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科教台 > 首页

防灾手册:谨记防震逃生关键词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3日 17:39|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京华时报 | 手机看视频


   □勘误篇

  错误认识1

  北京是皇帝选的风水宝地,不会有地震。

  邹文卫指出,北京位于地震带上,历史上三河-平谷一带曾发生过8级地震(1679年);城区及周边也发生过5~6级地震;1976年唐山地震也曾波及到北京,北京死亡100多人。在北京确实有地震危险性,虽然有地震危险性并不意味着北京随时会有大地震,但每个市民都需要具备一定的防灾意识。

  错误认识2

  有些人对地震预报期望值过高,看到奇异的自然现象,就会有关于地震的各种猜测。

  据介绍,在有些地震发生之前,确实会出现异常的自然现象,如地光、井水变化、狗不进舍等。但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地震之前有宏观异常现象,但这些异常现象的出现与地震没有必然的直接关系。还有很多原因可以导致它们的出现。邹文卫说,气象因素与地质因素都可能引起异常现象,但引起异常现象的到底是什么因素,很多时候无从判断。他指出,地震预报还是要看官方预报,官方预报会在很多证据的基础上提出预测意见汇总,再经过反复论证后发布的,相对科学,希望大家不要妄自揣测。

  “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地震预报上也是不现实的。”邹文卫坦言,地震预报依然是世界性科学难题,地震属于灾害,且地下情况复杂,目前的地震预报更多的处于探索阶段,大家能做的主要是做好防震准备、提高减灾意识,做好前期工作。这些房屋抗震、防灾意识提高等工作做得好,一样能大大减轻灾害。

  错误认识3

  在遇到地震时,有这样一种说法广为流传:人们可以根据地震时的表现来判断这地震的大小远近,再决定是否需要躲避逃生。

  “从理论上讲,确实可以根据地震时人们感受到震动的情况来对地震做出判断。”邹文卫说,在一定震中距的范围内会感觉出“上下颠簸”的纵波和“左右摇晃”的横波。如果感觉像在船上忽忽悠悠的,一般是远震,因为它的周期与高楼的自振周期相近,人在高楼会感觉比较明显,低楼层大多没有反应;如果是近震,震动频率高,人在高楼反而没有平层和低层的人感觉明显。

  但这些都是理论情况,实际情况比较复杂,震动感觉与所属地质环境、房屋构造、人的感应和灵敏程度等因素都有关。在地震时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判断。他认为,先判断再行动的做法并不可行,建议市民一旦感受到震动就先躲震避险,地震停后立即转移。

  错误认识4

  网络红人声称,试验证明,其实地震时躲在桌子下,反倒容易受伤。

  有个美国民间人士声称在土耳其做过一次试验表明,模拟地震中,在桌子、床底下安放的模特受伤严重,在家具旁的模特则安好无事,由此他得出一个结论:地震时不要躲在桌子、床铺下,而要以比桌、床高度低的姿势,躲在桌子床铺的旁边。目前,这种地震避险方法在网上广为流传。

  邹文卫介绍,这个美国人的结论并不被美国地震科学界认可。他表示,首先这个美国人的结论来源于只在土耳其做过的一次试验,没有重复性,可信度不高,在网上也搜索不到他的相关论文。此外,地震本身是个很复杂的现象,地震类型、震中距远近,地质条件、建筑类型、桌子的坚固程度等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没有固定答案。

  “如果是地震导致了楼房粉碎性垮塌,那伤亡都是随机的,与人在哪里关系不大。”邹文卫介绍,他认为,从安全性角度讲,最安全的还是桌子底下,随后是桌子旁边,其次是内墙墙角。

  错误认识5

  有的人会问:如果按照这么做了,躲在桌子底下就一定安全,不会受伤吗?

  “这种说法也不科学。”邹文卫说,只能说,在大多数情况下,躲在桌子底下等避险措施能够提高安全的可能性和概率,具体情况与地震大小、烈度、桌子是否坚固、房屋结构等情况相关,只能说是相对的概念。(记者程建兰)

 

责任编辑:赵文

热词:

  • 防灾
  • 地震
  • 逃生
  • 关键词
  • 误区
  • channelId 1 1 1
    猜您还喜欢 文化 科技 自然 历史 人物
    科教栏目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精彩视频推荐
    检索地图 更多
    按栏目

    央视栏目 |
    百家讲坛
    | 走近科学 | 探索发现 | 读书 | 自然传奇 | 地理中国 | 科技之光 | 绿色空间 | 讲述 | 我爱发明 | 人与自然 | 科技人生 | 中华民族 | 人物 | 夕阳红 | 欢聚夕阳红 | 走遍中国 | 状元360 | 大家 | 见证·发现之旅(停) | 创新无限(停) | 重访(停) | 见证·亲历(停) | 科技博览(停) | 天下大观(停) | 百科探秘(停) | 科学世界(停) | 见证·影像志(停) |
    卫视栏目
    |
    档案
    | 杨澜访谈录 | 丝路发现 | 世界游 | 自然密码 | 这里是北京 | 天下收藏 | 影像世界 | 魅力发现 | 漫游日本 | 故事甘肃 | 今日往事 | 文明中华行 | 武当百谜 | 经典人文地理 | 新杏坛 | 行者 | 中国游 | 玩转地球 | 记忆之红色经典 | 故事中国

    按类型

    经济 | 社会 | 军事 | 文化 | 科技 | 自然 | 历史 | 人物

    开放分类

    古迹遗址 | 经典纪录 | 名著名家 | 事件 | 悬案秘闻 | 国学 | 自然发现 | 战争 | 生命星球 | 武侠寻踪 | 名家大师 | 民生 | 动物 | 人文 | 未解之谜 | 宇宙奥秘 | 科学探索 | 海洋 | 专家 | 三国 | 刑侦案件 | 宗教 | 历史揭秘 | 生活 | 民俗民族 | 人体 | 建筑工程 | 气候 | 能源环保 | 运动 | 慈禧 | 皇帝 | 女性 | 女皇女王 | 明星艺人 | 收藏 | 灾难 | 名人 | 红楼梦 | 文化艺术 | UFO | 易中天 | 历史时刻 | 清朝 | 奇幻科技 | 奇趣 | 航空航天 | 中国皇帝 | 考古探秘 | 时尚 | 密档 | 人文地理 | 史说天下 | 国粹 | 行游 | 皇陵 | 二战 | 臣相 | 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