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播 |
|
重播 |
|
中国图书馆学会(以下简称学会)前身是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于1925年,1927年成为国际图联(IFLA)的发起单位之一。1979年7月9日至16日,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山西太原召开,同年8月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1981年5月恢复了在国际图联(IFLA)的合法席位。
学会是由全国图书馆及相关行业或机构科技工作者自愿结合、依法登记成立的全国性、公益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图书馆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引导图书馆行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管理,推动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我国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学会接受业务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学会挂靠国家图书馆,其办事机构行政上隶属国家图书馆。
学会共有八个分支机构:专业图书馆分会、军队院校图书馆委员会、党校图书馆委员会、工会图书馆委员会、团校图书馆委员会、医院图书馆委员会、中小学图书馆委员会、高等学校图书馆分会;四个专门工作委员会:学术研究委员会、编译出版委员会、交流与合作委员会和阅读推广委员会。学会围绕图书馆工作及相关领域开展以下业务活动:
1.开展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组织学术研究,促进学科发展;
2.普及图书馆学、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基本知识,提高社会公众的图书馆意识;倡导全民阅读,促进知识的创新与传播,为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学习型社会发挥作用;
3.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加强同国际图书馆界的联系与合作;
4.依照有关规定编辑、出版、发行图书馆学各种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料,促进专业信息的传播;
5.尊重会员的劳动和创造,维护会员和图书馆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呼声,举办为会员服务的事业和活动,促进学术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
6.介绍、评定和推广图书馆学科研成果,促进学术成果的转化;
7.为国家文化、教育、科技发展战略、政策和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决策,以及我国图书馆事业的法规政策的制定提供咨询服务,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8.开展对会员和图书馆工作者的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作;
9.发现并举荐人才,表彰、奖励在学术活动和图书馆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会员和图书馆学会工作者;
10.接受政府及相关社会机构的委托,参与图书馆业务活动中的相关标准、规范和准则等的制定,及其执行情况的评价与鉴定;参与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研究与实施;传播推广先进技术和经验,为建立各种类型图书馆提供咨询服务;
11.促进学会办事机构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使其适应工作的需要和学会的发展。
搜索更多中国图书馆学会 简介 的新闻
- 2012-04-23 01:36 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长:公共图书馆应成为文化中心
- 2011-11-08 19:32 美国图书馆是啥样? 63%的成年人有图书馆卡
- 2011-11-02 11:08 “海峡两岸图书馆讲座研讨会”在厦门举行
- 2011-11-01 17:22 打开知识之门——2011年中国图书馆年会侧记
- 2011-11-01 17:17 覆盖全国的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
- 2011-11-01 17:16 2011年中国图书馆年会暨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在贵阳开幕
- 2011-10-28 18:12 中国图书馆学会向贵州省基层图书馆赠书
- 2011-10-27 18:04 覆盖全国的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
- 2011-10-27 17:32 覆盖全国的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
- 2011-10-26 18:30 《贵州新闻联播》 201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