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国网络电视台 >
首播 |
|
重播 |
|
天文学家首次探测到一颗“超级地球”发出的红外辐射信号,这颗系外行星位于40光年之外
通过数据,科学家们计算出这颗系外行星,即巨蟹座55e的半径相当于地球半径的两倍,而其公转轨道周期为18小时
就像电影《阿凡达》中,当潘多拉星球围绕气态巨行星‘波吕斐摩斯’(Polyphemus)运行,当你从潘多拉星球上看波吕斐摩斯星球,你就能体会从行星巨蟹座55e上看它围绕运行的恒星究竟会感觉它多么巨大
北京时间5月1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要想从恒星的炙热覆盖中找出其近旁行星发出的热辐射信号简直就无异于要从10000根蜡烛中找出其中的一根来,但是科学家们现在就真的做到了这样的事:他们识别出一颗位于40光年之外的恒星近旁的一颗系外行星发射出的红外波段辐射信号。但是这颗行星的环境非常恶劣,人类是不会想要到这里生活的——这颗行星名为巨蟹座55e,其表面温度超过2000摄氏度,这一温度足以熔化钢铁。
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和其它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们表示这一行星可能缺乏高反射率的表面,如冰盖等等。与之相反,它会吸收大部分照射到其地表的阳光,这就有点像是地球上暗黑的深海会吸收大部分阳光一样。
借助运行于地面和空间的望远镜设备,天文学家们对一颗恒星的光谱进行分析,试图从中识别任何可能暗示其周围存在行星的线索。周期性的光变显示这颗恒星的周围存在行星运行,正是它周期性的遮蔽造成了恒星亮度的规律性变化。通过这些数据,科学家们现在已经估算除了这颗系外行星,即巨蟹座55e的半径(相当于地球半径的两倍),以及它的公转轨道周期(18小时)。
尽管恒星的强烈光芒确实让天文学家们方便探测并分析其光谱特征,但是同样的原因,让天文学家们试图捕捉其近旁暗弱的行星的辐射特征变得困难重重。此项研究合著者,MIT地球,大气及行星科学系博士后研究员布鲁斯-奥利佛·得莫利(Brice-Olivier Demory)说:“这颗行星距离恒星的距离太近了,因此它被照地很亮。”他说:“这就像电影《阿凡达》中,当潘多拉星球围绕气态巨行星‘波吕斐摩斯’(Polyphemus)运行,当你从潘多拉星球上看波吕斐摩斯星球,你就能体会从行星巨蟹座55e上看它围绕运行的恒星究竟会感觉它多么巨大。”
研究小组借助美国宇航局斯皮策空间望远镜的数据,这台设备可以检测太阳系内外天体在红外波段发出的辐射。得莫利和他的同事们将望远镜对准巨蟹座55星,对它的行星通过其正后方导致的持续长达6小时的“掩星”现象进行观测。
得莫利小组测量了掩星现象发生前后星光的变化,结果发现当恒星完全遮蔽行星时,恒星体系的亮度出现了轻微的下降。为了确认这一下降并非误差导致,研究小组额外进行了3轮重复观测,并对获取的全部4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来源: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