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您好,帐号未激活 马上激活 退出
您好, VIP邮箱 免费邮箱 微博社区博客播客论坛 观看记录  退出

选择去向

VIP邮箱 免费邮箱 微博社区博客播客论坛
登录
首页新闻经济体育综艺春晚戏曲音乐科教青少文化艺术公益产经汽车旅游健康时尚三农商城社区微博博客论坛访谈邮箱游戏
电视
频道大全栏目大全节目大全直播中国赛事直播网络电视客户端
|高清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公开课播客
|CCTV
频道栏目
  • CCTV10《手艺》第二季
  • 2011《百家讲坛》全集
  • 2010《百家讲坛》全集
热词: 百家讲坛 走近科学 探索发现 读书
  • 科教首页
  • 分类点播人物 | 历史 | 自然 | 科技 |文化 | 军事 | 社会 | 经济
  • 科教名栏百家讲坛|探索发现|走近科学|原来如此|地理中国|自然传奇|读书|我爱发明|行者|经典人文地理|档案|这里是北京
  • 资讯科学突破 | 气候环境 | 星际探索 | 大开眼界| 动物约会| 行游江湖| 社会名流| 历史纪事| 考古探秘
  • 专题
  • 探索图库动植物 | 生活 | 自然地理 | 生命科技
  • 检索地图按字母检索 | 按类型检索 | 按频道检索
  • 排行榜            节目视频集排行 | 人气栏目 | 视频排行
央视网 >  科教台 >  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 >  正文 分享 收藏
探索地图 +更多
按栏目

央视栏目|
原来如此
|创新无限(停)|地理中国|自然传奇|探索·发现|百家讲坛|人与自然|科学世界(停)|百科探秘(停)|天下大观(停)|科技人生|走遍中国|走近科学|绿色空间|科技之光|科技博览(停播)|国宝档案|中华民族(停)|读书|见证·亲历(停)|见证·影像志|重访(停)|见证·发现之旅|人物|大家|
卫视栏目
|
世界游
|杨澜访谈录|丝路·发现|这里是北京|天下收藏|魅力发现|漫游日本|今日往事|文明中华行|故事中国|档案|记忆之红色经典|玩转地球|中国游|行者|新杏坛|经典人文地理|自然密码|武当百谜|故事甘肃|影像世界

按类型

人 物|历 史|自 然|军 事|文 化|科 技

按开放分类

植物|臣相|二战|皇陵|行游|国粹|史说天下|人文地理|密档|时尚|考古探秘|中国皇帝|航空航天|奇趣|奇幻科技|清朝|历史时刻|易中天|UFO|文化艺术|红楼梦|名人|灾难|收藏|明星艺人|女皇女王|女性|黄帝|慈禧|运动|能源环保|气候|建筑工程|人体|民俗民族|生活|历史揭秘|宗教|刑侦探案|三国|专家|海洋|科学探索|宇宙奥秘|未解之谜|人文|动物|民生|名家大师|武侠寻踪|生命星球|战争|自然发现|国学|悬案秘闻|事件|名著名家|经典纪录|古迹遗址

  • 最多点击
  • 最具潜力
  • 评分最高

武汉汉口医院医师王争艳:让病人用最小代价治好病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1日 15:24 | 来源:新华社

进入[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

   新华社武汉8月9日电(记者熊金超)退休后的王争艳,比退休前更忙了。除了每天坐诊外,她还要利用休息时间,带领“王争艳工作室”的20名专家,走街串巷,为社区百姓送医送药。

  被群众亲切称为“小处方医生”的汉口医院副主任医师王争艳,是武汉市民“海选”出来的“百姓心目中的好医生”。

  年过60的她如今的爱好仍然是坐诊。每天6时40分,她家的闹铃像过去一样响起,8时,王争艳准时开诊。她上班,总是随身带着4件东西:一个小电筒,一包棉签,一副听诊器,一块手表,再加上一双手,是她诊断病情的全部装备。

  2009年底,王争艳已到正常退休年龄,因在患者中的好口碑被返聘,单位考虑到她社会活动较多,安排她的工作时间是每周一到周六上午。

  “不能让患者等一分钟。”虽然工作时间只半天,她通常到下午1时才能看完。最晚一次看到下午3时还没吃饭,患者看不过去了,给她送来了生煎包和牛奶,逼着她吃下。

  “她每次接诊都不会少于15分钟。”退休干部、患者鲍玉珍说,“每次接诊,无论问什么她都耐心回答。有次看完病,还想帮妹妹咨询病情,王争艳毫不推辞,同样细心地帮助分析。”

  王争艳对病人的耐心,源自她“让病人用最小的代价治好病”的行医理念。在基层行医26年,她所开处方平均不超过80元。

  有人抽查她2008年和2009年的处方,平均单张处方值55元,最小处方值只有2毛7分,是为一名胃炎患者开出的一支2毫升的胃复安。这是一种止吐药,在具有同样功效的药品中最便宜。

  63岁的退休职工王建生,是一名高血压病人,在武汉顶级大医院拿到了每月800元的处方单,这是他一个月退休金的一半还多。他慕名找到了王争艳。

  王争艳仔细询问和检查了他的病情后,调整了处方,一个月只需要80元药费,疗效良好。她说:“没有诀窍,任何一种病都有可开可不开的药,都有高中低价位不等的药,就看医生的一支笔。”

  有人曾问王争艳:“如何能坚持开小处方?” 王争艳说:“我是怎么过日子,我的病人就是怎么过日子。贵一点的药我下不了手。”

  王争艳服务的社区,多是收入水平不高的居民。这恰如她自己多年的生活境遇。多少年来,王争艳月收入2300元,丈夫是铁路上一名车工,每月交完各种保险到手的只有600多元。一家3口至今“蜗居”在不到50平方米的小屋,儿子在直不起腰的小阁楼上长到了22岁。

  “在基层医院做一个全科医生虽然清苦,但能为各种病人解除痛苦,却很自豪。”王争艳说。

  她把自己能给予的都给予了病人。

  她为病人用手掏过大便,为病人做过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平日里为病人开药,她总是把疾病是怎么发生发展的、药有什么效果和副作用,讲得明明白白。每次开完处方,她还要交代清楚病人回家后的衣食住行。

  有病人说:“到王大夫这里看病,顺心,放心,安心。”

  长期与经济条件较差的病人打交道,王争艳习惯了替人垫钱。几块钱的挂号费,十几块钱的药费,有拿不出的,她就垫上。可这些年创造了一个记录,垫出的钱从来没有不回来的。一个农民工在工地摔伤,连缝合带药费30元,他身上只带了20元,王争艳垫上10元。木讷的患者连个谢字也没有,第二天,他手里捏着10元钱一瘸一拐又来到医院。

  “医生对一个病人付出了爱心,收获的往往是病人全家的尊重。”王争艳说,她这么多年能坚持下来,全因为病人的爱。

  她先后到过多个门诊站点,每到一处,都有老病人辗转追随,又有新病人聚少成多。正是在这种拥有众多“粉丝”的自豪中,王争艳把自己“让病人用最小的代价治好病”的行医理念坚守到退休之后。

责编:赵文

精彩推荐
  • 天使之吻

  • 历史上著名的饭局

  • 自然的呼吸

  • 古墓秘影

猜您喜欢
  • 《慈禧》

  • 祝榆生

  • 探索·发现《秘境...

  • 讲述《遗产保卫者》

留言评论

登录 | 注册用戶名: | 退出 我要评论

内容 

验证码:
关于CCTV|联系CCTV|关于CNTV|联系CNTV|人才招聘|网站声明|法律顾问|CCTV广告中心|网友智囊团|客服中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中国网络电视台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8047123  京ICP证060535号  京网文【2014】0383-083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4  新出网证(京)字098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