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央视栏目|
原来如此|创新无限(停)|地理中国|自然传奇|探索·发现|百家讲坛|人与自然|科学世界(停)|百科探秘(停)|天下大观(停)|科技人生|走遍中国|走近科学|绿色空间|科技之光|科技博览(停播)|国宝档案|中华民族(停)|读书|见证·亲历(停)|见证·影像志|重访(停)|见证·发现之旅|人物|大家|
卫视栏目|
世界游|杨澜访谈录|丝路·发现|这里是北京|天下收藏|魅力发现|漫游日本|今日往事|文明中华行|故事中国|档案|记忆之红色经典|玩转地球|中国游|行者|新杏坛|经典人文地理|自然密码|武当百谜|故事甘肃|影像世界
植物|臣相|二战|皇陵|行游|国粹|史说天下|人文地理|密档|时尚|考古探秘|中国皇帝|航空航天|奇趣|奇幻科技|清朝|历史时刻|易中天|UFO|文化艺术|红楼梦|名人|灾难|收藏|明星艺人|女皇女王|女性|黄帝|慈禧|运动|能源环保|气候|建筑工程|人体|民俗民族|生活|历史揭秘|宗教|刑侦探案|三国|专家|海洋|科学探索|宇宙奥秘|未解之谜|人文|动物|民生|名家大师|武侠寻踪|生命星球|战争|自然发现|国学|悬案秘闻|事件|名著名家|经典纪录|古迹遗址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03日 17:32 | 来源:CNTV
我是去年12月接到台领导的指示,拍这么一部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叫做《旗帜》的片子。接到这个通知以后,我到组里报道,听取了相关领导对这个片子的要求。这次我负责三、四集。三、四集是从49年开始也就是新中国诞生到1976年粉碎四人帮,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在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初级探索阶段。接到任务之后首先要做功课,作为一个在台里从事电视工作30多年老编导,几乎是每两三年都要做一些这样的题材的片子,党史、国史、军史,当我看到到手里的文案工作解说词,看到片中的相关内容感到很亲切不陌生,因为这些片子以前都做过,特别是在建党80年的时候,建国50年的时候,这些片子都作为总导演参与节目制作。要进行很好的思考,看到这些素材感到很亲切,有时候更加认识到和感觉到本片如何把资料运用好。因为这个片子是大型文献纪录片,文献我们过去讲是平面,文字,图片,都是党和国家重要的文档记录保存,也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你怎么能够通过影视来把这些平面的文字资料和思想去体新出来。我就很好地温习我以前做《历史告诉未来》、《毛泽东》、《新中国》、《歌声飘过80年》以及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的历程》还有最近完成的上海浦东开发20周年的《大江入海流》。在梳理以往做的片子的过程中,就感觉到对历史影像资料的发掘,选取,并且能够恰如其份地使用,是本片《旗帜》一个最基本的创作手段和方法。
也就是说对于资料的把握和运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这两集,第三和第四集乃至全片的电视品质。所以挖掘好取材和以往的影像资料对本片创作至关重要,于是当摄制组其他成员在下去拍摄的时候,我花大量的时间去寻找这些影像的资料和到网上去搜看以前做过片子的完成片,来激发创作的激情。也就说要认识资料,走进资料,研究以往用过的一些资料,要十分珍惜珍视这些资料的价值,发挥好资料的作用。就是看到这些自己曾经做过的片子,这些耳熟能详的资料的过程,也是一次学习,不但是搜集掌握的过程,也是一次温习、熟悉、提升的过程,使自己在做这部片子的时候能够更上一个台阶。也就说从事电视工作这30多年以来每次做片子都是对党史、国史、军史的学习过程,熟悉的过程。同时积累下来的这些影像资料,以往熟悉的程度对这个片子,对三、四集的拍摄,确实起到了非常好的基础。在实际编辑过程中,镜头上进行重新的筛选,在镜头的运用上。对这些影像资料镜头的分辨思考,来力争能够改善影像资料使用的思维方式。在编辑过程中使它不单一,仅仅是把画面的积累,从一开始做的时候就要相对完整完美,像音乐、音响、同期声运用,立体的来思考,立体来编,使得在编辑过程中比较轻松。
在整个创作中影像资料的每一个镜头,因为它是文献性的,所以对这些文献性的影像资料,我们都知道纪录片是真实的,在掌握和重新来筛选这些资料的时候,掌握了一个原则真实、准确。对于这些影像资料熟悉到的地方,在编的过程当中不是很费劲,更多的是在用什么画面上要进行思考,用这个资料画面要准确真实。像志愿军这一块,像解说词里写到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1951年国庆前夜党和国家领导毛泽东、周恩来设宴招待志愿军代表,代表对英雄儿女的崇高敬意,在这段解说词里面因为有设宴招待志愿军代表,在我第一次运用画面的时候用了一组人民大会堂党和国家领导人设宴,招待志愿军的凯旋,原来是用这个镜头。但是这个镜头有了也能表达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英雄儿女的崇高敬意,可是画面是庞大的宴会,时间不准确,这个时间是整个抗美援朝,也就是55年或者56年的镜头,它虽然画面上也体现出来了毛泽东和周恩来设宴招待的镜头,但是它还是不真实,因为解说次写的是51年国庆,这个镜头是授衔以后,很多元帅穿着新制服在画面上,画面虽然很好看,但是时间出问题了,于是就去反复找,因为这个影像没有,就用了照片,找到了1951年国庆前夜的照片。由于影像资料受到限制,用了照片来替代,虽然没有了人民大会堂的庞大的场面,热闹的场面,好看的画面,但是它确确实实是能够真实地记录和表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愿望。这些细节看似似乎无所谓,但是作为文献片也是至关重要的,我是在编的过程中从服装上感觉到不准确,因为是1955年第一次授衔,但是画面上出来穿的都是新的授衔服。还有类似一些小的地方,当这些影像资料跟不上的时候,我尽量用文献资料的外延来安排,我就换一种表现形式,用照片、文件等等,视觉艺术化的处理方法丰富,来达到影片的真实可信。
在前期准备过程中学习、温习、掌握影像资料过程中,为后面的剪辑铺垫好了一个良好的制作环境,所以做起来不是很费劲,更多的考虑的是能够让观众,通过电视的手段,能够看得下去,让他们也感到看这些资料后有一种亲情感,让观众看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平坦,探索社会主义的路之艰难,把握好筛选的影像资料节奏。不仅仅是完成上级领导教给我们完成这部片子,而是能够通过我们的电视的艺术表现形式手段,拓展我们的视野。做这类题材节目光有感情是不够的,只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感情是不够的,你还要进行思考,通过你的画面,通过你的声音,能够既准确又能够接受又好看上下功夫做文章,起到鼓舞人民,教育人民,沿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前进,让观众看了作品后能热爱我们的党,热爱我们的国家,热爱我们的民族。
责编:李斐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