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更多 精彩视频排行

网友评分最高


首播

重播

考古现场

  逐水而居、磨石为斧、抟土成器、捕鱼为业……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李飞副研究员透露,随着铜仁锦江流域19处大型遗存的发现,3000年前锦江流域的先民生活场景逐步揭开面纱。

  李飞说,此次考古工作从湘黔相接的锦江下游至江口境内展开,耗时41天,发现各类遗存19处,包括施滩、杜家园陶器采集点、落鹅等遗址,采集陶、石、铜等各类遗物数百件。“在锦江下游,有坝子处便有遗址。”李飞说,根据遗存推测,早在3000年前,锦江两岸已是人烟稠密,文化繁荣。

  据介绍,考古人员采集到的石器,系江边石砾打制或磨制而成;陶器之中,有夹砂和泥质陶;纹饰有绳纹、蓝纹、篦划纹、附加堆纹;器类分高领罐、釜、豆和网坠。网坠数量不少,说明渔猎在当时的生产方式中占据重要地位。

  此外,从遗址分布的疏密程度看——下游密、上游疏,可能存在一个当时人群逆锦江向上游渗透的趋势,即这一地区的古代遗存与下游湖南境内的相关遗存,有着密切联系。

  [相关阅读] 贵州铜仁发现19处大型商周遗存 距今约3000年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31日发布消息称,贵州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地下考古调查中获得重要发现,铜仁锦江流域发现大型商周时期前后遗存19处,距今3000年左右。

  据了解,在此次文物普查中,贵州省文物考古部门已在全省境内发现重要地下遗存近200处。其中,黔东考古再次取得重要突破,19处商周前后的遗存表明,至迟在距今3000年左右,铜仁锦江两岸已经人烟稠密,文化繁荣,先民们逐水而居,磨石为斧,抟土成器,捕鱼为业。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李飞副研究员说,铜仁锦江流域的考古调查是将普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的一次尝试。从湘黔相接的锦江下游至江口境内,考古队员共耗时41天,徒步踏勘锦江两岸台地,寻找古人留下的蛛丝马迹,共发现施滩遗址、杜家园陶器采集点、落鹅遗址、岩董遗址、坳田董遗址等19处遗址,采集陶、石、铜等各类遗物数百件,调查取得重大收获。

  "此次调查,是对锦江流域贵州段所进行的第一次系统的考古调查工作,收获出乎意料。"李飞说,在锦江下游地带,几乎凡有坝子处便有遗址,当时锦江两岸人群的稠密程度超出想像。目前发现的19处遗存含铜器采集点1处、石器和陶器采集点2处,其余均可确定为遗址,面积在数千至数万平方米不等,均分布在锦江两岸的一级阶地上。

  据悉,自上世纪80年代起,锦江流域贵州段便不断有零星的考古发现,并长期被视为新石器时代遗存。李飞说,锦江流域贵州段的遗址目前均未进行过科学发掘,其内涵尚未清楚,但从遗址分布的疏密程度看,可能存在一个当时人群逆锦江向上游渗透的趋势,即这一地区的古代遗存应与下游湖南境内的相关遗存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察。

  贵州各级文物考古部门将继续有计划开展铜仁境内沅水上游的松桃河、潕阳河流域的考古调查,以期有更大的突破。

视频集>>

热词:

channelId 1 1 铜仁考古发现:3000年前锦江两岸人烟密 1 逐水而居、磨石为斧、抟土成器、捕鱼为业……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李飞副研究员透露,随着铜仁锦江流域19处大型遗存的发现,3000年前锦江流域的先民生活场景逐步揭开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