成功在台湾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1862年赤��楼出现第一座中国式建筑。1879年,沈葆桢奏请朝廷,在赤��楼建立海神庙。1886年,沈受谦在赤��楼增建蓬壶书院、五子祠和文昌阁。台南市历史博物馆迁到赤��楼。现赤��楼的结构介绍。郑氏家庙的由来、位置、建筑风格和陈列。延平郡王祠的位置、布局、风格、创建时间。(国宝档案2010年第38期)
  • 巴蜀汉陶寻珍 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陶瓷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发明之一,陶器古朴大方,瓷器典雅秀丽,在我们以前的节目中为您介绍了大量精美的陶瓷器。今天,我们要为您介绍的国宝,就是中国四川成都巴蜀汉陶。巴蜀地区自古就是鱼米之乡,秦朝统一中国后,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在巴蜀地区迅速传播,这里的农业和手工业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人民生活富足。当时陶器的生产不但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它还被用来作为随葬品。在四川成都的巴蜀汉陶艺术博物馆里收藏着许多汉代的陶石艺术珍品,为我们再现了汉代巴蜀地区厚葬风俗的情景。(国宝档案2010年第39期)
  • 巴蜀汉陶寻珍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在四川成都的巴蜀汉陶艺术博物馆里收藏着许多汉代的陶石艺术珍品,它坐落于青城山脚下,之所以将博物馆选在青城山是因为恒温恒湿的原因。本期节目为我们介绍了汶川大地震中被震碎的陶器以及出土的大量精美的陶瓷器。(国宝档案2010年第40期)
  • 巴国奇珍 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被列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李家坝遗址,是一座战国时期的古代巴人墓葬群。数百座巴人的墓葬成片分布,排列井然有序。显然,这里曾经生存着一个庞大的巴人聚落。在这些巴人墓葬中,有着令人惊愕的硕大的巴人骨架,少量的铜、陶质生活器皿,还有放置在巴人身上或身侧的青铜兵器。这些青铜兵器包括剑、矛、钺、戈、箭镞等,它们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在随葬品中占了很大比例。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些青铜兵器铸造精巧,纹饰精美,虽历经两千多年,却依然散发着幽冷的杀伐之气。(国宝档案2010年第41期)
  • 巴国奇珍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被列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李家坝遗址,是一座战国时期的古代巴人墓葬群。数百座巴人的墓葬成片分布,排列井然有序。在古老的巴人族系中,以虎为图腾,随后的三峡考古发掘便印证了这一记载。在这些巴人墓葬中,有着令人惊愕的硕大的巴人骨架,少量的铜、陶质生活器皿,还有放置在巴人身上或身侧的青铜兵器。这些青铜兵器包括剑、矛、钺、戈、箭镞等,它们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在随葬品中占了很大比例。(国宝档案2010年第42期)
  • 南越王屏风构件

    类型:
    来源:
    介绍: 在广州市象岗山的一座南越王的墓葬内,考古专家发现了一些小巧精致的青铜器,它们不仅精美,而且造型非常奇特。这件器物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呈直角,下半部则是一个力士的形象。经过考古专家对这件器物的复原,发现它竟然是一件屏风,那些小巧精致的青铜器则是屏风的顶饰和底部托座。专家再根据墓室里残留的漆片的样子,将木板涂上黑漆,再在黑漆上画上红色卷云纹,一件精美大气的漆木屏风重现人间。(国宝档案2010年第43期)
  • 虎年迎春 铜虎迎春

    类型:
    来源:
    介绍: 商代的伏鸟双尾铜虎、虎纹装饰的青铜器:虎耳虎形扁足铜鼎的介绍。虎斑纹十字铜戈、兽面纹三角形铜戈、虎斑纹木柄铜剑。虎符用于调遣军队。虎钮�T于、四虎青铜�D的介绍。(国宝档案2010年第44期)
  • 虎年迎春 金虎送福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节目继续讲述以虎为造型的国宝文物。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龙耳虎足方壶和台北历史博物馆的春秋蟠龙纹方壶是以虎的造型作为器足的,为虎托方壶;而龙的造型则作为壶耳,昂首壶肩。龙与虎的形象,似乎是定格为虎跃龙腾,分别成为方壶主要的组成部分,既有实用性,又极具艺术感。(国宝档案2010年第45期)
  • 虎年迎春 玉虎呈祥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节目继续讲述以虎为造型的国宝文物。中国人喜欢玉,人们很早便以玉为材进行各种题材的雕刻,最早在玉器上出现虎的玉器是安徽省一个墓葬中出土的玉双虎首璜。按中国古代观念,白虎代表西方灵兽,于是它的形象逐渐出现在玉器上用于辟邪。玉的圆润丰盈和虎的勇猛之势使虎型玉雕成为国之瑰宝。(国宝档案2010年第46期)
  • 虎年迎春 虎年画虎

    类型:
    来源:
    介绍: 中国人画虎有着悠久的历史,历代画虎名家高手不乏其人。据史书记载,唐代画家吴道子、东晋顾恺之、宋代包拯的后代包贵、包鼎,元代周耕云、明代赵廉,均为画虎名家,可惜作品未见流传。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虎图,便是这幅宋代的《卞庄子刺虎图》。卞庄子是鲁国的大夫,以“勇”著称。本期节目介绍以虎为题材的绘画珍品。(国宝档案2010年第47期)
  • 虎年迎春 瑞虎贺岁

    类型:
    来源:
    介绍: 在中国,以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进行纪念,自古以来,中国以十二生肖为造型的国宝异彩纷呈,人们更是喜欢以虎的形象作为玉器、石刻等作品的原型,因为在中国,这些作品都是中华文明的艺术瑰宝,是英勇不屈大无畏精神的象征和对幸福吉祥的期盼。(国宝档案2010年第48期)
  • 走进宫廷遗粹展 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2009年9月,在深圳市博物馆,一场名为《宫廷遗粹》的展览拉开了帷幕。此次展出的文物共100多件,来自南京博物院,全部都是中国明清时期的宫廷用品。展览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九五之尊》,内容是象征皇权的文物,包括乾隆皇帝的金发塔、龙袍,道光皇帝作亲王时的金印、金册等;第二部分叫《钟鼎玉石》,展示的是皇帝妃子们的生活用品,如奢侈精致的笔洗、花盆、香薰等;第三部分名为《巧夺天工》,包括木雕、漆器、玉器等一系列奇绝的工艺陈设品;最后一部分是《普愿法界》,都是清宫中的佛像等宗教器物。(国宝档案2010年第49期)
  • 走进宫廷遗粹展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2009年9月,在深圳市博物馆,一场名为《宫廷遗粹》的展览拉开了帷幕。身上有蚯蚓走泥纹的炉钧釉双耳瓶和仿钧红釉双耳瓶都是乾隆时期烧制的仿钧窑瓷器。蚯蚓走泥纹的形成。钧窑中钧瓷的特征。钧瓷产生窑变的缘由。钧瓷是宋朝产生的。百子图壁挂等皇帝大婚时的用品。(国宝档案2010年第50期)
  • 中华国宝海外大巡礼 罗聘书画展 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2009年底,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名为《罗聘的艺术世界》的展览。罗聘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画家。本期节目走近美国纽约的罗聘书画展,介绍了这位传奇艺术家的艺术生平和艺术作品。(国宝档案2010年第51期)
  • 中华国宝海外大巡礼 罗聘书画展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2009年10月,《独特的视野-罗聘的艺术世界》特展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举办,展出了60余幅罗聘珍贵的书画作品,本期节目走进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向您介绍了罗聘艺术生涯中最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国宝档案2010年第52期)
  • 恭王府修缮 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2008年8月,修葺一新的北京恭王府整体对外开放,迎接着海内外的游客,向世人展示这座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之美。本期节目介绍了恭王府的传奇历史背景和建筑风格,以及为何受到人们的赞美。(国宝档案2010年第53期)
  • 恭王府修缮 中

    类型:
    来源:
    介绍: 恭王府中的和玺彩画、凤和玺彩画、苏式彩画、戗檐砖雕、宫门戗檐、透风砖雕、什锦窗砖雕的特点、用途。恭王府采暖主要是地采暖和火炕。(国宝档案2010年第54期)
  • 恭王府修缮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介绍了2008年8月修葺一新的北京恭王府整体对外开放,迎接着来自海内外的游客,向世人展示着这座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独特之美。1982年恭王府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恭王府的保护和修缮工作倾注了众多工作人员的心血。(国宝档案2010年第55期)
  • 黑色魅光 蛋壳陶 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山东省博物馆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蛋壳陶了。蛋壳陶身为黑色,在灯光的照耀下宛如镜子一般,最奇特的是陶器的厚度仅0.1毫米左右,因此看起来很大的蛋壳陶,重量才10克左右。本期节目介绍了蛋壳陶的特色、历史以及文化价值。(国宝档案2010年第56期)
  • 黑色魅光 蛋壳陶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山东省博物馆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蛋壳陶了。蛋壳陶是一种制作精致,造型小巧的黑桃器物,外表漆黑黝亮,陶胎薄如鸡蛋壳。本期节目介绍了蛋壳陶最具代表性的高柄杯、蛋壳陶的质料和特色、制作手法、历史以及文化价值。(国宝档案2010年第56期)
  • 中华国宝海外大巡礼——美国篇 青铜柉禁(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带领大家到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其中有许多珍贵的中国古代文物。大都会博物馆里的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堪称举世无双。位于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青铜器展厅,展示的器物叫“��禁”,摆放错落有致,是现今仅存的完整的一套。这套非常珍贵的祭祀礼器,器物上有精美的纹饰,每一件都有自己不同的级别和用途,独特的造型和功能包括盛酒、温酒、饮酒等等。(国宝档案2010年第58期)
  • 中华国宝海外大巡礼——美国篇 青铜柉禁(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带领大家到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其中有许多珍贵的中国古代文物。据专家介绍,1905年端方曾被派往国外考察,先后到过日本、美国及欧洲等地,那时的他肯定不会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的珍贵藏品会流落海外,流落美国。青铜器��禁中的每一件器物都精美绝伦,其中,青铜禁数量稀少,目前全世界也不超过10件,金身的四壁还有排列整齐的方孔,是为了保持禁体内通风,从而达到防腐的作用。再现了中国西周时期,祭祀青铜酒器的丰富多样,也展现了中国青铜文化的繁盛。(国宝档案2010年第59期)
  • 乌杨阙(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1998年在重庆市忠县乌杨镇,王草药在河滩上采草药的时候发现了两块刻着怪兽的大石头,经过专家曾先农的判断,两块大石头是古代的铺首,曾先农随后在当地又发现了汉阙,这块汉阙被定名为乌杨阙。(国宝档案2010年第60期)
  • 乌杨阙(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在中国现存的30多处汉阙中,仅重庆市忠县就发现了两处,一为丁房阙,一为无铭阙。长江边上的重大发现,很快被报到重庆市,市博物馆专家及时赶到现场。经确认,这些巨型石块,正是汉阙的基本构件。因为出土于忠县乌杨镇,它随即被定名为乌杨阙,很快被纳入已经启动的三峡库区文物抢救计划。(国宝档案2010年第61期)
  • 九秋图

    类型:
    来源:
    介绍: 这幅收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九秋图》描绘了秋天时节9种盛开的花卉,从右至左依次为:含苞待放的海棠、优雅的紫茉莉、幽静的百里香、艳丽的长春花、怒放的菊花、雅致的紫雪花、幽香的桂花、黄色的蜀葵和龙胆。在同一幅画卷上,9种花卉竞相开放,美不胜收。在画卷上,还有“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等多方清朝皇帝印章。《九秋图》的作者是清代乾隆时期的宫廷画家钱维城。(国宝档案2010年第62期)
  • 打马球图壁画

    类型:
    来源:
    介绍: 《打马球图壁画》横3.05米,纵1.30米,是一幅较大的壁画。从画中明显可以看出壁画已经残缺不全,但是保留的部分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有两个人正在打马球。其中一人骑马纵身一跃、马蹄腾空,马背上的参赛者眼神专注地盯着球,手持杆,奋力击球。在2005年的日本世博会上,这幅精美的《打马球图壁画》来到东京展出,向世人展示了它的魅力。2009年8月,在首都博物馆举行的《千古探秘考古与发现》展览中,再次展出了这幅精美的《打马球图壁画》。(国宝档案2010年第63期)
  • 唐代皇家建筑构件

    类型:
    来源:
    介绍: 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唐朝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是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唐代的建筑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本期介绍的文物就和唐代建筑有关,它们就是唐代皇家建筑构件。在遗址考古展区,唐代长安城遗址的考古发现吸引了观众的目光,让人们对唐代的长安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是唐代长安城平面图,考古发掘证实,唐代的长安城东西长9721米,南北宽8651米,周长36.7公里,面积84平方公里。城内有11条南北走向和14条东西走向的大街,把长安城整齐划分为108个坊,每个坊之间有15米宽的大街相通,坊内有2米多宽的小街巷连接着千家万户,整座城市就像一个大棋盘,规划严整,整齐有序。(国宝档案2010年第64期)
  • 中华国宝海外大巡礼--比利时篇 再序兰亭·书法展(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2009年10月13日,“再序兰亭:中国书法大展”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皇家美术馆隆重开幕,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的重多古代书画艺术珍品汇聚一堂,一次难得一见的中国书法大展拉开了帷幕。二百余位来自欧洲、中国、美国等地的嘉宾观众来到布鲁塞尔皇家美术馆,亲历了“再序兰亭:中国书法大展”展览开幕式,来自中国的当代书法家当场书写一幅高4.4米、宽5.5米的草书巨制,赢得了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国宝档案2010年第64期)
  • 再序兰亭·书法展(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2009年10月13日,“再序兰亭・中国书法大展”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皇家美术馆隆重开幕,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的重多古代书画艺术珍品汇聚一堂,一次难得一见的中国书法大展拉开了帷幕,使中国书法的精华,得以完美地呈现给欧洲观众。在展览中,还展出了不少中国历代帝王的书法珍品,使人感觉到中国古代帝王们对书法的青睐和钟爱。(国宝档案2010年第66期)
  • 吴白庄画像石(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吴白庄位于山东临沂,是书圣王羲之的故乡,最引人注目的是数量众多的古代画像石。画像石为东汉时期雕刻,雕工精美,并出自同一墓室。节目介绍考古学家判断此墓葬为汉朝,且是二千石以上的官吏墓室的原因,并对画像石的花纹进行赏析。(国宝档案2010年第67期)
  • 吴白庄画像石(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山东省临沂市南6公里处的吴白庄村西部,有一座高于地面10米的巨大封土堆。1972年底,临沂考古工作人员对这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因多次被盗,剩下的随葬品只有水晶质坠饰1件、绿松石小兽3件、部分碎青瓷片和大量的画像石,经专家推断墓主人应该是中国东汉晚期相当于郡太守的官吏。吴白庄汉墓出土的49块画像石,雕刻精美,画像内容主要表现了墓主人生前尊贵奢侈的生活和众多仙人、神话传说以及奇禽异兽等。(国宝档案2010年第68期)
  • 石染典过所

    类型:
    来源:
    介绍: 在首都博物馆里展出的许多重要考古发现和极为珍贵的文物,一件名为石染典过所的文物令人惊叹。在博物馆地下一层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墓葬考古展区,石染典过所,它由三张纸粘接而成,长78厘米,宽28.5厘米,前后残缺,上下完整,二十四行文字,是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509号墓发掘出土,年代为唐开元20年。石染典过所,石染典为人名,过所是过关文牒,是过关卡的意思。(国宝档案2010年第69期)
  • 羊脂白玉臂搁

    类型:
    来源:
    介绍: 南京博物院藏有一件明朝的玉器,玉器玉质温润、精雕细琢,上面的蝈蝈、蝴蝶等各种纹饰逼真生动,被人称为是文房第五宝,这就是臂搁,也称搁臂、腕枕,就是垫在手腕下的器物。作为文房用具的臂搁不仅是实用品,还是珍贵的文化艺术品,特别是材质珍稀、制作精美的,更被认为是文房用品中的奢侈品。臂搁始于唐代,盛于明清。古代臂搁一般为竹质,所以也被称为竹夫人。竹子高洁雅致,用它做的臂搁不但清凉,而且富书卷气,颇受文人喜爱。(国宝档案2010年第70期)
  • 彩绘木俑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节目为您介绍的木俑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墓主人是中国西汉长沙丞相�a侯利苍的妻子辛追夫人,墓中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有丝绸、帛画、漆器、彩绘木俑等。彩绘木俑共出土101件,少数是男俑,多数是梳高髻的女俑。这些女俑很可能都是辛追夫人生前的婢女。木俑虽经两千多年的埋藏,但保存非常完好。(国宝档案2010年第71期)
  • 美国藏中国婴戏图(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2009年末,在美国弗利尔博物馆举办了一场题为《中国绘画中的婴戏图》的特别展览。展览既有绘画作品,也有陶瓷、版画等辅助展品,展品有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如宋人临摹周文矩的《浴婴图》,元代李公麟的《货郎婴戏图》,清代著名画师丁观鹏的《仕女婴戏图》等等,全面的为观众展示了一个纯真的孩童世界。(国宝档案2010年第72期)
  • 美国藏中国婴戏图(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2009年末,在美国弗利尔博物馆举办了一场题为《中国绘画中的婴戏图》的特别展览。展览既有绘画作品,也有陶瓷、版画等辅助展品,展品有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如宋人临摹周文矩的《浴婴图》,元代李公麟的《货郎婴戏图》,清代著名画师丁观鹏的《仕女婴戏图》等等,全面的为观众展示了一个纯真的孩童世界。(国宝档案2010年第73期)
  • 武进寺墩之谜(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武进寺墩是一个古城,它位于中国常州市东北15公里处,有着4500年左右的历史,经过考古发掘,在寺墩遗址发现了4座良渚文化大墓。(国宝档案2010年第74期)
  • 武进寺墩之谜(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1973年10月,中国江苏省常州市武进郑陆三皇庙村农民在取土烧砖时,竟然挖出了玉璧和玉琮。常州市博物馆随即派专家前往玉器出土地。经过考古发掘,专家发现,这里竟然有一座神秘的古国古城。这个神秘古城就是武进寺墩遗址,位于中国常州市东北15公里处。这里原本是一块高20米、直径100米的土墩,当地人俗称“寺墩”。从1978年到1995年,经过多次的考古发掘,专家在寺墩遗址先后发现了4座良渚文化大墓。(国宝档案2010年第74期)
  • 淹城探秘(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介绍了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淹城这座春秋时期的古城遗址,淹城是一种三城三河相套的建筑形制,在中国的古城遗址中是绝无仅有的,这样建造是为了军事防御。(国宝档案2010年第76期)
  • 淹城探秘(中)

    类型:
    来源:
    介绍: 在中国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有一处春秋时期的古城遗址--淹城。本期节目介绍埋藏在淹城护城河有2000多年历史的独木舟、青铜�B、青铜句�S等瓷器文物。考古学家也根据这些文物揭开淹国的神秘面纱。(国宝档案2010年第77期)
  • 淹城探秘(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在中国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有一处春秋时期古城遗址--淹城,城东西长850米,南北宽750米,总面积达65万平方米。淹城里外被三道河流围环,从里向外依次是:子城、子城河;内城、内城河;外城、外城河;三城三河相套。这种三城三河相套的建筑形制,在中国的古城遗址中是绝无仅有的。(国宝档案2010年第78期)
  • 中华国宝海外大巡礼 美国藏中国陶瓷

    类型:
    来源:
    介绍: 大都会博物馆坐落于美国纽约的曼哈顿小岛,它建成于1880年,被誉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这里的瓷器藏品有早期的青瓷、白瓷,唐代的三彩,宋代五大名窑,元青花、釉里红瓷器,明、清的景德镇斗彩、五彩瓷器等等应有尽有。既有美观实用的生活用品,也有造型独特的陈设品,丰富多样。(国宝档案2010年第79期)
  • 美国藏 中国陶俑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节目为中华国宝海外大巡礼,大都会博物馆坐落于美国纽约的曼哈顿小岛,博物馆里馆藏丰富,在琳琅满目的展品中,神采飞扬的中国古代人物俑尤其引人入目,这些人物俑大多来自于唐代,他们活灵活现,仿佛真人一般。(国宝档案2010年第80期)
  • 南宋漆器

    类型:
    来源:
    介绍: 常州博物馆,馆藏的漆器有50多件,其中最精美的是出土常州武进的中国南宋时期的朱漆戗金莲瓣式人物花卉纹漆奁。介绍此件漆奁富丽堂皇的配色和结构造型,并介绍漆器在我国的发展过程和南宋漆器的特点等。(国宝档案2010年第81期)
  • 南朝画像砖

    类型:
    来源:
    介绍: 在江苏省常州市博物馆的展厅里,珍藏着许多画像砖。画像砖集雕刻和绘画为一体,在秦代,画像砖随着墓葬制的发展而兴起,汉代发展到了顶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画像砖继续流行,隋唐后逐渐衰落。在南朝时期,画像砖墓有了一定的发展,并有鲜明的特色。江苏出土了大量南北朝时期的画像砖,常州就发现了许多画像砖墓。常州博物馆收珍藏的这批画像砖都是南朝时期的,其中的人物画像砖最为生动传神。(国宝档案2010年第82期)
  • 王洛家族墓遗珍

    类型:
    来源:
    介绍: 1997年5月,人们在中国江苏省武进市的东北部的横山桥镇发现了两座古墓,专家对墓葬研究后证实,这是明代时期的一个家族墓葬群,墓主人是王洛家族之墓。考古专家对墓葬进行了清理和发掘,一共有175件文物,其中丝织品服饰80件,金饰品30件,还有其他门类的文物65件,如乌纱帽、铜镜等等。其中丝织品服饰最为珍贵,不仅数量大,而且纹饰图案丰富精美,丝织工艺也很高超。(国宝档案2010年第83期)
  • 洗砚池晋墓(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山东省临沂市洗砚池街的北侧,曾是中国晋代书圣王羲之的故居。2004年3月,人们在扩建王羲之故居公园的时候,先后在这里发现了两座古代墓葬,出土了丰富的文物,精美的金器、铜器、瓷器、陶器等,向人们展示了墓主人高贵的身份。专家告诉我们,二号墓曾经是王羲之故居的晒书台,墓主人是晋元帝司马睿的父亲司马觐与他的妃子夏侯氏的合葬墓;一号墓墓主人则是三个孩童,其中两个男孩葬在了一起,一个两岁,一个未满一周岁,另外一边是一个女孩。(国宝档案2010年第84期)
  • 洗砚池晋墓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山东省临沂市洗砚池街的北侧,曾是中国晋代书圣王羲之的故居。2004年3月,人们在扩建王羲之故居公园的时候,先后在这里发现了两座古代墓葬,出土了丰富的文物,精美的金器、铜器、瓷器、陶器等,向人们展示了墓主人高贵的身份。专家告诉我们,二号墓曾经是王羲之故居的晒书台,墓主人是晋元帝司马睿的父亲司马觐与他的妃子夏侯氏的合葬墓;一号墓墓主人则是三个孩童,其中两个男孩葬在了一起,一个两岁,一个未满一周岁,另外一边是一个女孩。(国宝档案2010年第84期)
  • 中华国宝海外大巡礼 美国藏 康熙彩瓷 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华盛顿美国国家美术馆的建筑风格,内部的藏品,有一个地下室收藏有中国康熙时代的五彩、素三彩及康熙颜色釉。康熙云龙纹观音瓶,观音瓶的特点,康熙素三彩特点和制作工艺。素三彩瓷狮。五彩瓷器的特点。(国宝档案2010年第86期)
  • 美国藏 康熙彩瓷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美国国家美术馆收藏的艺术品大约有4万多件,囊括了欧洲中世纪、美国殖民时代以及现代的众多名家名作。在这个没有名字的地下展厅里,陈列着整整一个展厅的中国瓷器。经专家确认,这批瓷器大多为清代康熙年间的瓷器,存世稀少,极为珍贵。主要品种为康熙五彩、素三彩,以及各种颜色的康熙单色釉和粉彩。(国宝档案2010年第87期)
  • 和硕智亲王金印

    类型:
    来源:
    介绍: 和硕智亲王金印是嘉庆皇帝赐给儿子�F宁,同时还有一个金册,并册封为和硕智亲王,原因就是�F宁平定了癸酉之变。�F宁后继承皇位,即道光帝。(国宝档案2010年第88期)
  • 邛窑珍品 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护四川邛窑遗址,四川省考古队在十方堂邛窑遗址开始重新发掘,发掘出土古陶瓷器物一万多件。这些精美的瓷器色彩丰富多样,造型生动活泼,出土器物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从产品到窑炉、窑具都有完整的实物,它对中国古陶瓷史的研究有着很重要的价值。从十方堂整理出来的瓷器种类繁多,有各种生活用具、建筑构件、生产工具、文房用品、娱乐用品、礼仪用品等。烧造的生活用具主要有杯、盘、碗、盏、碟、壶、盆、盒、钵、缸、灯等。这些瓷器色彩丰富,虽然制作简单,却体现了一种朴素的审美观(国宝档案2010年第89期)
  • 邛窑珍品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护四川邛窑遗址,四川省考古队在十方堂邛窑遗址开始重新发掘,发掘出土古陶瓷器物一万多件。这些精美的瓷器色彩丰富多样,造型生动活泼,出土器物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从产品到窑炉、窑具都有完整的实物,它对中国古陶瓷史的研究有着很重要的价值。从十方堂整理出来的瓷器种类繁多,有各种生活用具、建筑构件、生产工具、文房用品、娱乐用品、礼仪用品等。烧造的生活用具主要有杯、盘、碗、盏、碟、壶、盆、盒、钵、缸、灯等。这些瓷器色彩丰富,虽然制作简单,却体现了一种朴素的审美观。(国宝档案2010年第90期)
  • 王世襄与国宝 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2009年年底,中国文博界的大家--王世襄先生离世。王先生的离开震惊文博界。为了纪念王世襄先生,我们特别制作了两期节目,说说王世襄先生与国宝结下的不解之缘。王世襄,号畅安,1914年5月25出生于北京,中国著名的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2009年11月28日去世,享年95岁。王世襄一生,追宝、护宝、藏宝,以宝会友;爱玩、会玩,由玩成家。虽然经历坎坷,但他一直乐观地面对人生,用毕生的精力钻研自己喜爱的中华文化。(国宝档案2010年第91期)
  • 王世襄与国宝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2009年年底,中国文博界的大家--王世襄先生离世。王先生的离开震惊文博界。王世襄,号畅安,1914年5月25出生于北京,中国著名的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2009年11月28日去世,享年95岁。本期节目介绍了王世襄先生生前的主要收藏以及他由玩成家的人生经历。(国宝档案2010年第92期)
  • 圆明园海外寻珍——综述篇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为中华国宝海外大巡礼系列节目,介绍了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一座昔日的皇家园林付之一炬,无数的珍贵文物流失海外,这些珍宝都是中华古代文化的精华。2009年圆明园管理处正式启动海外寻宝计划,希望将海外与圆明园有关的文物和资料建档立案。经过专家反复研究决定此次寻宝之旅的第一站从美国开始。(国宝档案2010年第93期)
  • 圆明园海外寻珍——走进美国国会图书馆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为圆明园海外寻珍系列节目,2009年圆明园管理处正式启动海外寻宝计划,希望将海外与圆明园有关的文物和资料建档立案。此次寻宝之旅来到了美国国会图书馆,在国会图书馆藏有一部关于圆明园的清朝文献《圆明园大木作定例》,该书详细记载了有关圆明园的施工定额。(国宝档案2010年第94期)
  • 合作研山图卷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介绍了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这幅《合作研山图》,是由多人合作完成的。其中有:翁方纲小字隶书的《宝晋斋研山考》、罗聘之子罗允缵绘的《宝晋斋研山图》和研山拓本、罗聘等绘的《合作研山图》4个部分,因是多人合作,所以得名《合作研山图》。(国宝档案2010年第95期)
  • 雁形尊与鸟形尊

    类型:
    来源:
    介绍: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的两件青铜器特别引人注目,一件叫雁形尊,一件叫鸟形尊。雁形尊,高39厘米,长45厘米,雁呈卧姿,长颈,身上的羽毛用阴刻线刻画出来,精美异常;鸟形尊长28厘米,形象怪异。尊的整体呈鸟形,鸟头高昂,曲颈向上,但颇为有趣和令人不解的是,尊的整体为鸟形却有着鱼嘴、鹰喙鼻、兽耳、凤冠、鸽身和鸭脚等肢体部分。(国宝档案2010年第96期)
  • 大夏皇陵探宝

    类型:
    来源:
    介绍: 1982年3月,重庆江北织布厂正在扩建厂房。施工中,工人们挖出了一座古墓,墓中出土了丝织品,还有小银锭两枚、小金碗一只。其中有一块刻有篆书“玄宫之碑”的石碑,左右两侧阴线各刻一盘龙,碑文正书24行,正文每行47字,全碑共1004字。正是这块石碑揭开了古墓的秘密。仔细辨认,石碑上刻有“大夏太祖钦文昭武皇帝玄宫碑”等字迹。根据碑上记述的内容,专家判断出古墓的主人,正是大夏国皇帝明玉珍的墓葬--睿陵。(国宝档案2010年第97期)
  • 满城汉墓 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讲述了满城汉墓中的金缕玉衣、铜朱雀衔环杯、金银医针等古代陪葬品。(国宝档案2010年第98期)
  • 满城汉墓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满城汉墓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之墓。刘胜墓全长约52米,最宽处约38米,最高处约7米,由墓道、车马房、库房、前堂和后室组成,窦绾墓和刘胜墓的形制大体相同。两墓的墓室庞大,随葬品豪华奢侈,共出土金器、银器、铜器、铁器、玉器、石器、陶器、漆器、丝织品等遗物1万余件,其中包括"金缕玉衣"、"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等著名器物。(国宝档案2010年第99期)
  • 中华国宝海外大巡礼 圆明园海外寻珍——费城珍宝

    类型:
    来源:
    介绍: 圆明园美国工作组在一位热心人的提示下来到了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希望能有所发现,在中国馆内发现了很多清代的鼻烟壶,并发现了清代宫廷做工精致的水晶器皿。(国宝档案2010年第100期)
  • 圆明园海外寻珍——发现老照片

    类型:
    来源:
    介绍: 2009年12月3日,圆明园工作组一行人驱车从美国费城辗转到美国寻宝的第三站--纽约。纽约市是一座全球化的大都市,由于联合国总部设在这里,因此纽约还被世人誉为“世界之都”。这里有许多著名的博物馆、画廊和演艺比赛场地。然而工作组无暇顾及眼前的景色,稍事休息,就马不停蹄赶赴纽约之行的第一站--位于“睡谷”的洛克菲勒档案中心。据了解,洛克菲勒档案中心收藏着许多圆明园的老照片和档案资料,这也是圆明园工作组把纽约之行第一站定在这里的最初原因。(国宝档案2010年第101期)
  • 长信宫灯 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介绍了在窦绾墓出土的长信宫灯的造型,灯上的文字,长信宫灯被发现的过程,以及长信宫灯的价值。(国宝档案2010年第102期)
  • 长信宫灯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介绍了在窦绾墓出土的长信宫灯的收藏者,灯的流传,长信宫灯的使用年代和设计构造,以及长信宫灯保存。(国宝档案2010年第103期)
  • 无瑕美玉

    类型:
    来源:
    介绍: 在河北省满城汉墓中出土的大量精美的文物中,有大量的精美玉器。考古专家在金缕玉衣内发现前胸和后背共放置了18块玉璧。而在其他随葬品中,发现玉器共78件,大致可分为白玉、青玉和碧玉三种,其中光洁无暇、晶莹明亮的优质白玉共42件。它们形制各异,有人物、动物造型的,也有玉环、玉圭、玉璜,制作工艺非常精美。(国宝档案2010年第104期)
  • 朱雀、羊尊、人形灯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介绍了在河北满城人们发现了汉代刘胜王后墓葬,发掘出许多珍贵的文物。铜朱雀灯整个造型充满了动感与活力。羊尊灯发现于墓室的侧室内,是浴室中的专用灯具,刻画细腻,栩栩如生。除了富有吉祥寓意的动物形灯,在墓室中还发现了一盏人物形灯,名叫当户灯。当户灯的造型为一个半跪的铜人,他左手置于膝上,右手上举,托一灯盘。此灯设计反映出中国汉代金属铸造工艺的高超技巧和独特的审美艺术。(国宝档案2010年第105期)
  • 《树下美人图》

    类型:
    来源:
    介绍: 《树下美人图》于1972年出土于中国新疆吐鲁番高昌古城郊的阿斯塔那古墓地,《树下美人图》是墓中出土的《弈棋图》屏风画的一部分。《弈棋图》屏风画以弈棋的贵妇为中心人物,围绕弈棋的有亲近观棋、仕女应候、儿童嬉戏等内容,是描绘唐代贵族妇女生活的一组屏风画。自汉代开辟了丝绸之路后,东西方不仅在物质上有了交流,在文化方面也相互融合相互吸收,《树下美人图》正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相互融合后的一个物证。(国宝档案2010年第106期)
  • 圆明园海外寻珍——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2009年底,圆明园工作组一行人驱车从美国费城辗转到美国寻宝的第三站--纽约。纽约市是一座全球化的大都市,由于联合国总部设在这里,因此纽约还被世人誉为“世界之都”。这里有许多著名的博物馆、画廊和演艺比赛场地。然而工作组无暇顾及眼前的景色,稍事休息,就马不停蹄赶赴纽约之行的第一站--位于“睡谷”的洛克菲勒档案中心。据了解,洛克菲勒档案中心收藏着许多圆明园的老照片和档案资料,这也是圆明园工作组把纽约之行第一站定在这里的最初原因。在这个档案中心还有中国授予洛克菲勒家族成员的勋章。(国宝档案2010年第107期)
  • 圆明园海外寻珍——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圆明园工作组一行人在美国纽约洛克菲勒档案中心看到了玲峰石的老照片。玲峰石的特点。圆明园中文源阁内的四库全书被八国联军付之一炬,玲峰石被不法分子炸毁。(国宝档案2010年第108期)
  • 台北历史博物馆寻珍

    类型:
    来源:
    介绍: 在1956年台湾建立了第一座博物馆--文物美术馆。1957年,台湾文物美术馆正式改馆名为台北历史博物馆。作为1949年后台湾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台北历史博物馆曾独享尊荣。此后随着两岸交流的不断深入,台北历史博物馆陆续推出了《敦煌艺术大展》、《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特展》、《古中原考古文物展》等等重要展览。台北历史博物馆,自1998年就与河南博物院结为了姊妹馆,因为这里收藏了许多河南出土的珍贵文物。在台北历史博物馆我们发现,除了珍贵的中原文物,这里还收藏有许多的奇珍异宝。(国宝档案2010年第109期)
  • 台北历史博物馆——古银锭篇

    类型:
    来源:
    介绍: 坐落在台北市南海学园内的台北历史博物馆是台湾成立的第一家大型博物馆,台北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共6万多件,其中多数来自河南博物馆的迁台文物及日本战后归还的古物,在中国古代钱币展区收藏着许多中国古代的银锭,这些银锭的收藏从唐宋一直到清末民初,跨越中国历史千余年,数量更达万余两,造型也是各种各样,琳琅满目,几乎包含了中国各地古代银锭的所有造型和用项。(国宝档案2010年第110期)
  • 寻访鸿禧美术馆

    类型:
    来源:
    介绍: 位于台北市仁爱路的鸿禧美术馆素有小故宫之称,它于1991年建成开放,分为陶瓷、鎏金佛像、书画、雅趣品录等四大类共三万件文物。2009年鸿禧美术馆的文物曾在湖北展出,鸿禧美术馆馆长史彬士介绍大盘、红绿彩塑像、元青花双耳出戟瓶、五彩五鱼纹大盘,以及一些书画作品等文物。(国宝档案2010年第111期)
  • 大风堂遗珍 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节目讲述了大风堂珍贵藏品。张大千是伟大的画家。介绍了《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国宝档案2010年第112期)
  • 大风堂遗珍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在台北市郊有一处挂有“摩耶精舍”的房屋,这是隶属台北故宫博物院管理的国画大师张大千故居。这座建筑为四合院式的两层楼,院内石桥飞瀑、繁华巨木,房屋有会客室和画室等。张大千来台时带有许多古画,现在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国画大师张大千对古代书画的钻研与热爱为后世留下了一笔财富。(国宝档案2010年第113期)
  • 情系中华文物 台湾收藏家曹兴诚 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特大地震,地震灾情牵动着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心。台湾著名收藏家曹兴诚先生得知地震的消息,慷慨捐出自己珍藏的清乾隆御制胎画珐琅西洋母子图笔筒,把拍卖所得的3000万元人民币捐献给地震灾区人民。曹兴诚在收藏界名声显赫,有25年的收藏经历,收藏范围非常广,从书画到陶瓷,从佛造像到青铜器,涵盖了许多门类。(国宝档案2010年第114期)
  • 情系中华文物 台湾收藏家曹兴诚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节目介绍了台湾收藏家曹兴诚先生的藏品。主要介绍了曹先生所收藏的一些珍贵瓷器,除此还介绍了一些雕塑和器具。其中白瓷狮子极为珍贵。曹先生的收藏也为中华历史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国宝档案2010年第115期)
  • 情系中华文物 台湾收藏家石允文(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讲述了台湾收藏家石允文的收藏,石允文的收藏主题性很强,主要以中国明代到近现代书画为主,从十六、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中期,囊括了从中国明末清初到民国时期数百位著名画家的精华之作。(国宝档案2010年第116期)
  • 情系中华文物 台湾收藏家石允文(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台湾收藏家石允文,他的收藏主题性很强,主要以中国明代到近现代书画为主,从十六、七世纪到二十世纪中期,囊括了从中国明末清初到民国时期数百位著名画家的精华之作。石允文的藏品,从明末陈洪寿的花鸟画《花卉图》和《牡丹蛱蝶图》到清初黄鼎的山水画《云栈八景图》;从清朝中期姜�兜娜宋锘�《仕女图》到晚清吴昌硕的《黄菊幽兰图》、《东篱秋色图》;从清末任颐的《骑驴过桥图》和《�p石白凤图》到民国时期林纾的《山林乡思图》;从近代张大千的《黄山文殊院》、《荷塘闲棹图》到齐白石的《画鼠》册页、《牵牛花》。中国近代画坛多个领域数百位名家画作在这里齐聚一堂,精华荟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石允文的收藏中,你甚至可以看到中国一个时代整个画家群的绘画风貌。(国宝档案2010年第117期)
  • 台湾少数民族文物 陶器篇(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位于台北市的顺益博物馆,珍藏着许多台湾少数民族文物,陶器就是其中之一。陶器是台湾少数民族以前最常用的器具,种类很多,用途也各不相同。有盛水的水罐、煮汤的陶器,还有为孩子们捏制的陶偶玩具,塑造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场景。
  • 台湾少数民族文物 陶器篇(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位于台北市的顺益博物馆,珍藏着许多台湾少数民族文物,陶器就是其中之一。陶器是台湾少数民族以前最常用的器具,种类很多,用途也各不相同。有盛水的水罐、煮汤的陶器,还有为孩子们捏制的陶偶玩具,塑造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场景。
  • 台湾少数民族文物——木雕篇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宝岛台湾森林资源非常丰富,台湾少数民族就地取材,用它们建造房屋,制作生活、生产用具,进行艺术创作,充分表现出他们的聪明才智。木雕是台湾少数民族最重要的艺术品,他们用木雕表现族群生活,传承古老的文化。在台北顺益博物馆的旁边立有一尊木雕,木雕高约2米,上面雕刻着蛇、太阳人脸、人头像等图案,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国宝档案2010年第120期)
  • 台湾少数民族文物——纺织服装篇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节目欣赏的是台湾少数民族服饰及其传统纺织服装的过程。顺益台湾原住民博物馆,展示的服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彰显中国文化,泰雅人制作的贝珠衣,是中国少数民族服装中的一朵奇葩。方衣系统,我国的黎族等少数民族也保留此种方法,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织布方法。(国宝档案2010年第121期)
  • 台湾少数民族文物——服饰乐器篇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节目欣赏台湾少数民族节庆盛装和音乐舞蹈。刺绣是台湾少数民族节庆盛装最常见的装饰方法,台湾少数民族各族群喜爱佩戴服饰,由于风俗习惯和地域环境的差异,形成了各族群的服饰特色。台湾少数民族能歌善舞,每逢耕种收获和祭祀活动,都要载歌载舞欢庆一番。笛子是台湾少数民族最常用的乐器,最奇特的是鼻笛。木杵是台湾少数民族最常用的生产工具,也是歌舞时使用的道具和乐器。台湾少数民族歌舞很多都是表现现实生活。(国宝档案2010年第122期)
  • 黄庭坚大字书法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节目介绍了珍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黄庭坚的书法精品。黄庭坚是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其传世真迹并不多。(国宝档案2010年第123期)
  • 宋元明清书画展(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讲述了由辽宁省博物馆和保利艺术博物馆联合主办了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展,黄庭坚的《砥柱铭》、曾巩的《局事帖》等一批名家精品,详细讲了宋高宗赵构的《草书洛神赋》。(国宝档案2010年第124期)
  • 宋元明清书画展(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讲述了由辽宁省博物馆和保利艺术博物馆联合主办了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展。梅与竹、兰、菊并成为四君子,因其傲霜斗雪、风骨高洁的品性深受古代雅士的赞颂。本期介绍王冕的《墨梅图》、徐禹功的《雪中梅竹图》、郑板桥的《兰竹册》,以及叶肖岩的《苔矶独钓图》等名画,表现古代画家对梅竹的喜爱。(国宝档案2010年第125期)
  • 金铜佛像(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2009年4月8日,一场盛大的捐赠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收藏家李巍将自己珍藏多年的22尊极其珍贵的佛像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受赠的这批佛像和我们通常所见的那种姿态端庄的佛造像不同,这些佛像姿态各异,充满动感,在威严中彰显着个性。每尊佛造像丰富多变的神态和衣着,也彰显着古代铸造工艺的高超。(国宝档案2010年第126期)
  • 金铜佛像(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金铜佛像铸造工艺非凡,其中尊文殊菩萨使用材料为纯银,这是根据赏赐对象的等级高低来确定铸造佛像的材质。明朝时的宫廷造办处有一套完整的铸造档案,佛像铸造用料严谨。这些佛像有许多来自河西走廊的藏族地区,因为藏区独特的地里区位,这批佛像蕴含着汉藏交融的独特文化。(国宝档案2010年第127期)
  • 圆明园海外寻宝——揭秘老照片(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2009年12月《国宝档案》工作组一行人来到美国华盛顿弗利尔博物馆,弗利尔博物馆是美国著名的东方艺术品殿堂之一,馆长戴维拿出馆藏的一些圆明园黑白老照片。(国宝档案2010年第128期)
  • 圆明园海外寻宝——揭秘老照片(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在美国华盛顿的弗利尔博物馆里有23张圆明园黑白老照片,照片作者是美国人毕士博,拍摄时间是20世纪20年代。照片内容涉及迷宫、蓄水楼、西洋石桥、养雀笼、远瀛观和大水法。博物馆里还有更早的圆明园玻璃片照片,这一意外发现,工作组一行人十分激动和兴奋。汤姆斯・查理德是唯一一位曾经学习过早期摄影技术,并在圆明园和清漪园毁后残迹上拍摄的摄影师。(国宝档案2010年第129期)
  • 寻访桢楠王(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金丝楠木又叫桢楠,是极其珍贵的木材,但数量稀少,现在几乎绝迹,据说在四川雅安荥经县的深山现存1700多岁的桢楠王,本期节目来到荥经县的开善寺,这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的正殿完全采用金丝楠木制成,这种珍稀的树木是濒临绝种的国家级保护树种,在明代,金丝楠木是皇家建造宫殿的主要用料,其砍伐也极为困难,除了用料珍贵,开善寺在建筑艺术上也是我们研究古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国宝档案2010年第130期)
  • 寻访桢楠王(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在云峰寺又名太湖寺,它建于唐代,寺庙建筑将佛儒道合一,千年桢楠王就在古寺之中。这两株古桢楠已有1700多岁,需要七、八个人才能将树干抱住。我们习惯将桢楠称为金丝楠木,古代皇室用它为原料制作家具。由于金丝楠木需要五百年才能成材,因此明清时期皇帝颁布法令严禁将它用于民间。(国宝档案2010年第131期)
  • 寻访报恩寺(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节目介绍了四川平武的报恩寺,在屹立了数百年经历了“5.12”大地震后,报恩寺依然完好,原来报恩寺有六绝,而且寺庙有防震功能。(国宝档案2010年第132期)
  • 寻访报恩寺(中)

    类型:
    来源:
    介绍:
  • 寻访报恩寺(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节目介绍了四川平武的报恩寺,报恩寺是明朝宣德年间官居龙州宣抚司土官王玺主持修建的,整整二十年才完工,寺庙大殿的壁画非常精美。(国宝档案2010年第134期)
  • 国宝话三国 大三国志展(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介绍了2008年,一场名为《大三国志展》的展览在日本东京富士美术馆开幕。这场浓缩了中国三国文化的文物展览,在日本巡回展出。《大三国志展》由中日两国文物专家历经3年时间筹办而成,展出的文物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河南博物院等34家文博单位。两国专家从浩如烟海的中华文物中,遴选出数百件三国时期的文物以及历代关于三国故事、人物的绘画、瓷器等。参观人数创下了中国文物展览在日本展出观众最多的纪录。(国宝档案2010年第135期)
  • 国宝话三国 大三国志展(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三大国志展》在东京富士美术馆展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展览随后在东京、北海道、神户、名古屋等进行巡回展出。从2008年5月到2009年3月,近一年的巡展不仅把中国传统的三国文化带到了日本,也把中日两国对于三国文化不同的解读一同呈现给了世人。(国宝档案2010年第136期)
  • 国宝话三国 桃园三结义(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讲述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三结义的过程。公元三世纪初,曹操占据了中国北方地区,孙权占据南方地区,后来孙权、刘备联合与曹操率领的军队在赤壁进行了举世闻名的赤壁之战,曹操战败。孙权、刘备、曹操三分天下。中国历史进入了三国时期。三国历史从公元220年到280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元末明初罗贯中创作的《三国演义》使三国故事广为流传。其中刘备、关羽、张飞是其中重要的人物之一。(国宝档案2010年第137期)
  • 国宝话三国 桃园三结义(中)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节目寻访张飞故里忠义店村,与刘备的故里相距不远。通过张桓侯庙,了解张飞的生平和故里的传说,讲述一龙分二虎的故事。(国宝档案2010年第138期)
  • 国宝话三国 桃园三结义(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节目寻访了桃园三结义的地方-三义宫,讲述了三义宫的构造和三义宫里发生的故事,《三国演义》的故事也是从这里开始。(国宝档案2010年第139期)
  • 国宝话三国 温酒斩华雄

    类型:
    来源:
    介绍: 这一年,曹操假托皇帝诏书招集天下英雄围攻董卓。兵临城下,却被对方手下大将华雄连斩三员大将。正当大家愁眉不展之时,一名马弓手自动请缨。上阵之前,曹操特为他热了一杯“壮胆酒”,此人却说:“酒且斟下,某去便来。”不一会儿,这人就提了华雄的头凯旋归来,举杯饮酒时,酒还是温热的。这名马弓手名叫关羽,这个故事史称:温酒斩华雄。在《三国演义》里,关于酒的故事,还有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三国人物唱酒时,往往都要“煮酒”或是“温酒”。2010年元月,在中国国家大剧院举办的《千古英雄--大三国志展》上展出了东汉菱形纹温酒器,还有汉代胡傅温酒盆樽、桶樽,以及汉代三足温酒炉、四足温酒炉,都是那个时期专门用来温酒的器具。
  • 国宝话三国 挂印封金(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节目讲述了刘备在徐州跟关羽和张飞失散了,他独自前往河北投奔了袁绍。当时,关羽被围困在一座山上,曹操便派遣跟关羽有一面之交的张辽来劝降,关羽表示目前只是归顺汉献帝,绝不投降曹操,一旦知道自己兄长刘备的下落就立刻去投奔他,爱才心切的曹操答应了关羽的要求,后来曹操跟袁绍交战,曹操被围困,关羽为曹操解围,立了大功,曹操奏请朝廷封关羽为汉寿亭侯,还专门铸成一枚印送给关羽,然而没过多久,关羽得知刘备下落,他便把曹操赏赐他的金银都封存起来,又把汉寿亭侯的大印悬挂在大堂上,就去投奔刘备了。介绍了古代的印章构造。(国宝档案2010年第141期)
  • 国宝话三国 挂印封金(中)

    类型:
    来源:
    介绍: 在《赤壁怀古大三国志》展上展出了六枚两斤时期的金印,它们不仅是中国古代玺印史上赫赫有名的经典名品,也是当时国家政治民族关系的体现,不同的印钮就代表着不同的含义,本期节目介绍了古代的印章构造及各种印章的历史意义。(国宝档案2010年第142期)
  • 国宝话三国 挂印封金(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在《赤壁怀古大三国志》展上展出了六枚两晋时期的金印,它们不仅是中国古代玺印史上赫赫有名的经典名品,也是当时国家政治民族关系的体现,不同的印钮就代表着不同的含义。本期节目介绍了关内侯金印、关中侯印、镇南将军章。
  • 国宝话三国 千里走单骑(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在脍炙人口的小说《三国演义》中,关于挂印封金离开曹操后,过五关斩六将去寻找自己的大哥刘备,上演了一出千里走单骑的感人剧目,正因为这一个情节,关羽便成为了忠义的化身,不久前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办了赤壁怀古《大三国志展》,本期节目走进这次展览去看展出的文物并了解关羽的故事。
  • 国宝话三国 千里走单骑(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在脍炙人口的小说《三国演义》中,关羽“挂印封金”离开曹操后,过五关斩六将去寻找自己的大哥刘备,上演了一出“千里走单骑”的感人剧目。正是因为这一情节,关羽便成为了忠义的化身。不久前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办了《赤壁怀古--大三国志展》,本期节目就为您介绍这里展出的和关羽有关的文物。
  • 国宝话三国 三顾茅庐 (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文学作品《三国演义》里的一位重要人物,本期节目通过古代绘画认识诸葛亮,其中《三顾茅庐图》最引人注目。
  • 国宝话三国 三顾茅庐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文学作品《三国演义》里的一位重要人物,本期节目介绍了诸葛亮的发明,并且通过一些文物古迹来认识这位历史人物。
  • 国宝话三国 草船借箭

    类型:
    来源:
    介绍: 公元208年的一个清晨,长江湖北赤壁段大雾弥漫,一只由20艘战船组成的船队向江北岸驶去。船上没有列阵的士兵,也没有进攻的武器,只有排得满满的稻草人。船队在离对岸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缓缓停下。突然,船上战鼓齐鸣,杀声震天。于是岸上的箭支犹如雨点般向这20艘船倾泄而来。这一幕就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草船借箭”。说到草船借箭,人们一定会想到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可是,历史上真正“借箭”的人并不是诸葛亮,本期节目讲述“借箭”的人是谁,这“借”来的箭又是什么样子的。在以往许多三国的文学作品和艺术创作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诸葛亮导演并实施了“草船借箭”这一幕。不久前,在北京举办的“赤壁怀古--大三国志”展上,我们看到了一件清光绪年间的青花瓷盘。盘上描绘的正是“草船借箭”的故事。(国宝档案2010年第148期)
  • 国宝话三国 铜雀春深锁二乔(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不久前,在北京举办的“赤壁怀古--大三国志”展上,一个高台建筑的模型吸引了我们。它是依据史书记载复原的铜雀台模型。说起铜雀台,人们就会联想到三国时期的两位美女--大乔和小乔。其实,这铜雀台并不是曹操为了大乔、小乔而建。那么,铜雀台到底有什么作用呢?让我们去铜雀台的老家--河北临漳的曹魏都城遗址去一探究竟吧。(国宝档案2010年第149期)
  • 国宝话三国 铜雀春深锁二乔 (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不久前,在北京举办的“赤壁怀古--大三国志”展上,一个高台建筑的模型吸引了我们。它是依据史书记载复原的铜雀台模型。说起铜雀台,人们就会联想到三国时期的两位美女--大乔和小乔。其实,这铜雀台并不是曹操为了大乔、小乔而建。那么,铜雀台到底有什么作用,本期节目带我们来到铜雀台的老家--河北临漳的曹魏都城遗址去一探究竟,为大家介绍邺城考古队对邺城遗址发掘工作。(国宝档案2010年第150期)
  • 国宝话三国 七擒孟获

    类型:
    来源:
    介绍: 据史学家考证,东汉历史上确有孟获此人,正是蜀国西南少数民族的部落首领。曾与诸葛亮交战,而交战的战场,正是“严道古城”的遗址。如今,严道古城遗址已是一片油菜花满地的世外桃源,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遗址静静地隐匿在花海中。
  • 《国宝档案走进孔府:寻字》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节目为走进孔府--孔府(犭贪)照壁,走进孔子故里山东曲阜,换一种眼光游览世界文化遗产--曲阜“三孔”孔府、孔庙、孔林。看一件文物,忆一段历史,并从中悟出一点启示。出发前,我们要先请您猜一个字,左边一个犬字旁,右边一个“贪婪”的“贪”字,在许多字典里也没有这个字。但据说,这个字在山东曲阜却能见到。本期节目我们就一起走进曲阜,一探这个汉字的究竟吧。
  • 《国宝档案走进孔府:富贵无顶》

    类型:
    来源:
    介绍: 在山东曲阜的孔府大门口有一副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通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上联意思是:福禄吉祥与国家同在,平安富贵尊崇荣耀的衍圣公的府第;下联意为:和上天共存的文章,道德永冠天下的圣人之家。对联字字千钧,古朴中透着隽秀,隽秀中溢出潇洒,潇洒中藏着苍劲,为名格名品的书法大作。但仔细赏析,却发现这幅对联中明显有两个别字,“富”字少了一点,而“章”字却破日而出,多了一笔。本期节目,即向大家说明中国文化圣殿孔府这两个别字的来历与用意。
  • 走进孟庙——孟母教子

    类型:
    来源:
    介绍: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最著名的儒学大师,孟子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除去自身的刻苦努力外,与他母亲的关系密不可分。位于山东省邹城市区南部的孟庙有一座孟母殿。孟子的母亲姓仉,父亲孟激在孟子三岁时就去世了,贤良淑德、教子有方的孟母将孟子抚养成在儒学上继往开来的“亚圣”。后人对孟母的尊崇祭祀最早约在唐朝。清乾隆三年,孟母被乾隆皇帝追封为“邾国端范宣献夫人”,意为孟母是所有母亲中的楷模和榜样。(国宝档案2010年第154期)
  • 明鲁王墓

    类型:
    来源:
    介绍: 孟子故里邹城,有一座陵墓,人称“荒王陵”。这座陵墓规模宏大、环境秀丽,十分讲究。地宫内陈列的庞大的彩绘木俑、青花瓷等陪葬品无不显示出这是一位身份显赫的帝王陵墓。经过记者调查,发现荒王陵是明代鲁王朱檀的陵墓。本期节目介绍了这座陵墓以及朱檀的故事。(国宝档案2010年第155期)
  • 孙中山在夏威夷(上)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夏威夷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那里有一所普纳荷中学,先后走出了两位世界上著名的政治名人,一位是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而另一位是孙中山先生。本期节目到夏威夷寻访孙中山先生就读过的学校,共同回顾孙中山早年革命经历。(国宝档案2010年第156期)
  • 孙中山在夏威夷(中)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介绍了夏威夷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那里有一所普纳荷中学,孙中山先生就是从这里走出来的。在寻访的过程中,我们还回顾了孙中山先生早年的革命经历以及这位政治名人的传奇人生。(国宝档案2010年第157期)
  • 孙中山在夏威夷(下)

    类型:
    来源:
    介绍: 夏威夷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那里有一所普纳荷中学,先后走出了两位世界上著名的政治名人,一位是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而另一位是孙中山先生。本期节目到夏威夷的中国城,共同回顾孙中山早年革命经历。
  • 《清明上河图》的启示

    类型:
    来源:
    介绍: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位于上海世博园区南北、东西轴线交汇处的核心地段。这座极富中国特色的红色建筑有个美丽的名字,叫做“东方之冠”,它屹立在世博园中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走进这个斗拱形的建筑里,乘坐电梯即可直达49米的“东方之冠”上层,这里也是展馆最高、最大的展层。进入展厅,面前会动的《清明上河图》让我们惊叹不已!在一面展墙上,长128米,高6米多的长卷《清明上河图》利用多媒体技术向来自全球的观众展现着中国古代城市的魅力。(国宝档案2010年第159期)
  • 中国鸟龙化石

    类型:
    来源:
    介绍: 2010年上海世博会辽宁馆的玻璃展柜里陈列着一块块奇特的石头。这些石头大小不等,小的还没有一个巴掌大。不过,这可不是普通的石头,它们就是辽宁省出土的古生物化石,在地球上已有十几万年了,年纪要比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所有文物的年纪都要大。上个世纪末,辽宁省曾出土过许多古生物化石。作为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辽宁省出土的许多重要化石已经成为世界级的珍宝。辽宁也成为世界上罕有的古生物化石宝库。世博会里,辽宁馆展出的这些古生物化石每一件都是世界级的珍宝。圣贤孔子鸟、顾氏小盗龙、邹氏尾羽龙等等,这些曾震惊世界的古生物化石都聚集在辽宁馆中,让前来世博会的游客大饱眼福。(国宝档案2010年第160期)
  • test 国宝档案 2010-06-10

    类型:
    来源:
    介绍:
  • 唐代木亭模型

    类型:
    来源:
    介绍: 本期介绍了上海世博会上的中国国家馆,其独特的建筑造型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元素。在中国馆中,有一片专门用来展示中国传统建筑的展区。中国馆的构思取自传统木结构建筑“斗拱”榫卯穿插、层叠出挑的构造方式,设计师对传统元素进行了大胆革新,将传统的曲线拉直,使装饰线条更加简约,现代。(国宝档案2010年第161期)
  • 述圣遗像碑

    类型:
    来源:
    介绍: 孔林,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城北两公里处,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2400多年来孔子后代都葬在这里,是我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氏族墓地。在孔子墓的旁边和前方,分别是他的儿子孔鲤和孙子孔�车哪贡�。孔�衬骨巴�样立有一大一小两块石碑,一对高大的石翁仲是北宋宣和年间遗物,日夜守护着孔�持�墓。(国宝档案2010年第162期)
  • 金人铭碑

    类型:
    来源:
    介绍: 在山东省曲阜的鲁国故城,有一座西周时期鲁国的太庙,庙内记载了2500多年前孔子观“金人铭背”的典故。这件事不但曾给孔子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而且对后人,也有着启发意义。至今在周公庙两庑前有一块《金人铭》碑。《金人铭》碑立于清道光年间,由当时曲阜举人、时任官内阁中书的孔宪彝撰写。碑文为柳公权体,笔墨之处遒劲、俊朗而有韵味。碑高2.7米,宽1.63米。碑文上除了金人铭的铭文之外,还提到了孔子当年观看“金人铭背”的情况。(国宝档案2010年第163期)
精彩视频
猜你还喜欢

1949城市的记忆与重生

集数:27
来源:见证亲历
描述:讲述60年前每座城市解放的历史和意义

百家讲坛《隋唐考场风云》

集数:23
来源:《百家讲坛》
描述:

百家讲坛《末代皇族的新生》

集数:
来源:《百家讲坛》
描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