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首播 |
|
重播 |
|
“永别了!”
这是一份储存在她手机里尚未发出的短信遗言。
“各位同学:对不起,因为身体原因,近半年来给予你们的关心和指导太少了,深感抱歉,请谅解!当初解(接)纳你们的时候没有想到我的身体会这么快就变成今天这样,否则我就会把你们推荐给更优秀的老师。请继续完成好你们的学业,预祝你们都有美好的前程!永别了!”
遗言的作者,名叫石秋杰,生前是南昌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中国稀土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理事。
她病逝时,只有48岁。48年中,竟有14年在与癌症病魔抗争。
在13年的从教生涯中,她竭尽全力关爱着她的每一个学生,被学生们亲热地称之为“博导妈妈”。
她用自己的生命,阐述了何谓师者、何谓师德、何谓师风。
生如夏花逝如秋叶
28日,5月的最后一个周末。
南昌大学青山湖校区,教工宿舍楼下的石榴树花红似火,灿若云霞。即将毕业的南昌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研究生彭子青和几位同学约好来看望他们的导师石秋杰。
一进老师家,透过敞开的卧室门,同学们看到石老师躺在床上,以为她在休息,便脚步轻轻地走进客厅。几位熟悉的老师已汇聚在此。他们在轻声啜泣,彭子青顿觉茫然。石秋杰的爱人、南昌大学材料科学学院副教授谌伟庆缓缓走过来,低沉地说:“过来给你们的石老师鞠个躬,告别一下吧!”
刹那间,彭子青的脑子一片空白。他怎么也不愿相信,亦师亦母的石老师,就这样离开了她心爱的学生们,永远逝去。
就在两天前的5月26日凌晨零点零二分,石秋杰还给彭子青发送了一封电子邮件。
那是为他修改完的长达三万余字的毕业论文,逐行逐句,一丝不苟。
那是石秋杰生前发送的最后一封电子邮件。
5月30日,南昌大学召开石秋杰追悼会。她的遗像,是按照石秋杰生前意愿,用一张她和心爱的学生们在一起做实验的工作照裁剪出来的。照片上的她,灿烂而安静地笑着。
生如夏花之绚烂,逝如秋叶之静美。
告别的那一瞬间,彭子青和师兄弟妹们在石秋杰遗体前撕心痛哭,长跪不起,千呼万唤也无法表达他们对“博导妈妈”的崇敬和缅怀。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