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清明:科学与文化的纠缠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31日 13:1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文明网 | 手机看视频


更多 精彩视频排行

网友评分最高

首播

重播

  清明节

  清明“节”之含义,如今已随语境而定。拥有民俗学和自然科学含义上的双重身份:既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久远节日,更是一个天文学上的重要时间节点——节气。

  节气,是古人根据观测日影,在一年中定出二十四个节点,每一点指代的那天,即被唤作一个节气。在365天的周期中,如果以立春为起始,清明就是第五个时间节点了。

  这每一个时间节点,对应现代天文学,就是地球位于绕日轨道上的特定位置。而我们的先人,则通过影子的变化,实现了对时间节奏的把握。

  竺可桢在他的《论新月令》里考证说:“四季之递嬗,中国知之极早,二至、二分,已见于《尚书·尧典》,即今日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也。”

  四季更迭,皆因赤道与太阳间存在夹角。一年中影子最长的那天,被古人冠名为冬至,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位于黄经270度;影子最短之日则被称为夏至,正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之时。而春分、秋分正好将“二至”平分。

  及至把4个时间节点再等分成二十四节气,粗粗一算,已逾千年。在汉高祖刘邦之孙刘安编的《淮南子·天文》中,第一次提到了清明:“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

  而在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

  其实,从节气的清明演变成节日,并不是历史的偶然。施爱东博士将其解释为“文化节日对时间符号的让步”。

  现在我们知道的许多清明习俗,其实来自寒食、上巳二节。

  寒食节,冬至日后的105天,清明前3天。

  这个灭火冷食的习俗,可能由晋文公纪念介子推而来。

  据载,这位春秋霸主论功行赏时竟遗忘功臣。甫一想起,介子推早已携母隐居。于是文公焚山逼子推露面,未料子推抱树而死。文公下令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自此相沿成俗,有了寒食一节。

  杜甫诗“三月三日丽人行”中的“三月三”,其实是上巳节,这同样是个盎然春意的节日。

  不过,在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诗“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中,它已经与寒食、清明混在一起了。

  施爱东诠释说:寒食、上巳等文化节日可随时代不断变迁,当它们遇到由太阳运行和数学分割而产生的时间符号“清明”时,“可变”最终让渡给了“不可变”,三个春天的节日最终简化、合并成了一个“清明节”。

  而清明这个节点对农业的稳定指导作用,更巩固了它的“不可变”。

  稍加留意,便可发现,上巳“三月三”在阴历中日期是固定的,而清明则循无定日。相反,在现代公历体系中,它却基本固定在4月4日到6日之间。

  阴历、阳历和农历的纠结,是回答上述问题的关键。

  对于古代普通百姓,月亮无疑是使用起来最简单的历法,抬头即得。朔、望、晦经历一轮,就轮回一月;每12个月,就易一次寒暑。这种月亮历,就称为阴历。

  相反,以地球绕太阳运动周期为坐标的历法,则是我们通称的阳历。遗憾的是,月亮的12次盈亏,与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并不完全匹配,整整少了11天。

  仍使用阴历的伊斯兰历,一年只有354天。它的34年,只相当于公历的33年。也就是说,在伊历九月中封斋的穆斯林,在每个34年的循环中,将体会“不饮不食”在春夏秋冬的不同感受。

  而重视农业的中国人,是不允许历法和季节、农时发生错位的。因此,自夏朝起使用的农历,就是“阴阳合历”。同时兼顾庶民的计时习惯和对农时的指导作用,并采取“三年两头闰”,补足阴历与阳历的11天之差。

  而“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个太阳位于黄经15度的时间节点,在农耕文化中有重要的象征和实际意义。

  而此时的物候,正是“万物至此,皆洁齐清明”。

  清明雨

  今日之清明节,其英译可为“扫墓节”了。然而,时令、文化、风俗上三节合一的清明,唐宋以来,就多有游艺,并不特为扫墓和追思之日。

  直至明嘉靖年间,此现象还仍有记录。今人可从明《西湖游览志余》第二十卷中管窥一二:“清明,苏堤一带,桃柳阴浓,红翠间错,走索、骠骑……舞盘及诸色禽虫之戏,纷然丛集。”

  随着时间流逝,游艺渐次退出。清明的文化符号,渐剩添土追思和借墓踏青。而“清明雨”,也同时嬗变成了愁思与缅怀的心灵寄托。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虽然被质疑是杜牧伪诗,但这场妇孺皆知的“清明雨”,正是靠着凄凉、忧伤的雨中白描深入人心。

  在追思先人的日子, “清明雨”绝不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毕竟,天气状况和人的情绪息息相关。阴雨连绵之时,人体分泌的松果激素增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减少。

  而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可以促进神经兴奋和细胞代谢。因此,春光明媚常常使之精神振奋,淫雨霏霏则令人忧郁不悦。

  除了生理层面,“清明雨”还在文化和心理层面充满悲意。

  环境心理学认为,人和“雨环境”之间的联系并不仅仅是物质性的联系,更兼心理上的联系。换言之,人如何看待、想象和感知环境,反向决定着环境对人的影响。

  心怀悲戚之人看待清明细雨,会赋予眼前淅沥一层悲凉。而乍暖还寒的清明,冰冷的细雨滴落肌肤,更加剧了触感对已植入的这种心理意象的响应。

  《清明》的妇孺皆诵,更是给人们植入了“但逢清明,即雨纷纷”的心理暗示。

  不过在江南,南宋词人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仍是千年来江南清明气象的写照。

  原来,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攀升到12摄氏度以上,东亚地区的大气环流已开始实现从冬到春的转变。此时,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逐渐减弱,东南方海洋上空的暖空气开始活跃北上。

  四月初的江南、华南上空,正是是冷暖空气往来频仍、势均力敌的相持区域。冷暖空气在此发生冲突,因此,出现绵绵细雨便也不足为奇。

  另外,江南、华南一带的空气,随气温渐升携带水分较多,而清明前后,正是此地区低气压频现之时。

  这些被称为低气压的气团,中心较周围气压低。这样,四周的空气会不断向中心流动,形成上升气流,有利于将水气带至高空。水气遇到冷空气逐步凝结形成厚云,从而呈现出清明附近阴沉多雨的天气。

  即使在“春雨贵如油”的广袤北方,清明降雨也有一定概率。这时,自我心理暗示对“雨纷纷”概念的产生就颇具贡献了。

  在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看来,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

  从心理机制上讲,“清明下雨”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在北方,虽然降雨概率未必很大,但由于人们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出“清明就应该下雨”的结论。

  清明柳

  插柳,作为清明节重要的文化符号,历经唐宋元明清,似乎一直没再衰微。这与寒食习俗截然相反。

  在南宋的京城,清明时节,屋檐插柳已蔚然成风。

  当时,家家都到西湖边上折柳,甚至把湖边柳树都糟蹋得不成样子了。故有诗人感叹:“莫把青青都折尽,明朝更有出城人。”

  柳树属于杨柳科,泛指其中柳属、钻天柳属的500多种植物。柳树也有性别,可分为“柳男”与“柳女”;柳花花序由若干朵小花组成,被称为葇荑花序。

  柔荑,在古时常被比作女子的手,赞其温软、细滑。《诗经·硕人》中描述道:“手如柔荑,肤如凝脂……美目盼兮!”

  借柔荑喻柳树之花,可见古人对柳之爱。

  每一朵柔荑小花发育成熟后,花内的小蒴果逐渐裂开,带着种子的白色柳絮,便漫天起舞。

  柳是我国的原生树种,另外,它也是我国被记述的人工栽培最早的植物之一,甲骨文中就已有“柳”字。

  古人为什么选择清明时节折柳枝插于门上呢?后人对此解释不一,分歧颇多。

  萧放博士有自己的见解。他以为,古人选择柳枝避邪,主要因为柳树是春季应时佳木,得春气之先。在四野一片苍茫之际,柳树最先吐出新绿。所以杨柳常常被用来作为春天的标志。

  而另一种说法似乎更具说服力,也颇有实用意义。据载,有的地方在清明时插柳条于屋檐,是用来预报天气。而这样的说法正契合了古谚“柳条青,雨濛濛;柳条干,晴了天”之说。

  更有意思的是,柳叶也不输给柳条。夏秋时节,柳叶会在阴雨天前变白,客串一把“天气预报员”。

  仔细观察发现,其实并非柳叶变白,而是柳叶在阴雨前会翻转过来,其反面是浅绿色的,表面还带一层“白霜”。

  不仅如此,坟前插柳、沿途赏柳也是清明的重要文化形式。他们之所以容易实现,不得不归功于俗语讲的“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萌”。

  柳树方便扦插繁殖,以须柳根生长为主。扦插即折取2~3年生的粗壮枝条,切成小段,插入土中。过上一段时间,它就可以生出根来。只要保证土壤湿润,扦插的成活率极高,柳条会逐渐长成一棵小柳树。

  柳树扦插快速高效,属于“无性繁殖”,正是“克隆”的一个典型例子。

  与目前高速发展的植物克隆快繁技术相联系,今人只不过是将古人的“柳条”换成了微型繁殖材料单位(一叶一芽),实现了植物几何式的高效快繁。

  清明茶

  今年3月底,每斤8000元的头茬西湖龙井,乘坐专机飞抵北京。

  刚到元长厚茶庄的第一天,这批茶叶就全部售罄。那些为了“拿得出手”的顾客,其实在春节前就下了订单。

  这些茶中宠儿,就是“清明茶”,特指头茬新茶。清代《陇蜀余闻》中有这样的文字:“蒙顶贡茶从唐至清,同千多年里岁岁入官,年年进贡,以供皇室‘清明会’祭天祀祖之用。”

  不过,现在已不大听到 “清明茶”的提法了。不知何时,它已变身成为人人追捧的“明前茶”。其实,“明前茶”仍指新春的第一出茶,只不过将采摘时间提到了清明之前。

  入春后气温适中,此时新采之茶色泽绿翠,叶质柔软;又经过冬季休眠,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略丰富,口感鲜爽;且春茶一般无病虫危害,不必施用农药,茶叶未受污染。

  除此,“明前茶”之所以最金贵,还有另一重原因。

  要知道,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物以稀为贵”确为真实写照。

  是否清明节前采摘加工的茶叶都叫“明前茶”呢?

  原来,我国产茶区域广,可分为西南茶区、华南茶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等)、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

  西南茶区和华南茶区地处中国南部,春天来得更早。每年春节,这些地区业已开始采茶,待到清明,距离头茶采摘已逾两月余。而江北茶区却不然。虽时令已到清明,却还未真正开采。

  因此,能真正称的上“明前茶”的,只有江南茶区的第一茬绿茶。因为青茶(乌龙茶)要等到鲜叶半成熟才开采,基本上无所谓“清明茶”了。

  而绿茶中所含的茶多酚,正是人类抵挡辐射危害的一宝。苏联的士兵在很多战役中,都被要求随身携带茶多酚含片。

  不过,在年产量能占到全国2/3的江南茶区,“明前茶”也经历着变迁。

  随着气候变暖,春茶采摘时间越来越早;而大棚技术更使茶芽早发。为了“赶早”,如今的西湖龙井都在种植早熟茶种“龙井43号”。

  其实,明许次纾在《茶疏》中就曾告诫世人:“(采茶)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

  被热捧的“明前茶”,现往往由人为催生而早发,经过两三次冲泡就已变味。而采摘略晚、同属春茶佳品的“谷雨茶”,形态上已长成一芽两叶,所以香气比“明前茶”更为浑厚。

  “谷雨茶”,醇且香;“明前茶”,早且嫩。

  “清明茶”,在这春日露头的节气中,被抽象出的文化符号大于饮用价值。人们出于内心的审美需求往往遮蔽了其实际的科学意义。

责任编辑:居福

热词:

  • 清明
  • 清明茶
  • 采摘标准
  • 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