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您好,帐号未激活 马上激活 退出
您好, VIP邮箱 免费邮箱 微博社区博客播客论坛 观看记录  退出

选择去向

VIP邮箱 免费邮箱 微博社区博客播客论坛
登录
首页新闻经济体育综艺春晚戏曲音乐科教青少文化艺术公益产经汽车旅游健康时尚三农商城社区微博博客论坛访谈邮箱游戏
电视
频道大全栏目大全节目大全直播中国赛事直播网络电视客户端
|高清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公开课播客
|CCTV
频道栏目
  • CCTV10《手艺》第二季
  • 2011《百家讲坛》全集
  • 2010《百家讲坛》全集
热词: 百家讲坛 走近科学 探索发现 读书
  • 科教首页
  • 分类点播人物 | 历史 | 自然 | 科技 |文化 | 军事 | 社会 | 经济
  • 科教名栏百家讲坛|探索发现|走近科学|原来如此|地理中国|自然传奇|读书|我爱发明|行者|经典人文地理|档案|这里是北京
  • 资讯科学突破 | 气候环境 | 星际探索 | 大开眼界| 动物约会| 行游江湖| 社会名流| 历史纪事| 考古探秘
  • 专题
  • 探索图库动植物 | 生活 | 自然地理 | 生命科技
  • 检索地图按字母检索 | 按类型检索 | 按频道检索
  • 排行榜            节目视频集排行 | 人气栏目 | 视频排行
央视网 >  科教台 >  建党90周年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 >  正文 分享 收藏
探索地图 +更多
按栏目

央视栏目|
原来如此
|创新无限(停)|地理中国|自然传奇|探索·发现|百家讲坛|人与自然|科学世界(停)|百科探秘(停)|天下大观(停)|科技人生|走遍中国|走近科学|绿色空间|科技之光|科技博览(停播)|国宝档案|中华民族(停)|读书|见证·亲历(停)|见证·影像志|重访(停)|见证·发现之旅|人物|大家|
卫视栏目
|
世界游
|杨澜访谈录|丝路·发现|这里是北京|天下收藏|魅力发现|漫游日本|今日往事|文明中华行|故事中国|档案|记忆之红色经典|玩转地球|中国游|行者|新杏坛|经典人文地理|自然密码|武当百谜|故事甘肃|影像世界

按类型

人 物|历 史|自 然|军 事|文 化|科 技

按开放分类

植物|臣相|二战|皇陵|行游|国粹|史说天下|人文地理|密档|时尚|考古探秘|中国皇帝|航空航天|奇趣|奇幻科技|清朝|历史时刻|易中天|UFO|文化艺术|红楼梦|名人|灾难|收藏|明星艺人|女皇女王|女性|黄帝|慈禧|运动|能源环保|气候|建筑工程|人体|民俗民族|生活|历史揭秘|宗教|刑侦探案|三国|专家|海洋|科学探索|宇宙奥秘|未解之谜|人文|动物|民生|名家大师|武侠寻踪|生命星球|战争|自然发现|国学|悬案秘闻|事件|名著名家|经典纪录|古迹遗址

  • 最多点击
  • 最具潜力
  • 评分最高

跨进历史的天空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26日 14:51 | 来源:中国电视报

  作为《旗帜》中唯一的女编导,徐洁的片中带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细腻和感性,“我完成的是第二集《浴血奋斗》,讲述从1922年到1949年之间发生的事情。”这一集从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讲起,历史的重大事件在镜头中逐一闪过,真实事件、真实影像的感染与震撼,几乎让中国近代历史的记忆复活,带人重回中国近代历史的长河中。正如徐洁所说的:“想让当代人完全了解中国近现代革命履历,并理解其内涵与价值并不容易,尤其是年轻一代。”

  黄洋界上,找到了贯穿创作的情绪

  1月7日,徐洁带领摄制团队一行6人从北京出发来到江西南昌,“我们似乎一脚就跨进了中国近代革命历史的天空,走到哪里都在下雪,这也契合了我对这段历史的感觉,中国共产党打天下的那20多年可谓步履艰难、惊心动魄,而最终的胜利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为了拍摄井冈山,摄制组在凌晨4点就顶着暴雪上山了,山林早已经封闭,只有这一辆挂着防滑铁链的汽车艰难地在山中爬行,车子压在厚厚的积雪上发出有节奏的声响,到达黄洋界时正是清晨,界碑上空挂着一弯新月,清冷的月光洒下来,让徐洁看清了碑上 “黄洋界”三个穹劲的大字,“那是朱老总的笔迹,那一刻,我很震撼,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们坚韧、豪迈的绝顶临风的气概,这个感觉也由此贯穿在整个创作过程中。”这种情绪在制作结尾的一组45秒画面时,被徐洁全部倾注了进去,“在第二集片子结尾,回顾了众多在伟大解放事业中奉献的人们,那是一组群像,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到无名的英雄,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闪过,几乎是一气呵成的段落,让我如释重负,仿佛也了却了山巅上那一次情感的牵挂。”

  湖南是此次行程中重要的一站

  湖南是此次行程中重要的一站,行至长沙,依然是漫天飞雪。新民学会、橘子洲头在厚厚的积雪中,呈现出新的意蕴。在长沙岳麓山拍摄当天,摄制组遇上罕见的暴雪天气,但这在徐洁眼中却成了难得的取景机会,南郊的岳麓山、清风峡一片银装素裹,爱晚亭牌匾上的毛泽东题字似乎格外生动,“为充分发挥高清数字设备的长处,追求影像清晰度柔和、渐变过程柔顺、层次更为丰满的画面表现力,我采用定焦镜头和安琴数字变焦镜头相结合的拍摄手段,将原创性的视觉节奏发挥到最佳。”摄制人员们的创作兴趣此时似乎已经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马不停蹄地来到毛泽东就读的湖南第一师范、湖北武汉的辛亥革命纪念馆、张之洞纪念馆等地,“使用长焦拍摄和相对低的景深,充分运用色彩语言的唤情功能,拍摄了校园中象征希望的红旗、孙中山先生的铜像、汉阳造的枪支等画面,使之呈现出一种革命浪漫主义的激情。”在最终成片中,以此方式拍摄的大量现代空镜成为亮点之一。

  讲述赵一曼时,画面上出现了一列火车

  在湖北的梅园,徐洁选择较多的时间来拍摄冬日的梅花,含蓄的美中不乏傲骨,这些画面将用于对赵一曼烈士的讲述中,“通过镜头的语言,我希望让观众体会到我对这段历史理解后的感受。”徐洁说,这种理解是带有情绪的,于是每一个出现的镜头也有了情感,“在讲述赵一曼写给儿子的遗书时,画面上一列火车在酷寒的大地上孤独地远去,为什么呢?”解说词里并没有解释,其实了解了那段历史就会知道,赵一曼是在火车上写下了那封天人相隔的遗书,因为她当时正被日本人秘密押解到哈尔滨的珠河县城执行枪决。“片中每一个画面都是在严谨地忠于历史真实的同时,努力追求艺术感染力的表达。”

  徐洁坦言,摄制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对于那段历史,不再局限于文字上的知道,而是一种感动、一种理解。比如在看到红军长征第一山的文字时,头脑中的影像全部是虚构的,而到了瑞金当地,看到那座不起眼的云石山时,看到出发时人们曾停留过的小庙,现实和想像中的落差让人的内心有一种震动。”

  很多时候,讲述一个事件,不同的编导会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提起日本投降,按以往经验,通常会使用密苏里号战舰上的投降仪式历史镜头,“那个画面用过太多次,我希望同样是使用老资料,但是能做出新的感觉来,偶然在一个内参片中看到一个镜头,是日本在故宫广场上投降,在国人心中威严的故宫里完成这样一个大场面的受降仪式,它的象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它所释放出的感染力应该要比在密苏里号甲板上更大。于是在经过多方查找后,最终在片中采用了。”

  作为编导,徐洁最激情的时候莫过于晚上的剪辑时间,当一个个镜头被编辑穿插,以求表达那段荡气回肠的历史时,她的心总是被一种情绪充满,“感觉自己好像正在打开‘历史的漂流瓶’,而看到的观众则会更多地了解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那段峥嵘岁月。”(本报记者 张维 )

责编:李斐

精彩推荐
  • 天使之吻

  • 历史上著名的饭局

  • 自然的呼吸

  • 古墓秘影

猜您喜欢
  • 《慈禧》

  • 祝榆生

  • 探索·发现《秘境...

  • 讲述《遗产保卫者》

留言评论

登录 | 注册用戶名: | 退出 我要评论

内容 

验证码:
关于CCTV|联系CCTV|关于CNTV|联系CNTV|人才招聘|网站声明|法律顾问|CCTV广告中心|网友智囊团|客服中心

中国中央电视台  中国网络电视台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8047123  京ICP证060535号  京网文【2014】0383-083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4  新出网证(京)字098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