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国网络电视台 >
首播 |
|
重播 |
|
日本研究人员日前发现,大质量恒星在结束一生时发生超新星爆炸时,从残骸释放出的X射线的强度受到太空中飘浮的星际气体浓度影响。
超新星爆炸是大质量恒星演化末期时发生的剧烈爆炸,在爆炸中大量能量以各种波长的电磁辐射形式急剧释放,使恒星骤然明亮起来。爆发后的残骸仍然向外发射X射线等电磁波,但迄今为止人们一直没有弄清楚,残骸释放出的X射线分布是如何形成的。
日本名古屋大学福井康雄教授率领的研究小组,在利用智利的南方天文台射电望远镜观测3000至7000光年处的3处超新星残骸时发现,在氢和氦组成的星际气体比较浓密的空间,X射线也非常强。他们由此认为,由于超新星爆炸冲击波和星际气体的撞击,使X射线的强度得以增强。
研究小组认为,超新星爆炸是宇宙中能量最大的现象之一,太阳系的诞生等被认为与此有关,新发现将有助于增进对太阳系诞生的了解。福井康雄等人将在19日召开的日本天文学会年会上正式公布这一成果。