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央视栏目|
原来如此|创新无限(停)|地理中国|自然传奇|探索·发现|百家讲坛|人与自然|科学世界(停)|百科探秘(停)|天下大观(停)|科技人生|走遍中国|走近科学|绿色空间|科技之光|科技博览(停播)|国宝档案|中华民族(停)|读书|见证·亲历(停)|见证·影像志|重访(停)|见证·发现之旅|人物|大家|
卫视栏目|
世界游|杨澜访谈录|丝路·发现|这里是北京|天下收藏|魅力发现|漫游日本|今日往事|文明中华行|故事中国|档案|记忆之红色经典|玩转地球|中国游|行者|新杏坛|经典人文地理|自然密码|武当百谜|故事甘肃|影像世界
植物|臣相|二战|皇陵|行游|国粹|史说天下|人文地理|密档|时尚|考古探秘|中国皇帝|航空航天|奇趣|奇幻科技|清朝|历史时刻|易中天|UFO|文化艺术|红楼梦|名人|灾难|收藏|明星艺人|女皇女王|女性|黄帝|慈禧|运动|能源环保|气候|建筑工程|人体|民俗民族|生活|历史揭秘|宗教|刑侦探案|三国|专家|海洋|科学探索|宇宙奥秘|未解之谜|人文|动物|民生|名家大师|武侠寻踪|生命星球|战争|自然发现|国学|悬案秘闻|事件|名著名家|经典纪录|古迹遗址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03日 10:42 | 来源:中国电视报
记得十年前,正值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央视《歌声飘过八十年》的纪录片未播先火,该片在播出前就已获得“五个一工程”奖,而王益平就是那部纪录片的总导演。十年后,王益平承担《旗帜》第三、四集的编导任务,当其他年轻的编导们都在年初纷纷去外地拍摄时,在电视行业耕耘了30多年的他,却还在默默地研究文本,“袖手于前方能疾书于后,我的构思其实早已经开始了。”
文本上的每一句话在第一时间都已经形成画面
作为一位资深的纪录片人,王益平曾是我国第一部文献纪录片《毛泽东》的编导之一。“在国内,这种类型的纪录片创作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如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人民的胜利》、60年代的《光辉的历程》、70年代的《星火燎原》、80年代的《让历史告诉未来》等,但之前都叫专题片,使用‘文献纪录片’这一称谓,始于1993年摄制的《毛泽东》。”王益平表示,文献纪录片一定要在文献上做文章,“对历史影像资料的发掘、选取和恰如其分的使用,是文献纪录片最基本的创作手段,而编导对于影像资料的把握和剪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部文献纪录片的品质。”在创作的最初,他花费了很长时间细致地琢磨文本,“每一次创作都是一次熟悉的过程,对国史、党史会有更深的认识。”
王益平负责的《旗帜》第三、四集是从1949年10月1日讲起的,截至1976年。“我是在这个特殊的时代成长起来的,对这期间的大事非常熟悉。”回顾历史,文本上的每一句话在第一时间都已经形成画面,王益平说:“难就难在文献资料是枯燥的,如何让它们生动起来。”
无为有处有还无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有云:“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在创作中,很多文献纪录片的编导都面临同样的问题:直接的影像资料匮乏怎么办?对此,王益平可谓经验丰富:“要先坐下来,不要着急,把文本吃透,这就成功了一半。我最看重影视资料的运用,同样的一个镜头,再次使用时要巧,掰开了重新用,在熟悉的镜头中放进新的符号。” “随着技术手段进步,艺术表现的空间已经大大地得到拓展,影像、照片、著述、信札、题跋、文件、文献等第一手素材资料的视觉艺术化处理方法得到重视。另外,更多人也开始关注采访口述、相关现场的空间背景景观、历史遗迹、遗物、器具、生活环境今昔比对、情景重现等现实素材的开发。”
王益平记得,他看到当年拍摄文献纪录片《邓小平》时,反映邓小平1904年出生到1929年的一段史实,他看到创作者们所依托的基本资料只有4张邓小平的照片,“但是他们却充分调动了其家谱、书信、文档、图表、碑刻、建筑等实物资料,并与当事人的口述回忆相结合,几乎没用任何活动的影视资料,就生动细致地完成了25年历史跨度的叙述。”这次成功印证了,可以用于文献纪录片创作的资料,并不单纯是指活动影像,事实上还包括了其他的实物资料和纸质文献资料。“有了这样的认识,原来因为寻不到活动的影视画面而深感头痛的历史叙述,便进入了一种新的境界,带来了可视性。” “无为有处有还无”,思路转变了,眼界就开阔了,王益平把这个经验也运用到了《旗帜》的创作中,使一段段资料匮乏而又弥足珍贵的历史场景得到了真实的、生动地展现。
让历史瞬间化为艺术的永恒
在讲述抗美援朝战争时,普通观众首先想到的是罗盛教、黄继光、邱少云、毛岸英等英雄的面孔。王益平说:“以往用的都是英雄们常见的照片,这次我就想,要用动画表现,让这些英雄动起来。”这种手法还运用在王淦昌、钱学森、邓稼先、朱光亚等新中国几位大科学家的展示上。“我们设计了一个庄重但可以流动的画框,对他们的照片进行了新颖的、多样的表现。框内是英雄栩栩如生的容貌,框外是观众绵绵不尽的缅怀。”
在讲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这个历史事件时,文本中写到:“就在《东方红》舞蹈史诗演出期间,周恩来宣布了这个震动世界的消息。一时间,群情激昂,欢欣鼓舞……”在创作中,王益平并没有简单地采取为解说词贴画面的方法,他和助手们查阅了六十年代大量的文字资料、广播资料和电影资料,精心选取了一部电影纪录片的同期声。他的理由是:“因为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其实是在演出后,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演员时周恩来总理宣布的,信息更为准确,观众看的时候也会感觉更为亲切。”重大场景历历在目,现场气氛生动感人,历史的瞬间化为了艺术的永恒。
采访时,编导们已经北京的影视之家安营扎寨了140多天,每个人的房间中都能看到成摞的素材带和不同版本的台本稿。其实早在3月底,王益平的片子初编就已经完成,并得到了一致认可,如今,动画效果等细节还在进一步雕琢和完善之中……编导的房间中经常是一片繁忙,而人们却经常可以在窗前看到一个久久伫立的身影,那就是坚信“袖手于前方能疾书于后”的王益平。(本报记者 张维)
责编:李斐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