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央视栏目|
原来如此|创新无限(停)|地理中国|自然传奇|探索·发现|百家讲坛|人与自然|科学世界(停)|百科探秘(停)|天下大观(停)|科技人生|走遍中国|走近科学|绿色空间|科技之光|科技博览(停播)|国宝档案|中华民族(停)|读书|见证·亲历(停)|见证·影像志|重访(停)|见证·发现之旅|人物|大家|
卫视栏目|
世界游|杨澜访谈录|丝路·发现|这里是北京|天下收藏|魅力发现|漫游日本|今日往事|文明中华行|故事中国|档案|记忆之红色经典|玩转地球|中国游|行者|新杏坛|经典人文地理|自然密码|武当百谜|故事甘肃|影像世界
植物|臣相|二战|皇陵|行游|国粹|史说天下|人文地理|密档|时尚|考古探秘|中国皇帝|航空航天|奇趣|奇幻科技|清朝|历史时刻|易中天|UFO|文化艺术|红楼梦|名人|灾难|收藏|明星艺人|女皇女王|女性|黄帝|慈禧|运动|能源环保|气候|建筑工程|人体|民俗民族|生活|历史揭秘|宗教|刑侦探案|三国|专家|海洋|科学探索|宇宙奥秘|未解之谜|人文|动物|民生|名家大师|武侠寻踪|生命星球|战争|自然发现|国学|悬案秘闻|事件|名著名家|经典纪录|古迹遗址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9日 16:34 | 来源:人民日报
85岁的王文彬,是河北省昌黎县汪上村一位普通农民。63年前,他亲手埋葬了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23位烈士;63年来,他像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守护着烈士们的坟茔。王文彬说:“为了革命,战士们死在这儿都不在乎,护他们的墓,我就是把命搭在这儿也不在乎。”
1948年6月,华北野战军第四旅奉命攻打昌黎城后封台,后勤部队驻扎在汪上村。当时王文彬只有22岁,为配合战斗,他爬到战壕边给战士们送饭。王文彬回忆,晚上他和战士们一起坐在炕头儿上喝小米粥,感情好得像一家人一样。
可是,残酷的战斗让王文彬眼睁睁地看着这些生龙活虎、亲如家人的年轻战士们一个接一个被抬下战场。王文彬流着眼泪和村民们一道安葬这些烈士。他为烈士们擦去脸上的血迹,掸去身上的泥土,整理好带血的军装,23位烈士就这样被安葬在了汪上村。
“把烈士的墓地照看好。”王文彬的生命中从此注入了一份沉甸甸的守护职责,这些坟茔也成了王文彬63年来心中最深的牵挂。
为了不让地势低洼的两座烈士墓被洪水淹没,王文彬曾和村民们顶着大雨将坟迁到地势较高的地方。有人为了牟利,到烈士墓旁的小河边挖沙,王文彬竭力劝阻:“烈士们没有等到过好日子的那一天,他们的死是为了我们。你们要挖沙毁墓,就先拿走我这把老骨头!”挖沙人只好惭愧地离开。
为给烈士们树碑,让烈士们的英勇事迹流传千秋万代,耄耋之年的王文彬和村里的几个老哥儿多次到民政部门奔走呼吁,终于促成了墓碑的修建。如今,高大雄伟的墓碑上铭刻着战斗的经过和烈士们的事迹,碑体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功昭日月气壮山河”的大字震撼人心,村民们栽种的几百棵白杨树日夜陪伴着烈士们的英灵。
给上学的孩子们讲述英烈的故事,给村民们讲述英烈的故事,给膝下的儿孙们讲述英烈的故事半个多世纪里,王文彬的讲述没有停止过。汪上村62岁的村支书郭五零说,自己就是从小听着王文彬的讲述,知道了烈士墓的由来,自己38岁的儿子、12岁的孙女,也都是在这样的聆听中长大。
王文彬对烈士的深情感召着身边每一位村民,从1949年到今天,汪上村村委会班子换了10届,小学校长换了7任,祭奠烈士的行动却从未间断。
如今,王文彬老人已经85岁高龄。这位几乎倾注毕生精力的忠魂守护者还有一桩心事。他说,1948年部队撤离前曾留下一份烈士名单,如今却已不知去向。为了核实每一位烈士的姓名、年龄、籍贯,王文彬和村民们还在奔走寻找着。“找到就好喽!”王文彬总是执拗地念叨着。(记者 赵梓斌)
责编:赵文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